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數字化轉型項目的改革目標,是實現大規模因材施教和個性化學習。
在閔行的教學實踐中,這個目標正悄悄成為可能。
閔行孩子做作業,用「智慧本」和「智慧筆」!問題統計、學情管理、課堂講解、分析學情……哪裡不會,練哪裡!
9月30日晚上,閔行區副區長劉艷來到上海教育博覽會的直播間,為觀眾介紹「閔智作業」撬動下,閔行中小學迎來的「教與學」新氣象。
作業做得更「聰明」
今年秋季新學期開學,上海交通大學附屬實驗小學的學生們,手中多了一支「閔曉數」智慧筆。
語文課堂上,學生們手拿智慧筆在課堂配套練習冊上書寫,老師則能在教室大屏上清晰看到每位學生實時書寫的筆跡,包括書寫的筆畫、筆順及字形結構等,對學生的書寫習慣一目了然。
而在數學課上,通過智慧筆平台提供的數據,老師能迅速獲悉學生的作答結果。哪些學生思考時間不足?哪些學生尚未掌握知識點?藉助這支智慧筆,老師能精準找到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孩子,隨時跟進「補償性」學習指導。
除了聰明的「作業筆」,還有智慧的「作業本」——「閔智作業」平台。
據閔行區顓橋中學校長李衛軍介紹,學校使用的「閔智作業」平台上,每一份習題都會自動生成「出題分析」,除了試題總量、題型總量、預估完成時間等信息以外,「出題分析」中還包括題目難度分佈、題型分佈、能力分佈以及每小題考查的能力要求、難度係數等信息。這些數據可以很好地指導教師編製適合本校學生學情的校本作業和檢測練習。

神奇「作業本」可以實現精準分析。練習卷進行批閱後,除了常規的「三率一分」,還會清晰地呈現出學生的答題情況,如:每道題的正確率是多少,有哪些學生出錯,錯誤的解答情況是怎樣的,哪些題目是高頻錯題等等。
「閔智作業」平台還提供課堂講解功能,教師在平台上可以直接調出每一例「典型錯誤」進行分析,同時也可以展示「優秀作答」,或者是調出不同學生的不同解法進行對比講解。教師還可以在「舉一反三」鏈接中選擇類似題目,讓學生在課堂上進一步鞏固練習。
教師還可以藉助神奇「作業本」加強學生學情管理。成績的波動必然存在問題,有的是學生主觀放鬆學習了,有的是學生遇到困難了,有的是學生生活的環境發生變故了……老師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與學生交流談心,有針對性地進行疏導或輔導。
頂層架構「雲平台」
直播中,閔行區副區長劉艷介紹閔行區是首批國家級「智慧教育示範區」創建城區,在上海市閔行區城市數字化轉型總體目標的指引下,結合區域教育發展規劃和實際需要,開展了數字化轉型助推區域智慧教育變革實踐。
閔行區從頂層架構了智慧教育雲平台,構建了統一的教育數字基座,平台完成了「教師、學生、管理者、家長、公眾」5類用戶的統一認證。
閔行在區域層面構建了區校兩級作業系統「閔智作業」。利用「閔智作業」的數據分析模型,實現數據驅動的差異化教學、個性化學習、精準化教研和智能化服務。
閔行區教育學院作為全區教學管理的中樞,建立了一個區域統一智能作業平台,通過伴隨式的作業過程數據採集,自動收集作業負擔、作業質量、作業習慣、作業態度、學業表現等數據,實現作業業務的自動監測。
以今年閔行全區統一開展的四、五年級節點式作業檢查為例,發現四年級語文信度低於閾值,信息量達標題目佔比低於50%,區分度較好題目佔比僅4%,落在學生能力內的試題佔比僅33%,教研員立即提醒基層學校做出改進。
通過數據採集和分析實現基於數據的作業負擔監管,為教師布置作業套上了「緊箍咒」,也便於教師進一步調整作業布置的質和量。
AR智慧校園和「野孩子」課程
數字化新技術除了運用到作業中,還能與特色課程相結合。
以技術「點亮」五育智慧,閔行過AR增強現實技術、信息化管理平台等技術賦能,在學習空間、五育課程及活動內容上實現跨學科整合,在學習資源、學習方式上實現創新,為學生提供沉浸式學習平台,豐富學生個性化感知體驗。
據薔薇小學校長陳曉苗介紹,學校很多課程都跟本草相關。依託AR增強現實技術,引導學生在「玩玩做做」中感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拓學習視野,提升實踐和創新能力。
學校將整個校園打造為AR智慧校園,探索校園AR新玩法。
在AR本草園中,學生體驗種植課程,探究身邊常見的葯食同源植物的奧秘,在學習中親歷勞動過程,體驗勞動樂趣,養成勞動習慣;
在AR博物館裏,學校將故宮博物院搬進校園,以不同的藝術形式呈現本草,讓學生有機會和歷代藝術家們對話,在潛移默化感受審美愉悅的同時,也通過創意作品提升創新與實踐能力。

在七寶實驗小學,新技術的應用也無處不在。
據七寶實驗小學校長王瑾介紹,學校基於「雙減」政策延伸課後服務,開發的「野孩子」課程,為孩子打造個性化的自主學習空間。
大課間、課間休息、課後看護時,孩子們可以在AI智能「魔鏡健身房」進行趣味體育鍛煉;
「安全體驗館」讓孩子們身臨其境在虛擬空間學技能;
「樂樂NEWS」新聞坊」將線下品牌選修課程打造成為線上公共課程;
回家後,教師藉助微信、釘釘群等平台建立線上「學習社群」,對學有餘力的學生推送拓展學習資源,對學困生進行針對性的線上輔導,解決回家作業的困惑;
「小胖子廚房」在線直播學做燃脂菜;「古詩文切切切」在遊戲中積累詩詞;
數字技術驅動教育教學場景創新,精準地為孩子提供個性化學習空間,為「雙減」創造活力。

直播最後,閔行區副區長劉艷展望未來表示,閔行將完成教育部智慧教育示範區創新的整體驗收工作,持續圍繞「數據驅動下的大規模因材施教」,立足數字化轉型,在夯實智慧教育數字基座、豐富智慧教育雲平台應用生態、讓數據多跑路、提升師生信息素養、探索新型教學模式、構建個性化教學支持服務環境、提升區域教育資源供給服務能力、提升現代教育治理能力、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等方面做進一步的探索。
預 告
2022第十九屆上海教育博覽會「數字新時代 教育大未來」上海教育大直播開啟。10月6日19:00~20:00走進楊浦區。
楊浦區是教育高地,近年來在教育信息化建設方面卓有成效。聚焦「教育數字化轉型」,楊浦教育正做着怎樣的探索?讓我們走進楊浦區一探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