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作業總是粗心大意?這4個辦法幫助孩子壞習慣

孩子做作業總是粗心大意?這4個辦法幫助孩子壞習慣

孩子做作業馬虎怎麼辦?4招培養孩子細心專註的好習慣

很多爸爸媽媽在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紛紛都變成了一個可以隨時爆炸的定時炸彈。

家長表示沒有想要孩子變得多麼優秀,但是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實在是太粗心大意了,很多會做的題都因為馬虎而沒有得分,不管是計算題、拼音拼寫、還是英文單詞,都沒有細心的思考,這也是低年級孩子普遍的問題,如果家長一直放任下去,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能力。

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幫助孩子克服粗心的壞習慣,讓孩子養成凡事細心仔細的好習慣。

給孩子「細心」的心理暗示

媽媽在面對自己孩子粗心大意寫作業時,都是怎麼提醒孩子的錯誤呢?相信大部分家長都會說:「你怎麼這麼粗心」,但長時間批評孩子粗心,反而可能會對「粗心」起到強化作用,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就是一個粗心的孩子,這是他的天性,就懶得改了,這樣更不利於他克服這一問題。

媽媽可以多給孩子一些「細心」的暗示,在孩子粗心的時候提醒他:「做事情一定要細心,相信你可以的」,並及時的進行肯定、誇獎,就可以強化孩子養成細心的習慣。

讓孩子認識到粗心的危害

很多孩子明明知道自己粗心,但是不願意做出改變的努力,覺得偶爾粗心、馬虎對學習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所以才會一直出現粗心大意的壞習慣。

家長可以結合老師,雙管齊下,對孩子的馬虎有一些輕微的懲罰,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粗心的後果,可能促進孩子對這一壞習慣的更改。

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檢測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自主學習的能力比較弱,媽媽可以引導孩子對自己進行自我檢測,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有時候孩子遇到了比較簡單的題,就會眼高手低,明明非常有把握的題,最後還是做錯了,這就是孩子沒有進行檢測的後果。家長在孩子做完作業後,引導孩子從頭到尾進行檢查,篩檢出自己的錯誤,並進行改正。

讓孩子整理錯題集

有的父母只給孩子說你這道題錯了,這是不該錯的題,以後不要犯這種錯誤,就結束了,這樣講真的有用嗎?可能對孩子來說聽聽就過去了,並沒有什麼效果。

那該怎麼做呢?讓孩子把每次的做題進行整理修改,並寫下是什麼原因做錯的,培養孩子總結錯誤的習慣。

想要改掉孩子的粗心的壞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家長要幫助孩子樹立信心,耐心堅持,慢慢的把這個壞習慣改成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