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筆者在投必得分享的推文:跟着導師搞個百萬年薪VS潛心科研坐冷板凳,哪個更香?其中講到不愛科研的學生跟着「不做科研的導師」掙個百萬年薪和愛科研的學生跟着「做科研的導師」潛心科研真的很香。但可怕的是愛科研的學生跟着「不做科研的導師」,導師不導這才是求學生涯中最痛苦的事。
近日,關於「天坑導師」、導師不指導學生的相關帖子成為熱點,如知乎上的一個提問「如何看待網傳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某某十年博導無一博士畢業?」火了。據該博導的學生、前學生爆料,該博導存在着一系列問題:性格怪癖,PUA學生,卡學生畢業,只讓發頂會......
和課題組有接觸的網友說,「該博導對於課題組內學生的課題研究基本不會給予指導,並且言語消極,經常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與積極性。」
遇到這樣的導師只能說自認倒霉,回到筆者身上,雖然自己的導師並沒有性格怪癖,PUA學生,卡學生畢業,只讓發頂會等這樣的問題,但是現在已基本上不做科研,自己的科研也不能給予相應的指導,而愛科研的我跟着一個不做科研的導師,這是我噩夢的開始。
我:「老師我準備做這個研究方向,您看是否可行?」
導師:「你自己看着辦。」
我:「老師我寫了一篇論文請老師給一些建議。」
導師:「參考其他文獻去寫即可。」
諸如此類的學術問題,導師都是一推再推,就這樣渾渾噩噩不知所措中度過了博一,可一直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因為不管導師指導或者不指導,不管自己寫不寫論文,也不管自己發不發論文,學校的發表要求就在那裡,達不到要求你就無法畢業。思之慎之,我決定尋找其他老師的幫助,找了個年輕有為且處於上升期的副教授作為我的二導進行指導。
愛科研的學生跟着不做科研的導師真的很悲催,也很痛苦。但是我們不能一味地去抱怨,每個角色都有合乎情理的理由不去負責任。因此我們需要自救,佛說:渡人先渡己,渡己先渡心,天若不渡,人需自渡。
筆者以過來人的身份分享愛科研的自己跟着不做科研導師的自救經驗,僅供參考!
01尋求他人的幫助
導師並不是你學術上的唯一指導者,導師不能給你指導,你就需要尋求其他學者的幫助。第一,尋求師兄師姐的幫助,同一個課題組的師兄師姐和你的研究方向一般比較相近,他們的經驗或者學識可能更豐富,也經歷了沒有導師指導的迷茫期,多和他們交流學術研究和師生相處之道你會少走很多彎路。第二,尋求學院其他導師的指導,比如筆者就尋求一些與自己研究方向較為相似並且能給自己一些實質性指導的老師的指導,不過在此過程中要處理好自己和導師的關係,因為一般情況下背着自己的導師和其他老師走得很近會招來一些非議,其他老師也不會為了你得罪你的導師。第三,尋求外校老師的指導,可以多出去走走,多參加一些自己研究領域的學術會議,去結識一些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構建自己的學術共同體。
02換導師,另拜山頭
其實換導師,另拜山頭是無奈之舉。如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陳姓導師的學生就存在多人轉導的情況。換導師要慎重考慮,首先要徵得原導師的同意,否則在人情社會的中國其他導師是不敢收你的。另外更換的導師要符合自己的學術追求,否則剛下了一個賊船又踏上另一個賊船。換導師可能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外來門生肯定沒有自己的門生親,可能會存在差別對待。
03培養自學、自律的能力
很多時候導師忙於自己的事,也沒有精力去指導學生,此時就要靠自己去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培養自學和自律的能力,比如自己去讀文獻、定方向、定課題,自己去寫論文和發表論文。該過程中就需要你管理好自己的時間,你可能會面臨更多的未知,並在此過程中耗費大量的時間。不過你要在慢慢進步中提高自己,尤其是當別人有導師指導發表頂刊時,當別人開組會時,很多時候都是你一個人單打獨鬥,不過不要放棄自己,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要自律才能自強。
04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
學術研究最重要的就是打好理論基礎,並在持續不斷的學習中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沒有導師的指導就需要你多去聽一些網絡公開課,多去參加一些學術會議,多去看一些資料,現在信息那麼發達,信息資源很多都實現了共享,是不愁找不到一些專業老師的指導的。關鍵就在於你自己願不願意去做,養成主動型學習的習慣,在主動學習中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
05做好自己的規劃
讀博只是過程,並不是最終的結果,因此要提前規劃好讀博之後你要做什麼,有了目標和規劃你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和不要做什麼。如果是要繼續深造讀博後或者進入高校,就好好閱讀文獻,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讀博期間提高自己閱讀文獻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寫作發表的能力,爭取多發幾篇影響因子高的文章。如果是讀博之後要就業,那就考慮考公、考編、國企、外企、大廠等等。另外一個規劃就是規劃自己幾年的讀博時間,博一到博四幾年裡分別要做什麼,論文什麼時候能寫出來,什麼時候能發表幾篇,什麼時候能參加預答辯和答辯,什麼時候能完成畢業論文終稿等,這些都要提前做好規劃。
06保證自己可以畢業
我剛讀博沒多久就看清了只能靠自己的現實,我很清楚,我得先保證自己能畢業,在了解到需要發表3篇C刊才能畢業的情況下,雖然沒有導師指導但堅持看文獻,自己設計實驗方案,找其他老師給改,學着分析數據,請教同學網上搜。儘可能多地去寫論文和發表論文,首先就要是滿足畢業的基本條件,這是最為重要的事。
寫在最後
作為過來人,實事求是地說研究生是真正的底層,既不受勞動法保護,也不受學校規章制度的保護。在師生關係中作為弱勢群體,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沒有老師指導就自己找資料學習,千萬不要跟導師硬碰硬,要保護好自己,要相信自己,沉下心來多學習多實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