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溫知憂
編輯|溫知憂
中國有句古老的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句話提醒人們在選擇伴侶時要格外謹慎,因為屬雞的男人和屬羊的女人都有一些不太理想的特徵。
為何會有這樣的說法呢?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一、生肖文化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紀年和推算時間的需要,為了便於記憶和使用,中國古人遂創造了生肖這一獨特的文化符號。
早在遠古時期,古人的先民們就展開了對周圍自然環境的細緻觀察,他們發現每年都有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一個滿月和一個新月,這與一年之中太陽升起和落下的次數相符。
於是,古人便認為數字「十二」是天數,是上天賦予的吉利數字。
同時,古人還發現,每年不同時節,自然界中的各種動植物都會呈現出獨特的生長狀態或活動規律。
立春時節,萬物蘇醒,開始發芽生長,立夏時節,桑蠶開始孵化,立秋時節,莊稼開始成熟等等。
這種天時地利人和的自然規律,啟發古人聯想到可以用一種新的方法來記錄時間的流逝——那就是配合十二地支,使用十二種動物來代表一年之中不同的月份,這就是生肖的雛形。
古人選擇記錄生肖的十二種動物,並非隨機,而是經過了長期的積累和篩選,這十二種動物都有自身獨特的生存策略和行為特徵,代表了那個時代人們眼中最典型的生命形態。
螞蟻勤奮持久,代表堅韌不拔的品質,黃鼠狼靈活敏捷,善於應變,羊群溫順可愛,象徵著吉祥如意。
古人希望後代能夠學習這些動物所蘊含的生活智慧,所以生肖文化從一開始就承載了教化和寓意的功能。
隨着歷史的演進,生肖文化已經融入到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無論是婚配家庭、疾病防治、還是選擇職業、析定大事,十二生肖的文化內涵都在發揮着潛移默化的影響。
它已經成為判斷事物吉凶、推算命運運勢的重要依據,代代相傳,歷久彌新。
生肖作為一種文化符號,最初源於古人對自然界規律的探索和理解。它融合了中華民族的智慧與情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也是中國人共同的精神標識。
二、男怕屬雞,女怕屬羊
在古代中國的文化傳統中,羊一直被視為吉祥的象徵,被認為是帶有吉祥寓意的動物之一。因此,古人在各種教化和教育活動中,經常使用到羊的形象。
《說文解字》中有「羊,祥也」的解釋,且古代文獻中將「羊」和「祥」通用的情況比比皆是。
另外出土的商代名貴文物「四羊方尊」更是顯示了人們對羊這種動物的喜愛之情,同時羊也是與人類關係密切的一種動物,早在史前時代就已經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中。
然而,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人們逐漸開始注意到羊身上的某些特性。據記載,有些時候會出現羊群突然向人發動襲擊的現象,從而引起人們對羊另一方面的認識。
事實上,羊擁有鋒利的羊角作為武器,即使是相對較小的個體也能對人的生命構成威脅。
這種情況使得原本視為溫柔善良的羊形象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受到了衝擊,而之前流傳的一些關於羊性情仁厚的說法也因此變得不再可信。
在這個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避免將自己的配偶選為屬羊的女人,有一種觀點認為,屬羊的女孩可能遺傳到了母羊的特點,即具有狡猾而難以捉摸的一面。
因此在婚戀市場上出現了諸如「十羊九不全」的諺語,暗示着屬羊的女性命運不佳或者婚姻不幸。
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屬羊」與「陽」同音,與女性的陰柔特質相衝突,因此娶屬羊女子會導致陰陽失衡,不利於夫妻和睦。
除此之外,雞在很早就被馴服,我們都知道公雞經常在天微微亮就開始打鳴,是人們的自然鬧鐘,還授予雞「五德之禽」的稱號。
在古人心中,雞有很高的地位。然而,當雞被選為屬相之後,它的評價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屬雞的男性被認為是勞碌命,究其原因,公雞在「丑時」打鳴,讓人們掌握時間,白天還要給母雞和小雞尋找食物。
到了生命的盡頭,又成為了人們的盤中餐,看到這樣的一生,人們聯想到屬雞的人,則認為他們一生勞碌命,老了也不能安享晚年。
尚且古代的人重男輕女,父母都不允許自家姑娘與屬雞男性有聯繫,怕自己家的姑娘跟着他們不能享福,所以屬雞男性在社會上的口碑直線下降。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應當尊重每個人的自由意志和發展潛力,摒棄任何基於偏見和歧視的觀點。畢竟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值得得到平等的關注和尊重。
三、積極進取不迷信
作為一種流傳已久的民間諺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蘊含了古人對自然規律和社會現象的某些認知。
這其中反映了中國古代星相術與陰陽學說的影響,人們試圖通過生肖對人的性格和命運進行預測。
但是這種說法是否準確,我們有必要存疑。根據科學方法,很難得出人的性格與星座命運之間存在確定的聯繫。一個人的發展變化遠比星相複雜,成功與否更多取決於後天的努力。
有研究表明,古人通過長期積累形成的某些天氣規律預言具有一定合理性,而針對性別和屬相的預言則大多難以得到科學證實,其中或多或少混雜了當時的封建迷信思想。
比如古代星相術中「三合水」的說法就明顯帶有迷信色彩,三合水被認為會給人帶來厄運,其中「男屬雞女屬羊」算一重。
這種沒有任何事實根據的預言似乎也成為了「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樣的說法流傳下來的一個原因。
在當今社會,我們不應盲目迷信這類缺乏科學依據的說法。成功商人俞敏洪曾明確表示,一個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崇尚科學和理性遠比依靠所謂的福相命相要強。
面對這種預言式的論調,我們既不必全信,也不應全否。可以肯定的是,一個人的發展變化要遠比星座複雜,成功與否更多取決於後天的努力奮鬥。
我們當代人繼承先哲智慧的同時,也應保持科學性和辯證思維。不能因為某種說法流傳已久就盲目迷信或完全排斥,而要吸取精華、拋棄糟粕。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古人集體智慧中真正科學和反映規律的部分在當前社會發揮積極作用,成為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利工具,又能避免成為束縛科學發展的心理迷障。
「民胃大實則國安」這樣強調民生的諺語,其核心價值觀在當前和未來仍然適用。我們可以在繼承傳統的同時,也保持清醒的頭腦,運用辯證思維,拋棄其中的迷信成分。
人不可能決定自己的生肖,但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重要的是要堅持科學本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相比命中注定,自己的努力奮鬥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筆者認為
我們可以看到「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一古老的信仰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已經被重新評估。儘管仍有一些人在堅守這個傳統信念,但我們應該意識到這是不合理且過時的觀點。
歸根到底,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他們的伴侶,而不必受到任何形式的傳統約束。讓我們一起邁向一個更加開明、尊重個體差異的社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