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發佈首批車網互動(v2g)規模化應用試點名單,上海、北京等9大城市及30個項目正式入局。這標誌着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式從「交通工具」向「移動儲能單元」躍遷。
一、為什麼說這是改變遊戲規則的政策?
當所有人還在爭論,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什麼時候能夠突破50%?國家已悄然布下車網互動這盤大棋。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24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分別達到了1288.8萬輛和1286.6萬輛,同比增長34.4%和35.5%,其新車銷量佔到了汽車總銷量的40.9% ,電池容量總共超過100億kW⋅h,這相當於4.5個三峽電站的裝機量,但長期以來這些巨量儲能資源,每天閑置超22小時,而電網卻要為風光電的間歇性支付數千億調峰成本。車網互動的本質就是讓每輛電動車變成會賺錢的充電寶,在電價低谷時,充電高峰時反向送電,這一項就能讓車主每年多賺數千元,電網調峰成本直降30%。
二、億產業鏈重構這4個領域將誕生新王者
1.新型儲能技術將迎來核爆級的催化
北京試點的新型儲能的V2G協同調控項目,初步展現車網互動的優勢。傳統鋰電無法承受高頻次的充放電,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氫燃料電池以後將成為主流,寧德時代研發的凝聚態電池,循環壽命超過1萬次,已在蔚來T7上實測,V2G充放電800次無衰減;中科海納的鈉電池度電成本降至0.2元,完美適配電網及儲能。技術路線之爭,即將見分曉,誰掌握高循環,低成本的電池技術,誰將成為下一個萬億市場的受益者。
2. 智能電網進入神經中樞升級戰
國電南瑞、許繼電氣等企業開發的虛擬電廠平台,正把千萬輛電動車的充放電行為,變成可編程的數據流。上海試點已實現毫秒級響應電網指令,這要求配電自動化設備覆蓋率從38%提升至90%,電力載波通信芯片需求三年翻五倍。更讓人期待的是,華為數字能源已推出AI預測充放電算法,通過分析用戶行車數據,提前72小時調度電力,這種時空摺疊技術將徹底改寫能源的交易規則。
3. 電力交易市場打開潘多拉魔盒
廣東電力交易中心數據透露,如果車主參與現貨市場套利,單日價差最高可達0.6元一度!但個人用戶如何對接電網?朗新科技的聚合商模式給出答案:通過雲平台整合10萬輛以上電動車,以機構身份進入電力交易市場抽成15%的服務費,這種無邊界售電模式一旦跑通,將催生無數個能源領域的滴滴平台,僅這個服務費市場就達千億規模。
4. 充換電設備開啟生死迭代
現有充電樁90%不支持雙向充放電,而華為的全液能超充加V2G設備,已實現5分鐘反向輸電200度。更顛覆的是,奧動新能源的換電站也開始集成儲能系統,車主不僅能3分鐘換電,還能讓電池包在站內參與電網調頻,單站年收益增加200萬。這意味着,充電樁企業要麼轉型成為能源路由器,要麼被淘汰出局。
三、這些標的或成為最大贏家
1. 寧德時代凝聚態電池量產進度超預期,獨供未來v2g車型技術代差碾壓對手。
2. 特瑞德深度參與北京成都的試點,智能充電堆市場市佔率達67% ,V2G模塊單價提升100%。
3. 國電南瑞是國家電網的親兒子,獨佔虛擬電廠調度系統80%份額,軟件服務毛利率達 80%以上。
4. 億緯鋰能的大圓柱電池獲得寶馬V2G訂單,46系產線良率突破95%,成本比同行低22%。
5. 朗新科技能源聚合平台,接入車輛超80萬輛,用戶裂變速度堪比互聯網巨頭。
十年前錯過新能源車,五年前錯過鋰礦,如今不要再錯過V2G,這場變革將催生數家上萬億市值的公司。當電動車從燒錢機器變成印鈔機,資本市場必將用真金白銀投票,在能源革命的浪潮中,悲觀者糾結技術路線,樂觀者早已重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