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寧夏頻道

老師正在進行教學。石嘴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銀川9月28日電 (劉峰、閻夢婕)「本學期開設的《星海湖救援》《雄鷹翱翔》《智能製造》等7個主題課程,旨在打破學科界限,以項目式主題探究活動為基礎,融入基礎學科知識,在『做』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運用跨學科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做中學』提升學生的創新素養。」石嘴山市第十五小學相關負責人說。
近年來,石嘴山市第十五小學以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為契機,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各學科教學、教研活動深度融合。依託「寧夏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的教學助手開展課前導學推送、在線檢測、課後練習推送以及課堂評價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依託寧夏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課程社區,開展各學科網絡主題教研活動、網絡集體備課、網絡共讀一本書話題交流等活動。依託相關平台優質在線資源開展線上備課、課件製作、組卷等活動。同時,以「三個課堂」為支點,開展「項目+常態」的在線上課和線上教研活動,做到了三個校區教師足不出戶同聽一節課、同研一主題,同下「一盤棋」,有效促進學校教師專業發展。
此外,該校還充分尊重教師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充分挖掘學生的多樣性,師生通過信息化整合多方資源,藉助微課、微視頻、在線資源等完成項目設計和實踐探究,通過跨學科學習,實現把學科課程所學知識和形成的能力同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整合,從而使學生形成一種對世界的整體認識和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配置「雲+端」的閱讀系統,提供師生豐富的閱讀資源,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學校智慧書法教室的智慧數字書法教學系統和數字臨摹台多項功能的教學使用,全方位滿足不同的教學授課需求,促進了教師信息技術與書法教學融合,有效的提高了學生書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