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微小說:養媳婦

2025年04月25日12:30:08 育兒 7932

趙明遠站在機場到達大廳,手指無意識地敲打着欄杆。作為市環保局局長,他平日面對各種會議和檢查都從容不迫,此刻卻緊張得手心冒汗。電子屏幕上顯示從巴黎飛來的航班已經降落,他整了整深藍色西裝領帶,深吸一口氣。

"明遠!"

一個清脆的女聲穿透嘈雜的人群。趙明遠轉頭,看見艾米麗·杜邦推着行李車朝他奔來,金色長髮在腦後飛揚,碧藍的眼睛裏盛滿笑意。她穿着簡單的白T恤和牛仔褲,與趙明遠印象中那個在巴黎環保會議上嚴肅專業的法國女孩判若兩人。

"你終於來了。"趙明遠接過行李箱,猶豫了一下,還是給了她一個克制的擁抱。艾米麗卻毫不避諱地在他臉頰上親了兩下,引來周圍不少好奇的目光。

"中國禮節不是這樣的嗎?"艾米麗歪着頭問,中文帶着濃重的法國口音。

趙明遠笑着搖頭:"我們通常握手,或者點頭致意。"

"那太無聊了!"艾米麗誇張地攤手,"在法國,朋友見面都要貼面禮。"

這就是趙明遠認識的艾米麗——熱情、直率,永遠充滿活力。半年前,在巴黎舉行的國際環保會議上,作為中國代表團成員的趙明遠遇到了這位在國際環保組織工作的法國姑娘。兩人因對環保事業的共同熱情而相談甚歡,從垃圾分類聊到清潔能源,從巴黎的環保政策談到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

會議結束後,他們保持着聯繫,視頻通話從每周一次變成每天一次。當艾米麗提出要來中國工作時,趙明遠意識到,這段跨越八千公里的友誼正在悄然轉變。

"先去我家放行李,然後我帶你去吃飯。"趙明遠推着行李車向外走,"我爸媽聽說你要來,特意準備了一桌菜。"

艾米麗突然停下腳步:"等等,你是說...見父母?這麼快?"

趙明遠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冒失:"抱歉,我忘了法國人可能不太習慣這樣。如果你還沒準備好..."

"不,我很高興!"艾米麗打斷他,"只是有點緊張。在中國,見父母是很重要的事,對嗎?"

趙明遠點點頭:"對中國人來說,家人的認可很重要。"

"那我得好好表現。"艾米麗深吸一口氣,突然想起什麼,從包里掏出一個精緻的小盒子,"我從法國帶了禮物,馬卡龍,你媽媽會喜歡甜食嗎?"

趙明遠笑了:"她會喜歡的,不過更重要的是你的心意。"

趙家位於市中心一個安靜的小區。當趙明遠帶着艾米麗走進家門時,趙父趙母已經站在門口等候。趙母穿着暗紅色的旗袍,頭髮一絲不苟地挽在腦後;趙父則是一身筆挺的中山裝,表情嚴肅。

"叔叔阿姨好!"艾米麗用不太標準的中文問候,雙手奉上禮物,"這是我從法國帶來的小點心,希望你們喜歡。"

趙母接過盒子,禮貌地微笑:"謝謝,太客氣了。請進來坐。"

飯桌上擺滿了傳統中國菜——紅燒肉、清蒸魚、白切雞、炒青菜,還有趙母最拿手的餃子。艾米麗面對滿桌佳肴,既興奮又有些不知所措。

"用筷子,像這樣。"趙明遠示範着,艾米麗笨拙地嘗試了幾次,終於夾起一塊紅燒肉,卻在中途掉在了桌上。

"對不起!"她窘迫地道歉。

趙母的表情有些僵硬:"沒關係,外國人用不慣筷子很正常。"

氣氛一時有些尷尬。趙明遠趕緊打圓場:"媽,艾米麗在法國是環保專家,這次來中國是要幫助推動分類項目。"

"環保?"趙父終於開口,語氣緩和了些,"這是個好事業。"

