上萬元的研學團、數萬元的英國夏校……「天價花銷暑期」收官,錢花了,然後呢?

2023年08月29日23:39:06 教育 1103

近日,「暑假40天孩子開銷五六萬」的話題登上熱搜,一些家長隨後也分享了自家兩三萬元甚至近十萬元的暑期賬單。在這些賬單中,動輒上萬的研學項目、指向「遠方」的遠途出遊,每一項都價值不菲。

多位家長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這是告別「網課時代」後的第一個暑假,出國旅行或者參加夏令營都成為了可能。在此背景下,這成了這些年輕家長們經歷的第一個「天價花銷暑假」。

上萬元的研學團、數萬元的英國夏校……「天價花銷暑期」收官,錢花了,然後呢? - 天天要聞

高爾夫夏校(資料圖) 據圖蟲創意

支付暑期賬單達數萬元

有家長依然感到迷茫

需求,是暑期賬單背後的關鍵詞。

帶着強烈的「讓孩子增長見識、在社交場合中培養開朗自信」意願,浙江省杭州市的戴女士花了7萬餘元,為她讀小學五年級的兒子選擇了為期14天的牛津夏校項目。

戴女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夏校項目的許多具體環節上,她出手並不「大方」,花費是同行人里最少的,但總體上兒子的體驗感並沒有因此「打折」。在她看來,開學在即,兒子和同學交流暑假見聞的時候,很自然地就能實現她所預期的「開朗自信」,儘管她並不指望一朝一夕就能產生巨大效果或者轉變。

北京市朝陽區的三年級學生家長鄧女士也抱持同樣的觀點,「對我來說,沒有必須要有結果,並不是暑期花了錢,開學就要變得更優秀。」

鄧女士為女兒支付了4萬元的暑期賬單,項目涵蓋雲南、貴州的旅遊,以及英語課、陶藝課、架子鼓課程等。她認為自己是以培養興趣、不荒廢假期為目的,是「比較鬆弛的教育心態」,想讓孩子擁有快樂童年,「和那些為數學和英語得高分的父母有本質區別。」

36000元的新加坡之行、4800元的攀岩訓練、9399元的7天獨立營、3000餘元的英語閱讀外教……圍繞着小學一年級升二年級女兒的需求,上海徐匯區的吳女士在這個夏天付出了總計近6萬元。但她同時強調,其中只有旅遊和數學是「平時沒有的」,英語閱讀、攀岩、游泳等都是一直在進行的「日常項目」,不是因為放假才臨時參加這些項目以「填滿時間」。

儘管如此,吳女士還是感到迷茫,「針對自己的孩子,怎麼有體系性地去規劃和指導她的學習和生活?」她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就其觀察,在低齡學生的培養上,「撒胡椒面」現象比較突出——周圍家庭中,一個孩子有5-6個培訓班很平常,比如同時會上跳舞、畫畫、口才、語文、英語、數學班等。

上萬元的研學團、數萬元的英國夏校……「天價花銷暑期」收官,錢花了,然後呢? - 天天要聞

學生家長在某社交媒體平台上曬出暑期賬單

專家建議:

別把孩子假期安排得滿滿當當

而研究家長的「需求」,是從業者們的「課題」之一。

任女士從事低年級學生英國夏校項目諮詢工作,在她看來,此類項目是個不錯的選擇,「結識來自全國各地的朋友是基本、在夏校過程中有純正英音的交流環境,都是自然而然的。帶着開闊眼界、培養興趣的初衷出發,最後還可以在簡歷里留存下很有含金量的一筆。」

正因為如此,像前述的多位家長一樣,一些父母選擇在暑期為孩子「充電」。但是否要做到「放血」的程度,需要理性看待。「確實有很多人打趣說暑期的開始就是『返貧』的開始,稱孩子為『吞金獸』。但其實在我看來,如果負擔不起,可以選擇別的方式給孩子充實假期。豐儉由人。」鄧女士說。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烽認為,學校里的資源以學科學習為主,在暑期做一些開闊眼界的拓展,此類需求並非不合理,「對家長來講,暑期消費是市場行為,消費得起就消費,和學習成績、學科成績、競賽名次關係不大。我不認為它是一種『內卷』。」

但王烽同時強調,需要注意的是,其間有幾個關鍵問題不能忽略,「面向青少年提供的這些服務,符不符合他們的發展規律?這些孩子在經歷這麼高的教育消費後,獲得感如何?研學團提供研學課程,如何保證質量,市場怎麼去監管或者認證?我覺得這是將來要做的事情。」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表示,從根本上講,暑假消費中的「天價」花銷,其實反映了一部分家長盲目消費和攀比消費。他建議,還是要根據家庭的實際經濟情況,來安排孩子的暑期活動。

