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者團又迎來一批「生力軍」

2021年06月11日21:08:47 教育 1127

大慶日報社小記者團2021年納新走進八百垧第四小學

小記者團又迎來一批「生力軍」

本報記者 王翠 文/攝

小記者團又迎來一批「生力軍」 - 天天要聞

小記者團又迎來一批「生力軍」 - 天天要聞

小記者團又迎來一批「生力軍」 - 天天要聞

小記者團又迎來一批「生力軍」 - 天天要聞

小記者團又迎來一批「生力軍」 - 天天要聞

5月27日,「黨史故事我來講」大慶日報社小記者宣講團成員選拔暨2021小記者團成員納新活動,走進了八百垧第四小學。在這裡,又有120名學生新晉為大慶日報社小記者。

「在我們這片土地上,有一位抗日民族英雄……」活動當天,來自該校五年級的學生代表魏江琳、朱家妮、劉明月、魏詩雨、紀浩宇,登上學校禮堂的演講台,分別帶來了劉胡蘭、楊靖宇、小兵張嘎、送雞毛信的小英雄海娃、八女投江等英雄人物和故事。

台上的同學抑揚頓挫、聲情並茂地講述着,手握話筒的小小身影,與身後大屏幕上的英雄形象重疊在一起,影像交織的瞬間,似有噴薄的力量迸發而出;台下,觀眾凝神傾聽,在思索中重回紅色歲月。

經過篩選,八百垧四小共有120名學生成為大慶日報社小記者團成員,其中1人加入了「黨史故事我來講」小記者宣講團。

「成為小記者真的很自豪,相信以後還有更多的快樂等着我呢!」得知入選小記者團,小記者代表朱家妮興奮地說,希望與其他小記者一起在採風採訪中鍛煉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在「大慶日報社小記者站」授牌儀式上,八百垧第四小學校長閆長彬介紹了學校的辦學理念以及小記者站成立對活躍校園文化氣氛、鍛煉學生能力等方面的意義,也希望入選小記者團的同學們:「用自己的視野和筆觸觀察生活,了解社會,增長見識,展示才華!」

教育分類資訊推薦

權威發佈 | 瀋陽市七所普通高中將首次招收科技特長生 - 天天要聞

權威發佈 | 瀋陽市七所普通高中將首次招收科技特長生

科技特長生為進一步在教育「雙減」中做好科學教育「加法」,引導中小學校關注學生核心素養、轉變育人模式,大力培育具備科學家潛質、願意獻身科學研究事業的青少年群體,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遼寧省實驗中學、東北育才學校、瀋陽市第二中學、瀋陽市第五中學、瀋陽市第十七中學、瀋陽市渾南高級中學、瀋陽市垚為學校等7...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 天天要聞

聚焦「五一」假期丨倒排工期,項目工地建設忙

5月1日上午,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正在緊張施工。河北日報記者劉 英攝進入「五一」假期,當大部分人開始享受美好假期時,固安縣西北部的固安航天城內,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固安校區建設工程一標段項目的建設者們依舊忙碌,全
翁城日記 888 - 天天要聞

翁城日記 888

翁城,我們來了!但見此地:山川秀媚,土地肥沃,民風淳厚,人物磊落……我們行走,我們看見,我們閱讀,我們感受,我們沉默,我們呼喚,我們耕作,我們收穫。行走美麗中國,助力鄉村振興。即日起,本院特推出「翁城日記」,用志其事,以壯我行。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 天天要聞

從「黑洞」到「2+X+Y」,解密復旦理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在復旦大學《物理前沿導論》的課堂上,袁峰教授正在介紹黑洞吸積理論。這門由32位物理學科骨幹教師輪流介紹各自研究方向的學科導論課程始於2024年,覆蓋了物理學系所有研究領域,幫助學生用一個學期的時間概覽學科全局,培育科研志趣。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 天天要聞

60多名學生組團退裙!涉事學校致歉

近日,一名店主稱,4月底,瀋陽一職業技術學校60多名學生集體網購衣服,參加完運動會後又集體以「質量問題」為名退貨退款。店主表示,自己的這個服裝鏈接被封了三個月,三個月都賣不了,損失8000元左右。店主稱她在學校官網看到學生們穿着自家店鋪的衣服,吊牌都沒有摘,而且退回來的衣服看到上面還有草。5月3日,話題「校...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 天天要聞

勞動者之歌|邊巴卓噶:為3.6萬學員托起就業創業夢

邊巴卓噶在自己創辦的學校前(4月23日攝)。全國勞動模範、39歲的邊巴卓噶是西藏現代服務業技工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創辦學校那年,邊巴卓噶才20歲,她希望通過技能培訓,改變部分農村孩子沒技術、薪酬低、走不出大山、養不起家庭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