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是為了讓學生放鬆精神,釋放學習壓力。
夏季天氣炎熱,為了防止學生中暑,所以會安排學生放暑假;
冬天天氣寒冷,為了防寒,學生才有了寒假。
對於各個階段的學生來說,放假絕對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畢竟現在學生的學業都非常緊張,平時學生都忙着學習,沒什麼多餘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放假之後,學生不僅讓大腦休息一下,而且終於有屬於自己的時間了。
隨着社會發展節奏的加快,現在人們的壓力都比較大,而學生的負擔一點也不比成年人小,國家也一直強調要給學生減負。
如果要真正實現減負,就不能只看一方面。
雙減之前有睡眠令,保障學生的得到充足的睡眠;雙減之後有課後延時服務,保障學生學習效率的前提下輕鬆完成作業。
而其實放假也是在減輕學生的負擔,而且效果也是最為顯著的。
教育部發佈通知,大中小學生將迎來「新假期」
學生的假期包括雙休、法定假、寒暑假,假期種類算是比較豐富的。
最能贏得學生歡心的當屬學生的寒暑假了,一放就是一個多月,學生可以美美地享受假期了。
因為學生有寒暑假,所以有人提出了疑問,一年一共有四個季節,但是為啥另外兩個季節不給學生放假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給學生放假的目的,放假既是為了讓學生放鬆身心,同時也是非常讓學生下學期有更好的學習狀態。
其實最開始是沒有寒暑假這個概念的,該制度是從晚清延續下來的,主要是受天氣的影響,幫助學生度過最難熬的季節,而春秋沒有什麼極端天氣,氣溫也適合學生學習,所以這兩個季節一直沒有安排放假。
而值得讓人高興的是,教育部傳來消息,大中小學生繼寒暑假之後有望迎來新假期,也就是春秋假。
根據教育部的要求,雖然春秋假不是法定假,但是學校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前提下,根據實際情況,可以自行決定給學生安排春秋假。
可以看出,只要不影響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效果,教育部是支持給學生增設新假期的,如果學校給學生放春秋假,那學生四個季節都能放假了,對學生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關於學生的「新假期」,家長有些發愁
學生放假自然很開心,但是站在家長的立場上卻不這麼認為。
當家長的都深有感觸,也就剛放假的前兩天家長很開心,但是放假時間一長,看到孩子在家無所事事不學習,家長就會火冒三丈。
給學生交給學校才最讓家長放心,特別是中小學生正處於關鍵階段,這時候是學習最緊張的時刻,多放一天假家長都感覺學生錯過了很多知識點。
現在的家長基本都有工作,兩個人沒有過多的時間去監督學生學習,所以對於給學生放春秋假,多數家長都是不支持的。
目前,有部分地區增設了春秋假,不過尚未在全國普及,況且給學生放春秋假的出發點是為了讓學生放鬆之後以更飽滿的學習狀態回到學校,所以家長不要過多的擔心。
關於教育的細微改革,都是為了學生好,家長和學校的根本目的是一樣的,現在學生的壓力太大了,需要有一個突破口幫助學生減壓,凡事過猶不及,家長不能只看短期,要把目光放長遠。
學生做出合理規劃,放假才更有意義
對於學生來說,6周歲之後就開啟了自己的學習生活,這段漫長的學習之旅,對學生來說確實是很大的挑戰。
知識是枯燥乏味的,學生想要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需要學校的管理和老師的引導。
而經過一段時間高強度的學習之後,學生需要通過放假來疏解自己的壓力。
當然,即便放假學生也不能完全不學習,應該對自己的假期做出合理規劃,制定學習時間表,才會讓放假變得更有意義。
寫在最後
其實以前大中小學生是有春秋假的,那時候經濟不發達,春種秋收的時節農忙需要人手,所以學校會給學生放春秋假。
之後有部分地區延續了這個習慣,學生一直有春秋假,現在看來,雖然春秋假沒有大範圍實行,但是呼聲還是很高的,具體是否實行就看學校的安排了。
放假後學生雖然能放鬆了,但是也不要忘記複習鞏固知識,不然開學之後追不上學習進度就得不償失了,家長也要負責監督。
話題討論:你認為有必要給學生增設「春秋假」嗎?
(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