"是的,叔叔。"艾米麗放下筷子,認真地說,"中國在環保方面進步很快,特別明遠負責的區域,分類執行得非常好。"

提到兒子的工作,趙父臉上浮現一絲自豪:"明遠從小就有責任心。"

官場微小說:養媳婦 - 天天要聞

晚餐在略顯生硬的氛圍中繼續。飯後,艾米麗主動提出幫忙洗碗,趙母驚訝之餘,態度也軟化了一些。

"你女朋友很勤快。"收拾廚房時,趙母小聲對兒子說,"就是太...外國人了。"

趙明遠知道,這只是開始。要讓思想傳統的父母完全接受一個外國媳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接下來的日子裏,艾米麗開始了在中國的工作和生活。她租住在趙明遠單位附近的小區,每天努力學習中文,適應中國的生活節奏。周末,趙明遠會帶她逛公園、嘗小吃,教她中國的風俗習慣。

"為什麼中國人喝茶不放糖?"一次喝茶時,艾米麗好奇地問。

"因為我們欣賞茶葉本身的香氣和回甘。"趙明遠解釋,"就像欣賞一個人,要看內在品質。"

艾米麗若有所思:"就像我欣賞你,不僅因為你是環保局長,更因為你的善良和堅持。"

趙明遠心頭一暖。在官場沉浮多年,他習慣了謹慎和剋制,而艾米麗的直白和熱情讓他重新感受到了生活的溫度。

然而,跨國戀情並非一帆風順。語言障礙、文化差異、飲食習慣,甚至思維方式的不同,都時常引發小摩擦。最嚴重的一次,是趙明遠因為工作爽約,沒有提前告知艾米麗。

"在法國,這樣很不尊重人!"艾米麗生氣地說。

"臨時有緊急會議,我忘了看手機。"趙明遠解釋,"在中國,工作有時確實需要靈活應對。"

"那也不能不尊重別人的時間!"艾米麗眼眶發紅。

爭吵過後,兩人冷靜下來,各自反思。趙明遠意識到自己確實應該提前告知;艾米麗也理解了中法工作文化的差異。這次衝突反而讓他們學會了更好地溝通和體諒。

更大的挑戰來自外界。當趙明遠和艾米麗的戀情公開後,局裡有些同事私下議論紛紛。

"趙局找了個洋媳婦,會不會影響工作?"

"外國人能理解中國的國情嗎?"

"聽說法國人很開放,婚姻觀念淡薄..."

這些閑言碎語傳到趙明遠耳中,他選擇在全局會議上正面回應:"我的個人生活不會影響工作。相反,跨國交流有助於我們借鑒國際先進經驗。艾米麗是環保專業人士,她的見解對我們的工作有幫助。"

會後,趙明遠有些沮喪。艾米麗察覺他的情緒,輕輕握住他的手:"別擔心,時間會證明一切。"

為了贏得更多理解,艾米麗主動參與社區環保活動。她利用專業知識和語言優勢,組織分類講座,幫助翻譯國際環保資料。漸漸地,鄰居們開始親切地稱她為"環保洋媳婦",而不再是帶着好奇眼光的"外國人"。

與此同時,艾米麗與趙家父母的關係也在改善。她每周都去拜訪,陪趙母逛菜市場,學習包餃子;和趙父下象棋,討論國際時事。雖然語言不通暢,但真誠的相處打破了最初的隔閡。

轉折點出現在趙明遠生日那天。艾米麗精心準備了一場中西合璧的家宴,不僅做了法式焗蝸牛,還成功包出了像模像樣的餃子。當她把一個綉着"福"字的十字綉送給趙母時,老人終於被打動。

"這孩子有心。"趙母對兒子說,"雖然是個外國人,但懂得孝順。你們的事,我和你爸不反對了。"

就這樣,在克服了重重障礙後,趙明遠和艾米麗決定結婚。婚禮選在中秋節,象徵著團圓美滿。儀式融合了中法兩國的傳統——既有紅色的中式禮服和敬茶環節,也有浪漫的西式宣誓和舞會。

