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遇北大數學天才韋東奕:依舊是兩個饅頭一瓶水,但人卻「變了」

2021年07月28日10:08:43 教育 1310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前言

今年夏天,北大爆火。和很多學校因為校花、校草的超高顏值而爆火不一樣,北大這一次的爆火,是因為一位拿着兩個饅頭一瓶水、長相平平的老師:韋東奕。

兩個饅頭一瓶水,這就是韋東奕在很多人心目中的形象。當韋東奕以這樣的形象出現在大眾眼中時,不少人對他是否有真才實學都抱着懷疑的態度。甚至有些網友說:「這樣的人都能成為北大老師,那我何必讓孩子去讀北大?」

再遇北大數學天才韋東奕:依舊是兩個饅頭一瓶水,但人卻「變了」 - 天天要聞

的確,在這個娛樂至上的時代,顏值似乎成為了很多人心中最重要的東西,甚至凌駕於真實本領之上。難道長相不出眾的人就毫無過人之處?我想也不盡然,韋東奕就是最好的一個例子,他的爆火,也打了不少「顏值至上」網友的臉。

一個短短的採訪視頻,一段簡單的自我介紹,讓人們對韋東奕從最初的不相信到最後的折服,「北大韋神」果然不一般。

再遇北大數學天才韋東奕:依舊是兩個饅頭一瓶水,但人卻「變了」 - 天天要聞

起初,韋東奕的火,是因為他長得不好看。不得不說,韋東奕採訪視頻里確實給人一種很樸實的印象。記者讓他給今年高考的考生說一句祝福,韋東奕就說:「加油,歡迎來到北京大學。我也不會說別的。」這樣實誠的話不禁讓人失笑,不少網友也問:北大老師一點語言組織能力都沒有嗎?

後來,韋東奕的火,是因為他的輝煌。關於韋東奕的成長曆程,可以用「輝煌」兩個字來形容。高中被保送到北大、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第一名這樣的光環已經是無數人望之而無不及的了。

再遇北大數學天才韋東奕:依舊是兩個饅頭一瓶水,但人卻「變了」 - 天天要聞

一份「真」的表達

採訪視頻里,韋東奕長長的頭髮、樸實的衣着,是給人的第一感覺。手裡緊拽着饅頭和水、語言組織不強,是給人的第二感覺。

但其實,正是韋東奕言行里所透露出來的「真」,給我們留下了最難忘的印象。

翻看韋東奕以前的採訪視頻才知道,原來他的「不善言辭」從以前就開始了。18歲的韋東奕接受記者採訪時,內向、靦腆或許又是當時很多人對他的第一印象。

面對記者的提問,他很直接地說:「我不想說了,我不想說了」,身邊的親人以為韋東奕有點焦慮,但韋東奕說:「不是焦慮,這就是不應該說啊,先走吧回家吧。」

再遇北大數學天才韋東奕:依舊是兩個饅頭一瓶水,但人卻「變了」 - 天天要聞

就是這樣一個毫不掩飾自己的人,也許和現在社會上大家都習慣性地戴着面具過活而格格不入。

但就是他這樣「真」的表達,才讓不少人成為了他的粉絲吧。

一直「痴」的熱愛

父親是一位數學教授,或許在父親的影響下,韋東奕對於數學十分熱愛。

難以想像,一年級的韋東奕偶然翻到的書籍《華羅庚學校數學》,裏面高深的數學知識對於一年級的韋東奕來說,是挑戰、也是激起他對數學熱愛的開端。

再遇北大數學天才韋東奕:依舊是兩個饅頭一瓶水,但人卻「變了」 - 天天要聞

韋東奕說,他喜歡數學,更喜歡成功解決數學難題之後的那種酣暢淋漓的感覺,就像是在沙漠上突然看到了水源一樣,既驚又喜,成就感翻倍。

後來韋東奕突出的數學能力被山東師大的張教授所發掘,在加入奧數班訓練之後,他在數學這條路上更是一路向前,無法阻擋。

第49屆、50屆國際數學競賽的金牌獲得者、以一己之力戰勝了其他學校的參賽者、美國名校都為他「摒棄標準」,直言如果韋東奕願意入學,可以不用考英語這門必備學科,但最後韋東奕拒絕了,他一如既往地選擇了北大,即使這個決定被很多人都不理解。

韋東奕爆火之後,他的家人透露,或許此刻的他並不知道自己在網絡爆火的消息,他不喜歡上網,這是他與很多年輕人所不一樣的。

再遇北大數學天才韋東奕:依舊是兩個饅頭一瓶水,但人卻「變了」 - 天天要聞

或許,正是因為他在數學的世界裏早已獲取到了足夠多的滋養,有了自己所追求嚮往的東西,才會不需要網絡的彌補吧。

他喜歡數學、對數學感興趣,也在數學領域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數學對於韋東奕來說,應該是互相成就的關係了。

一份「純」的追求

韋東奕是個很有自己獨立思想的人,他懂得分清對於他而言,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因為對數學的喜歡,所以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深造;因為看淡了名利,所以對金牌的獲得並沒有太多的情緒,甚至說「金牌只是一種形式」。

