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到底對不對?
對,「望」只管「望」的用,也就是想想而已
那我們給孩子最好的學校,最好的老師,最好的同學-----
我們做到了:不僅僅是「望」!
我們都行動了起來,甚至幾十年如一日,塑造孩子,打造趨於完美的下一代。
這管不管用?
呵呵,對某些人可能管用,對某些人不管用。
對哪些人管用呢?
對那些能跟孩子一起學習,一起進步,一起拼搏,一起鼓勵的家長和孩子管用。
郎朗的孩子一定會成為鋼琴家嗎?
這真不好說!
郎朗成功是誰塑造的?
他父親,他父親成功嗎?
其實,郎朗的父母都挺成功的,而且為了孩子也是傾盡心力。
不僅僅身體力行,而且率先垂範。
郎朗幾次叛逆,厭學,都最後能做到「浪子回頭」,都跟這一點有關。
也就是說,父子、母子能互相理解,互相成就。
在兒子不斷精進的同時,作為郎朗的父親也沒有荒廢人生,也在不挺地學習和進步,一邊鞏固自己的專業,一邊拓展自己的知識領域。
看到父親,母親的改變,決心,意志,品質,郎朗也堅決地在鋼琴的事業上走向了輝煌。
父親,母親沒有口頭教導說,你要向我學習;但是一舉一動無不影響着郎朗的意念和行動,讓他也有了目標,也明確了自己的每一個坐標。
所以,與其說,「鋼琴家」是郎朗的父母「求來的」,還不如說是他們的決心和行動為自己爭取來的。
郎朗的人生,是不斷地向父母學習,汲取力量,才靠自己的勤奮獲得的。
拋開成功的概念不談,就算只是讓孩子有一個相對滿意的生活狀態,那首先要做的事兒,不是給孩子提要求,而是家長給自己提要求。
如果想得到一個結果,我們大人首先要從那些方面入手?提高自己,塑造自己!如果讓我們自己把需要具備的條件都達到了,孩子在旁邊也會自動自覺地步入「軌道」。
孩子看到父母的付出,看到父母的認真,看到父母的努力,看到父母的堅持,自己就會也不服輸,不放棄,不埋怨,不懈怠。
於是乎,我們當家長的應該對自己說一句:
我真的要給孩子提要求嗎?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那麼不妨先問問:我是龍嗎?我是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