婚禮上,趙明遠深情地說:"愛情沒有國界。我和艾米麗來自不同國家,說著不同語言,但我們對生活、對環保、對彼此的愛是相通的。"

艾米麗用流利了不少的中文回應:"中國有句古話,'千里姻緣一線牽'。我和明遠相隔八千公里,卻被共同的理想和愛聯繫在一起。我會繼續學習中國文化,做一個好妻子、好兒媳。"

台下,趙父趙母眼含淚光;同事們報以熱烈掌聲;社區鄰居們舉杯祝福。這一刻,不同國籍、不同背景的人們因為一對新人的幸福而歡聚一堂。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度引導的價值,超出想像 - 天天要聞

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度引導的價值,超出想像

年少不懂事,老來才知其中味。歲月沉澱,我們能看清世事;人生有波折,我們更懂親情;閱歷多了,我們才體會到父母引導的意義。古人說:「養不教,父之過。」父母適度引導,是我們人生路上最寶貴的東西,能讓我們在歲月長河裡穩穩地走。50歲後才懂得,父母適
父母成了「兒童經紀人」?「親子流量」賬號營銷亂象頻出 - 天天要聞

父母成了「兒童經紀人」?「親子流量」賬號營銷亂象頻出

原標題:「曬」娃變「啃」娃?「親子流量」賬號營銷亂象調查哭鬧打架、暴飲暴食、測評成年人化妝品、模仿奇怪行為……半月談記者發現,多個社交平台上的親子賬號雖流量火爆、吸粉眾多,但其發佈的短視頻引發爭議。一些「親子流量」賬號已從記錄孩子成長異化為製造營銷「商機」。用小孩哭鬧打架來「吸睛」?「試一款不脫妝的...
兒子一句「吃了葯喝啤酒」,媽媽一直記心裏救了他一命 - 天天要聞

兒子一句「吃了葯喝啤酒」,媽媽一直記心裏救了他一命

人們常說的「頭孢配酒,說走就走」不可輕視。近日,重慶市渝北區公安、消防、衛生部門聯合,成功將一名酒後服用感冒藥陷入昏迷的年輕男子從死亡線上拉回。「我聯繫不上兒子了,他現在有可能很危險!」5月14日,渝北公安悅來派出所接到一位母親的求助。原來,市民代女士與獨居的兒子劉某失聯已近10小時,沒有兒子的消息,心...
《是女兒是媽媽》:李嘉格的「婆媽」困局 - 天天要聞

《是女兒是媽媽》:李嘉格的「婆媽」困局

看《是女兒是媽媽》,還蠻心疼李嘉格的。 我都有點擔心她的精神狀態了,長期處於如此複雜難解的情感關係中,自己暴飲暴食很容易情緒崩潰,也會影響到她自己的身體,嚴重的精神內耗,更會危及到她自己跟....
湘潭「三網聯動」築牢母嬰安全生命線 - 天天要聞

湘潭「三網聯動」築牢母嬰安全生命線

視頻監控截圖。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楊莉莎 通訊員 蘇艷敏 湘潭報道「醫生,醫生!我老婆要生了!」5月4日11時44分,湘潭市婦幼保健院綠色通道傳來急促呼喊,孕38周+2天的尹女士被丈夫攙扶着踉蹌入院。當轉運床剛抵達婦產科急診室,新生兒的小腦袋已完全娩出。「就地接生!」醫護人員瞬間啟動「快進模式」,消毒鋪巾、托舉保護...
小滿意,生日快樂 - 天天要聞

小滿意,生日快樂

親愛的小滿意:七年前的今天,你宛如一顆裹着蜜糖的小星星,降臨於「520」這個浪漫的日子,自那以後,每個「520」都成了我們家獨有的節日,愛意在此處匯聚。你既聰慧又美麗,既善良又可愛,你攜着初夏的陽光而來,給我們一家帶來了喜悅與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