再遇北大數學天才韋東奕:依舊是兩個饅頭一瓶水,但人卻「變了」 - 天天要聞

韋東奕似乎就是這樣一個單純追求數學的人,對於物質上的需求好像也並不在意,兩個饅頭一瓶水就是第二天的早餐,讓人看起來和這個社會似乎格格不入,但又像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眾人皆醉我獨醒,或許就是韋東奕的生活狀態吧。

別人不懂韋東奕的追求,不重要,他懂自己就好。

隨着不斷地走紅,無數記者蜂擁而至對他採訪,甚至去到他的課堂,讓他確實受到了干擾。我們現在可以發現,韋東奕把頭髮給剪短了,他開始修整自己的容貌了,這一次的韋東奕,似乎變了,但似乎又沒變。

不管怎麼樣,韋東奕和別人不一樣,他不需要爆火,需要的是能安心於學術研究的環境。他也是個普通人,面對打擾也會煩躁,再多的榮譽,都是天分+努力得來的,不要把他的成功過多歸於「天分」而忽視了他後天的努力,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再遇北大數學天才韋東奕:依舊是兩個饅頭一瓶水,但人卻「變了」 - 天天要聞

寫在最後

韋東奕,一個不在乎世俗眼光,對外在東西並不在乎的人。在現在這個社會,微博上時常掛着的熱搜,今天這個明星出軌,明天那個明星戀情被拍。娛樂至上的時代使得我們對一些真正為國爭光的人少了太多太多的關注和熟悉。

當然,關注並不是要去打擾別人,把喜歡放在心底,並且以優秀的人作為自己成長向上的動力,對於自己同樣也是一種激勵。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公費培養、有編有崗!萍鄉招收38名 - 天天要聞

公費培養、有編有崗!萍鄉招收38名

近日《江西師範大學2025年省屬公費師範生招生簡章》發佈根據省教育廳下達的計劃數2025年江西師範大學共計劃招收公費師範生350名其中 萍鄉招收38名 具體如下什麼是江西省屬公費師範生?江西省屬公費師範生培養任務由3所省屬師範大學共同承擔;江西師範大學、江西科技師範大學、贛南師範大學(2025年招生專業及計劃數以招生計...
打造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秦淮樣本」!朱成山名師工作室成立暨紅色文化校園巡展啟動 - 天天要聞

打造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秦淮樣本」!朱成山名師工作室成立暨紅色文化校園巡展啟動

搭建三重平台、聯動五維力量……5月23日下午,南京市秦淮區教育局舉辦了「朱成山名師工作室成立暨紅色文化校園巡展」啟動儀式,探索了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建設的特色模式,打造了南京市思政教育一體化的「秦淮樣本」。推動大中小學思政教育一體化縱深發展活動由秦淮區教師發展中心副主任刁曉蓓主持。南京市秦淮區委教育...
濰坊護理職業學院:匯聚職教力量 賦能高質量發展 - 天天要聞

濰坊護理職業學院:匯聚職教力量 賦能高質量發展

大眾網記者 劉臻臻 通訊員 李文莉 濰坊報道5月23日,2025年山東省「百城千校萬企」民企高校攜手促就業行動暨濰坊市職業教育活動周在富華國際展覽中心盛大啟幕。學校黨委書記崔照忠率隊參展,並向現場嘉賓宣傳推介「濰護好品」。副院長竇忠偉參加活
上海明確: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回家作業,初中每天書面作業不超過90分鐘 - 天天要聞

上海明確: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回家作業,初中每天書面作業不超過90分鐘

5月23日,記者從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網獲悉,《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關於優化上海市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提高作業育人水平的通知》當日發佈。《通知》明確,不得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不得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回家作業,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時間不超過60分鐘,初中每天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
我是教師,如果神是存在的,請賜予我力量讓我一直奉獻 - 天天要聞

我是教師,如果神是存在的,請賜予我力量讓我一直奉獻

教師上課,只講3分鐘就給學生放電影,啥原因呢?這是我在手機上刷視頻的時候,刷到了一個消息。消息來源呢是山東廣播電視台閃電新聞。在閃電新聞的這個視頻里,說有一個網民發視頻說,江西省樟樹市濱江中學因教師福利未發放,個別教師消極教學,上課只講3分
小童有「大美」 宋慶齡幼兒園舉行第二十屆國際藝術節 - 天天要聞

小童有「大美」 宋慶齡幼兒園舉行第二十屆國際藝術節

5月22日晚,上海大劇院內童聲清亮、舞步輕盈。「小童大美」,宋慶齡幼兒園第二十屆國際藝術節正在上演,匯聚了來自29個國家和地區的855名師生。孩子們用稚嫩卻真摯的表演,詮釋着藝術的力量——它不僅是美的載體,更是文化傳承、創意激發、自然感知與
高中文科老師,開始無人可教,學文已經毫無用處了嗎 - 天天要聞

高中文科老師,開始無人可教,學文已經毫無用處了嗎

「學文無用」是一種片面的認知。無論是文科教育本身的價值,還是文科人才在社會中的需求,都有着不可替代的意義。高中文科老師「無人可教」的現象可能受短期政策、社會輿論或局部教育結構調整影響,但不能據此否定文科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