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稱在校學英語時間只有語文的1/3,我們是否還應全民學英語

2022年10月07日17:14:29 教育 1326


教育部稱在校學英語時間只有語文的1/3,我們是否還應全民學英語 - 天天要聞

對於大量的80後90後乃至00後朋友們,咱們都知道從我們小學一就讀開始,咱們的學科就分為主科和副科,道理很簡單,主科未來是要參加考試的,甭管是中考還是高考,是你一定要花心思去學的,最終這個分數將決定你的人生走向。

而副科相對而言,它考核力度沒有那麼大,甚至很多副科老師的課都會被主科老師占走,什麼是我們的主科,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項一定是,上了初中高中之後,可能會增加化學物理歷史政治地理生物等等。

教育部稱在校學英語時間只有語文的1/3,我們是否還應全民學英語 - 天天要聞

但甭管你是文科生還是理科生,甭管你的高考是3+2還是3加n,英語一定是貫穿你整個學生生涯的,顯然學習英語對於很多人而言它也是一個噩夢。

可是大家知道嗎,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不光大量的學生在學習英語,很多已經成年了工作了的人都必須學英語,為什麼?不管是職稱考評還是工資計算,很多企業都規定你得有一定的英語基礎,你沒有英語基礎就不算高層次人才,你就拿不到應得的薪水。

甚至以前我們都出現過這樣的笑話,說搞古漢語的人得有英語水平,做中餐的廚師都得有英語水平,咱們這麼說吧,矯枉過正,在某個時代確實應當的,畢竟英語今天是世界通用語言,美國是這個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因此我們只有大量的掌握英語才能和這個世界接軌。

40多年前的改革開放之初,全民來看掌握英語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因此我們必須用矯枉過正的方式鼓勵大家去學英語,掀起全民學英語的熱潮,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掌握英語,我們湧現出更多的英語人才,我們的經濟才能發展的更好。

但問題是任何一項政策主張都有它的歷史局限性,都可能在當時看來是正確的,而放到今天是應當調整的,所謂病萬變葯亦萬變,我們永遠不可能一招鮮就吃遍天下。

那麼今天在英語學習上我們的投入怎麼樣呢?說實話我們英語的投入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70後可能是上中學開始才學英語的,80後可能是上小學三年級開始學英語的,90後應當上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學英語了,而廣大的00後10後甚至在早教的時候就要學英語。

教育部稱在校學英語時間只有語文的1/3,我們是否還應全民學英語 - 天天要聞

很多的早教機構也好,嬰幼兒培訓機構也好,一個很大的賣點就是我們這有外教,而且我們這個外教還是白種人不是黑人,口音倍兒地道,因此家長就得花更多的錢來我這裡報班。

我們全民對於英語都有一種焦慮,為什麼?原因很簡單,一方面是英語是三大主科之一,而且所佔的分值不低,你的孩子如果想通過中考通過高考,取得一個好的成績步入到一個好的院校之中,你一定英語成績得好。

另一方面,好歹這不是我們的母語,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學習別人的語言它是有先天障礙的,你沒有那樣一個語言環境就必須得花大量的時間花大氣力才有可能把英語學好。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廣大的學生和家庭在學習英語上投入真是相當大的,我們經常說很多的學生都要出去補課,大家可以看看比例,補英語的人有多少,有多少家庭把英語作為主要補習的科目,這給很多家庭帶來了多大的沉重的負擔?所以這兩年來有很多人也在反思,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應不應當花這麼大的時間氣力去學習英語?

從效果上講,長時間的學習英語固然讓我們的人群中有相當一批人對英語掌握得很嫻熟,但是也有很多80後90後00後抱怨他們學了一輩子英語,學了十幾年英語,然而真正走上工作崗位之後他們發現這個英語完全沒有用處。

或者頂天了你出國旅遊的時候能簡單地看懂人家的菜單,問路的時候可以用英語跟人家交流一下,但問題是你去的還得是英語系國家,你去日本去法國去德國你那點英語恐怕當地人也聽不懂。

教育部稱在校學英語時間只有語文的1/3,我們是否還應全民學英語 - 天天要聞

所以很多人問,我花了這麼長時間學英語它的意義何在,更關鍵的是任何一個孩子任何一個學生他的時間和精力總是有限的,你這個時間花在了學英語上你就不能花在學語文數學上,你就不能花在文藝體育上。

而對於很多人而言,如果能把學英語的時間省下來,是不是你能夠讓自己掌握一些更好的技能呢,當然我們不是說學英語沒有用,我們近些年來經濟蓬勃發展,我們是世界工廠,我們生意要做滿全球,我們當然需要大量的外語人才,可問題是需不需要全民都學英語?

