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中國大學都退出世界大學排名,會發生什麼……

2023年08月06日17:44:04 教育 1142
假如中國大學都退出世界大學排名,會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每年招考季,總有關於排名的話題。考生們、家長們在討論自己或別人報考的大學,甚至已考進的大學,哪個學校更好?還有就業季,用人單位在招錄中也考慮畢業生「生源」,論高校誰比誰好?這個暑假,針對我國千餘所專科層次院校,高等教育專業評價機構也首次以十大類別發佈「中國高職院校排名」。

在這樣的思維方式和評價方式下,也有一些高校尤其是「雙一流」名校,站出來大膽說「不」。據報道,從南京大學蘭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他們從去年開始相繼宣布退出世界大學排名,甚至拒絕向排名機構提供相關數據。

那麼,若「逆向思維」一下,假如所有中國大學都退出世界大學排名,或者幾大世界大學排名系統中都排除中國大學,會發生什麼呢?偏信則暗,兼聽則明,不妨辯證看待。

假如中國大學都退出世界大學排名,會發生什麼…… - 天天要聞

【名次仍在,實質表態】

以「去排名」的南京大學為例,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查看信源發現,南京大學新聞網援引媒體報道稱:南大校方在一份文件中表示,在《南京大學「十四五」規劃》和《南京大學「雙一流」建設高校整體建設方案》編製中,學校發展和學科建設均不再使用國際排名作為重要建設目標。

以今年暑期發佈的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為例,我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8校依次排在這份榜單的前200名內。其中南京大學並沒有「退榜」,排名在第141位,在中國大陸排位第7。

在向另一大排名機構求證中,這家連續發佈世界排名20年的高等研究機構表示,與南京大學等校一直保持信息溝通,校方沒有從官方渠道明確發佈不參加排名或退出排名的消息,也未「缺席」已有的各大排名。

可以說,「退榜」的提法不如「淡化」更為貼切,其更多的是表明對國際排名的態度和立場,至少在事實上還未產生什麼明顯變化,因此中國高校從國際上集體「退群」的事似乎不太會發生。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也表示,客觀上說,這3所大學宣布「退出」,只是表明對大學排行榜的態度,即辦學不能被排行榜綁架。「不能機械地認為,進入了世界大學排行榜前多少名,就建成了世界一流大學。」

【不要自大,也不菲薄】

冷靜看淡,這態度是對的。世界上並不存在絕對權威的大學排行榜,對待國際同行的排名,有時就如對待學習生涯中某一次期末或期中考試:排名高了,不要自大;排名低了,不必菲薄。

根據新的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北大排名全球第17位,清華排名全球第25位,浙大復旦、交大基本都處於前50的方陣內。總體上,中國(大陸)高校有71所高校上榜,榜上有名的大學數量位列全球第三,僅次於美國的199所和英國的91所。

其實,去年泰晤士高等教育發佈的2023年世界大學排行榜中,更是有7所中國(大陸)高校進入世界大學排名百強,比今年的QS還多2所。熊丙奇認為,看待我國大學在世界大學排行榜中的「亮眼」表現,需要有理性務實的態度。「我們當然有理由為這些高校得到國際認可而欣慰,但是,排行榜指標並非辦學標準,高等教育也不是『排位競賽』。」

大學排名與許多教育、科技領域排名,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性質和取向。長期以來,國內高校都相當重視學術研究,且強調教師發表論文的數量與發表論文的期刊檔次。「國內高校在國際排行榜上的表現一路走高,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但顯然,這絕非大學建設內涵的全部。熊丙奇也直言,「對大學來說,如果過於在意大學排行榜的排名高低,也容易走進發展誤區。」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大學有關文件也提及:「清理以論文數量、國際排名為參考的評價標準。」

【不唯排名,新建標準】

對高等學府的評價,難免量化;而量化之後,又不免排名。當今社會,從擇校到選人,確實需要「尺子」。比如人才引進政策,包括英國、荷蘭、日本、美國等國,也設定畢業院校的國際排名作為「門檻」,有時國際排名前50或100名的高校畢業生才具有加分乃至引進資格。在中國,地方人才落戶、考公務員等政策,也用到國際上的大學排名進行參照。

但是,「尺子」不能是唯一,不能只靠一把尺子把每所大學都辦成「哈佛」。西交利物浦大學教授謝波分析認為,拿傳播較廣的幾大機構排名來說,QS世界大學排名中,學術領域的同行評價佔比高達40%;軟科排名相對更注重學校教師的科研情況,如獲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等的教師數量;泰晤士排名的參考指標中,則教學、研究、論文引用三項權重最高,佔比均為30%;US News美國綜合大學排名的主要評估指標中,權重最高的是聲譽部分。

