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發佈報告稱 被訪孕期婦女膳食行為良好率不足一成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11月18日了解到,達能開放科研中心發佈《營養知行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該報告由中國營養學會進行技術支持,聚焦妊娠期女性及其家庭成員對於孕期營養的認知及行為。《報告》顯示,近八成孕婦有意母乳餵養,但對乳腺炎等障礙了解不足;「增強免疫力」為首要關注點,但腸道健康重視不足;孕期婦女膳食行為良好率不足一成。

《報告》對北京、上海、廣州等7個大中小城市的2300位孕期女性進行營養知性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孕期女性營養認知度不斷提高,但與行為尚存鴻溝,不少孕婦對產後哺乳可能遇到的困難了解及準備不足。

孕期女性的營養直接關聯了兩代人的健康,但目前我國 6月齡內純母乳餵養率距《健康中國2030》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此次《報告》調研發現,超八成受訪孕期女性有較高的母乳餵養意願,但對哺乳可能遇到的困難了解及準備不足。受訪者關注點主要局限於「奶水不足」上,51.7%的孕婦認為可能遇到母乳不足的問題,僅21.55%的孕婦意識到了哺乳期乳腺炎影響泌乳。

事實上,近年來中國女性哺乳期乳腺炎發病率持續上升,某些地方發病率可能接近50%,哺乳期乳腺炎正成為中斷母乳餵養的一大主要因素。《報告》結果顯示超過半數(55.54%)孕期女性缺少對於乳腺炎防治的專業有效措施,其中僅有不到一成(8%)受訪者會考慮通過傳統物理以外的方式,如通過營養補充等加以改善。

受疫情影響,超過七成受訪者將「合理的飲食和營養攝入對於提升免疫力」的價值列為首要考慮因素。其中,蛋白質、維生素D和鐵等有助維持免疫系統正常功能的營養素是孕期普遍比較關注的。

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副主任委員、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曾果教授也認可了這一趨勢。「營養的良好是保證免疫力基本功能實現的物質基礎,在孕期特殊的生理時期,更需要保障特殊階段的營養,以支撐基本的免疫功能。」

另一方面,僅有五成(53.9%)受訪者將腸道健康列入孕期關注的健康問題。事實上,腸道跟很多疾病之間都有關聯,調節腸道菌群,是一種維持腸道健康和免疫系統正常功能的有效方式。對於需要特別提高免疫力的人群或孕婦,建議在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通過適當的食物或補充劑攝入,維持腸道健康。

調查結果顯示,有近9成的孕婦知曉《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並有超過60%的孕婦對該「膳食寶塔」有良好的認知。但知易行難,其行為良好率僅為5.24%。在《報告》中還發現超過60%孕婦處於主食吃得多、蔬菜水果類食物吃得少的情況,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膳食營養均衡性。

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副所長何梅研究員介紹說: 「鈣的攝入只有3.5%孕婦能達到推薦攝入量,維生素D的攝入只有1.4%的孕婦能達到推薦攝入,對於膳食纖維,只有0.97%孕婦能達到我們推薦的攝入量。」

內容來自北京頭條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