對於有的人而言,他非常喜歡掌握一門甚至多門語言,他有這個興趣他願意做這個付出完全沒問題,我們鼓勵他們應當掌握更多的語言才好,可是對於一些對語言學習本身就沒有興趣,而且他恐怕一生都不會從事與外國人直接打交道的工作,那麼長時間的語言學習對他而言是不是一種浪費呢?所以這兩年來不斷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建議,我們要不要減少對於英語學習的時間?

前兩天教育部官網也對此作出了回復,答覆指出有人大代表提出要增強文化自信,增加中國文化內容教學改革和降低英語教學比重的建議。教育部說目前中小學外語課時佔比已經低於語文學科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規定各科目課時比例為語文20%到22%,數學13%到15%,體育與健康10%到11%,外語6%到8%,也就是說教育部明確規定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學習外語的時長大概就是學習語文的三分之一,甚至學習外語的時長要比體育和健康還要短。

面對這份答覆很多家長心裏也有自己的疑問,什麼呢?雖然降低了英語學科學習的時間,但是畢竟我們背後還有中考高考這兩大指揮棒的運作,中考的時候考不考英語?考,高考的時候考不考英語?也考,而且所佔分值不低。

教育部稱在校學英語時間只有語文的1/3,我們是否還應全民學英語 - 天天要聞

目前雖然有幾個城市降低了英語的分值,但是大部分城市英語還是並列和語文數學一樣的地位,大家分值是一樣的,那麼這對於家長來講就面臨一個問題了。學校學習的時候,英語學科占的比重時間短,學校要拿出三倍的時間讓大家學習語文而不是學習英語,可問題是到了中考高考的時候,大家分值一樣,語文150分英語也150分,那麼怎麼辦?

如果你想在英語上獲得高分碾壓其他人,你就得補課,哪怕我們對教培行業做了重大的變革,家長還是想着我得去補課,因為學校學的時間短,我更得在校外多學了,這樣我的英語成績才能提上去。

包括前兩天其實還有個新聞上海市教委就規定,一年級二年級期末的時候不做這種書面考試,減輕孩子壓力,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的時候只有語文數學做書面考試,英語等其他科目用其他的方式來考察也不做書面考試,這表面上講是給孩子們降壓,很多人說太好了,以後上海小學沒有英語期末考試了,我們可以不用花大氣力去學英語了。

但問題是大家想想,小學是不考了中學要考,中考要考高考要考,那些決定你命運的考試它要考,那麼誰還敢不學英語,也就是說只要有考試這個終級指揮棒在,你平時學校教育再減低壓力它這個意義都是不大的,所以也有很多人提出了一刀致命的建議,那我們有沒有可能把英語徹底的從考試階段拿下去?

有人建議乾脆中高考不考英語,也有人建議說這樣做步子邁得太大,我們能不能幹脆把英語從主科降為副科,好比說高考的時候語文數學我滿分都是150分,英語我給它搞成50分70分80分,而且難度降低,這樣的話廣大學生可以不用把更多的精力放到英語學習上,這才是一個真正釜底抽薪的建議。

因為確實大家今天沒日沒夜的瘋狂的學習英語,其主要目的不是有多少人熱愛英語,而就是因為大家希望在考試的時候獲得一個高分,而且早就有人還有更好的建議,今天我們不是沒有公共英語等級考試,我們是有的,任何一個人你如果有興趣的話你都可以參加國家公開的英語等級考試。

教育部稱在校學英語時間只有語文的1/3,我們是否還應全民學英語 - 天天要聞

對於很多大學生而言,學校也有要求,你在校期間必須拿到一定的級別才允許畢業,但是不做排名,你60分能拿到這個級別,你100分也能拿到這個級別,只要拿到級別你就可以畢業了,沒有人說你非得排名多少才可以畢業。

