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蛔健脾,就用《補要袖珍小兒方論》之「布袋丸」

圖片系轉載,版權歸權利人所有

布袋丸一方出自明人庄應祺編撰的《補要袖珍小兒方論》一書。

本方由夜明砂、蕪荑、使君子、白茯苓、白朮、人蔘、炙甘草、蘆薈 諸葯組成。

用於小兒蟲疳,症見體熱面黃,肢細腹大,發焦目暗者;驅蛔消疳、補氣健脾之功。

「布袋」依其製法而名。其法是:以上諸葯共為細末,湯浸蒸餅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以生絹袋盛之,須用精豬肉二兩,同葯一起煮,候內熟爛,去袋,將所煮肉並汁令小兒食之,所懸之葯,第二日仍依前法煮食,只待葯盡為度。

本方既能驅蛔,又能健脾,攻補兼施,標本同治,宜於蟲積而脾胃虛弱者,乃治小兒蟲宿之要方。

因其用布袋貯葯煎煮的方法比較特殊,所以名曰「布袋丸」。

編者按:本文僅作分享之用,版權歸權利人所有;如有任何問題,請與本號聯繫,本號將在第一時間處理。文中藥方,僅供參考,如需試用,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