「放假之後,應該把更多時間交給學生,由學生自主安排假期生活。但現在還是由家長來管理,把孩子的整個假期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看到別的家庭報什麼班、去參加什麼活動,也讓自己孩子報這樣的班、參加這樣的活動,這樣會導致家庭負擔比較沉重。」熊丙奇說。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也認為,孩子假期多少需要花點錢,但假期過得是不是有價值、有意義,是不是與學生成長發展相適合,跟花了多少錢沒有直接關係。「只有對自己孩子的成長發展有更多了解、對其成長發展的需求更加明確,花的錢才會更有效。」

紅星新聞記者 王辰元

編輯 彭疆 責編 李彬彬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上萬元的研學團、數萬元的英國夏校……「天價花銷暑期」收官,錢花了,然後呢? - 天天要聞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2025河南定向培養軍士政治考核和體格檢查分數線公布! - 天天要聞

2025河南定向培養軍士政治考核和體格檢查分數線公布!

大象新聞·河南交通廣播記者 宋冰霜7月8日,記者從河南省教育考試院了解到,河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定向培養軍士政治考核和體格檢查控制分數線「出爐」,具體信息如下:根據河南省教育廳、公安廳和省軍區動員局《2025年招收定向培養軍士工作實施
南京復讀哪個高中最好 - 天天要聞

南京復讀哪個高中最好

選擇復讀高中是一個重要的決定,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南京作為江蘇省的省會城市,擁有眾多的高中學校,其中不乏一些優秀的高中。然而,要判斷哪個高中最適合復讀,需要根據個人情況和需求來做出決策。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您選擇南京復讀高中的建議:1.
廣州在園幼兒降8%,小學招生少近12% - 天天要聞

廣州在園幼兒降8%,小學招生少近12%

製圖:易福紅(豆包AI) 南都訊 記者楊曉彤 近日,廣州市教育局發佈《2024年廣州市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根據2024年廣州市教育事業統計數據結果,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895所,在校生302.03萬人,專任教師19.24萬人。 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毛入學率127.77% 2024年,全市共有幼兒園2224所。比上年減少22所,下降0.98%。其中...
文科生也能學醫 可讀中醫相關專業 - 天天要聞

文科生也能學醫 可讀中醫相關專業

大學錄取通知書 普通類(歷史)本科線上人數連續減少,而普通類(物理)則是連續增加……6月26日,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公布了廣東省今年普通高考各科類各分數段成績數據,相關數據變化呈現出的趨勢引發社會關注。 南都記者觀察發現,無論高校本科專業的設置與調整,還是高校本科專業招生人數,都呈現理工科愈加繁榮、文科逐漸式微...
傳播學的爭議、轉向與新聞傳播範疇 - 天天要聞

傳播學的爭議、轉向與新聞傳播範疇

【摘要】新聞傳播是指媒體向受眾發送新聞與反饋的過程,將其視為新聞活動的全部,已經陷入傳播學的迷失。美國傳播學遭到美英一些學者的批評,我國一些學者則將其奉為新聞學的理論範式,把新聞與傳播學稱為新聞傳播學。美國傳播學實際是溝通交流學,新聞學研究被排斥。新聞傳播有其獨特的模式、範疇和規律,不是傳播學的翻版...
早讀|新試點支持科研人員勇闖「無人區」,不問出處、不設門檻、不唯過往業績 - 天天要聞

早讀|新試點支持科研人員勇闖「無人區」,不問出處、不設門檻、不唯過往業績

早上好!上觀新聞『早讀』來啦!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農曆六月十四上海陰到多雲有時有陣雨,28~33℃§今日關注新試點支持科研人員勇闖「無人區」,不問出處、不設門檻、不唯過往業績※ 隨着我國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如何在科技競爭「無人區」開闢並引領發展方向,已成為擺在我國科技工作者面前的必答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新傳學投稿的碩博士們多多注意吧… - 天天要聞

新傳學投稿的碩博士們多多注意吧…

隨着社會問題複雜性的增加,傳統單一的研究方法往往難以全面捕捉複雜問題的本質,而混合研究方法因其靈活性和綜合性,正成為越來越多學者的選擇。廣泛應用於社會學、管理學、教育學、新傳學、經濟學等需要兼顧數據統計與人文理解的學科。混合研究方法,簡單來
樂福談被交易:從沒想過我會成為一個數學難題,歡迎來到NBA - 天天要聞

樂福談被交易:從沒想過我會成為一個數學難題,歡迎來到NBA

北京時間7月7日,據ESPN知名記者Shams報道,洛杉磯快船、猶他爵士和邁阿密熱火已經達成了一筆三方交易,諾曼-鮑威爾將前往邁阿密,約翰-科林斯加盟洛杉磯快船,而凱文-樂福、李凱爾以及2027年快船的次輪選秀權則被送往爵士。隨後,凱文-樂福更新社媒談此次交易行為,他寫道:「從來沒想過我會成為一個數學難題,歡迎來到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