這樣一個方式有沒有可能轉移到我們中小學的英語教育上,對於那些喜愛學英語的人你可以很早地就去學英語,可能初二初三的年齡你就可以通過這個等級的考試,你只要通過了高考就給你加上100分,沒考過高考就不給你加這100分,你可以在初三通過這個考試你也可以在高三通過這個考試,這種考試一年可以考2回甚至4回,任何在校學生什麼時候都可以去考,而且一旦通過之後你高考就可以總分加上100分。

你也不需要跟別人排名,那麼拿到這個等級考試之後還要不要學英語,這就是你自己的意願了,你如果感覺對英語特別的熱愛你願意鑽研進去,你可以繼續去學,但是這跟你未來的中考高考沒有關係了,跟你能不能上一個好大學也沒有關係了。

因為該拿到的分數你已經拿到了,而如果你對於英語學習沒有什麼興趣,你就是為了展現一下自己的能力,拿到這個分數做高考的敲門磚,那麼只要通過了這個等級考試之後,你就可以再也不學英語了,這樣節省出來的大把時間你可以去學別的科目。

你可以把別的科目的高考分數搞得更高,這樣是不是能節約很多學生的時間呢,就像今天的體育考試一樣,大部分城市中考高考都有體育加試,但是相對而言這不是一個分數的排序。大部分人只要你認真鍛煉的話,體育都能拿一個滿分,由於有考試分數在,所以它會激勵很多人主動地去進行體育鍛煉,但是與此同時並沒有加重孩子們的負擔,那麼未來英語有沒有可能也做成這樣呢?

畢竟確實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如果你一方面比較厭惡英語學習,你認為這耽誤了你大量的時間,另一方面你可能終其一生真的不會從事任何與外國人之間打交道的工作,那麼你浪費了十幾年辛辛苦苦學英語,真是有點得不償失。

教育部稱在校學英語時間只有語文的1/3,我們是否還應全民學英語 - 天天要聞

反過來講,哪怕未來真的你有和外國人交流的需求,那麼不管是翻譯人員還是翻譯軟件,我相信完全可以解決你一時的需求,畢竟我們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那真的是有限的,精力花在了這個科目上那自然花在別的科目上的時間就要減少了。

所以您覺得改革開放40年之後我們是不是還要像當初一樣用矯枉過正的方式喚起全民學習英語的熱潮呢?我們不是拒絕英語的學習,而是想說要讓那些真正對英語感興趣的人去拓展他們的學習,而不要用一個英語學習去束縛住所有人的手腳。

教育部稱在校學英語時間只有語文的1/3,我們是否還應全民學英語 - 天天要聞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 天天要聞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在復旦大學《物理前沿導論》的課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紹黑洞吸積理論。這門由32位物理學科骨幹教師輪流介紹各自研究方向的學科導論課程始於2024年,覆蓋了物理學系所有研究領域,幫助學生用一個學期的時間概覽學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 天天要聞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近日,一名店主稱,4月底,瀋陽一職業技術學校60多名學生集體網購衣服,參加完運動會後又集體以「質量問題」為名退貨退款。店主表示,自己的這個服裝鏈接被封了三個月,三個月都賣不了,損失8000元左右。店主稱她在學校官網看到學生們穿着自家店鋪的衣服,吊牌都沒有摘,而且退回來的衣服看到上面還有草。5月3日,話題「校...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 天天要聞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邊巴卓噶在自己創辦的學校前(4月23日攝)。全國勞動模範、39歲的邊巴卓噶是西藏現代服務業技工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創辦學校那年,邊巴卓噶才20歲,她希望通過技能培訓,改變部分農村孩子沒技術、薪酬低、走不出大山、養不起家庭的狀況。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 天天要聞

匈牙利獲取駕照的成本大幅上漲

匈牙利媒體報道:根據中央統計局(KSH)的最新數據,匈牙利考取駕照的平均價格在四年內上漲了 60%,由於汽油、維修費用以及教練費等成本都更加昂貴,使得獲取駕照的費用可能高達 80 萬至 90 萬福林。然而,問題不僅僅是成本普遍上漲,人們對待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 天天要聞

新高考為什麼要倡導「教考銜接」?有三個重要原因

同舊高考相比,新高考有一個近些年喊得很響的理念——教考銜接。什麼是教考銜接,簡單來說,就是學校教什麼,高考就考什麼。大家知道,舊高考也有一個喊得很響的理念——以考定教。這個理念指揮了高考十幾年,其弊端已經十分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