立足中國大地,辦出中國特色,破除「唯排名」現象乃大勢所趨。謝波表示,緊接着的一個問題就是:在淡化排名後,高校發展又該如何確立科學有效的衡量標準?他直言,今年我國高校畢業生超過千萬,大學培養人才的任務尤其艱巨,大學評價體系也應該以育人效果作為最主要、最重要的評價指標。

「當然,大學淡化國際排名,不能只靠大學自身,同樣離不開教育主管部門的力量。」這位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的管理者表示,後者有必要聯合其他職能部門,探索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大學評價體系,進而建立面向全社會的教育評價體系。

題圖來源:圖蟲 圖片編輯:笪曦

來源:作者:徐瑞哲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教育部最新通知!事關教師發展 - 天天要聞

教育部最新通知!事關教師發展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組織實施數字化賦能教師發展行動的通知》,一起來看具體內容——來源/ 四川教育發佈編輯/ 毛莉泓校對/ 馬儷伲責編/ 楊雪審核/ 肖宵監製/ 譚榮皓往期回顧夏日去哪兒玩?甘孜州兩個景區獲國家級推介近期熱門視頻分享、收藏、點贊、再看安排一下...
多所高校強基計劃錄取分數線公布! - 天天要聞

多所高校強基計劃錄取分數線公布!

目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多所高校公布2025年強基計劃錄取分數線及錄取結果️️️北京大學北京大學2025年強基計劃測試和錄取結果已公布,考生可登錄北京大學2025年強基計劃信息平台查詢。✅查詢入口https://www.ccuut.edu.
美國塔科馬市體育場中學代表團將再訪福州高級中學 - 天天要聞

美國塔科馬市體育場中學代表團將再訪福州高級中學

美國塔科馬市體育場中學代表團將再訪福州高級中學 中美青少年以歌會友延續友誼 福州高級中學合唱團在排練《舟中曉望》。 2025年「鼓嶺緣」中美青少年合唱周啟幕在即,美國華盛頓州塔科馬市的體育場中學代表團即將開啟他們的福州之旅。自2019年與福州高級中學簽署交流合作備忘錄以來,該校將再次造訪福高,延續這份跨越太平...
2025河南定向培養軍士政治考核和體格檢查分數線公布! - 天天要聞

2025河南定向培養軍士政治考核和體格檢查分數線公布!

大象新聞·河南交通廣播記者 宋冰霜7月8日,記者從河南省教育考試院了解到,河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定向培養軍士政治考核和體格檢查控制分數線「出爐」,具體信息如下:根據河南省教育廳、公安廳和省軍區動員局《2025年招收定向培養軍士工作實施
南京復讀哪個高中最好 - 天天要聞

南京復讀哪個高中最好

選擇復讀高中是一個重要的決定,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南京作為江蘇省的省會城市,擁有眾多的高中學校,其中不乏一些優秀的高中。然而,要判斷哪個高中最適合復讀,需要根據個人情況和需求來做出決策。以下是一些可以幫助您選擇南京復讀高中的建議:1.
廣州在園幼兒降8%,小學招生少近12% - 天天要聞

廣州在園幼兒降8%,小學招生少近12%

製圖:易福紅(豆包AI) 南都訊 記者楊曉彤 近日,廣州市教育局發佈《2024年廣州市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根據2024年廣州市教育事業統計數據結果,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3895所,在校生302.03萬人,專任教師19.24萬人。 學前教育 學前教育毛入學率127.77% 2024年,全市共有幼兒園2224所。比上年減少22所,下降0.98%。其中...
文科生也能學醫 可讀中醫相關專業 - 天天要聞

文科生也能學醫 可讀中醫相關專業

大學錄取通知書 普通類(歷史)本科線上人數連續減少,而普通類(物理)則是連續增加……6月26日,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公布了廣東省今年普通高考各科類各分數段成績數據,相關數據變化呈現出的趨勢引發社會關注。 南都記者觀察發現,無論高校本科專業的設置與調整,還是高校本科專業招生人數,都呈現理工科愈加繁榮、文科逐漸式微...
傳播學的爭議、轉向與新聞傳播範疇 - 天天要聞

傳播學的爭議、轉向與新聞傳播範疇

【摘要】新聞傳播是指媒體向受眾發送新聞與反饋的過程,將其視為新聞活動的全部,已經陷入傳播學的迷失。美國傳播學遭到美英一些學者的批評,我國一些學者則將其奉為新聞學的理論範式,把新聞與傳播學稱為新聞傳播學。美國傳播學實際是溝通交流學,新聞學研究被排斥。新聞傳播有其獨特的模式、範疇和規律,不是傳播學的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