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剖腹產這種分娩方式橫空出世,可謂是廣大孕媽們的福音。不少孕婦都選擇了這種號稱「無痛分娩」的方式來生孩子。
但剖腹產真的完全無痛嗎?
其實不是,雖然在剖腹產過程中,醫生會上麻醉,孕媽們感受不到痛苦。但這並不意味着媽媽們躺在床上,等分娩完就萬事大吉了。事實上,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第一道考驗:內臟歸位
其實光看剖腹產這個名字,大家都能猜出這個手術過程了。
在這個過程中,為了能更順利地從子宮中取出胎兒,醫生會將孕婦的內臟稍稍挪位,等到胎兒取出之後,才會將這些器官都放回原位。
但這並沒有完,器官畢竟被動過了,真正恢復到從前的樣子是需要一段時間的。所以經過剖腹產的孕媽需要在床上平躺6個小時,來讓器官複位穩定。
在這個期間,孕婦需要有人監護,且不能枕枕頭、喝水、餵奶、抱孩子等,連話都不能多說。
而在平躺結束後,為了防止腸道黏連,孕婦要麼自己翻身,要麼在家人的幫助下翻身。這個時候傷口還沒有癒合結巴,可想而知翻身這個過程會有多痛苦。
第二道考驗:排氣
很多需要剖開肚子的手術,在結束後都需要通過排氣來判斷腸胃是否恢復正常,剖腹產也是一樣的。
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整個腹腔的器官暴露在空氣中,肯定會對腸胃有一定的影響。那麼在手術結束後,如果孕婦排氣成功,那麼就沒問題了。
倘若孕婦遲遲沒有排氣,這是非常不利於身體恢復,還有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母乳餵養。
第三道考驗:刀口疼痛
剖腹產結束後會在孕媽的肚皮上留下一道差不多一指長的刀口。手術結束後,麻醉效果會逐漸消失,這也就意味着刀口上的疼痛會漸漸清晰。
尋常手上破個口子都得疼老半天,可想而知這樣的創傷有多疼了。而且平躺期結束後,孕婦不可能真的跟個木頭一樣一動不動。
有時候翻身、下床,甚至打個噴嚏、大笑,都會牽扯到傷口,這滋味別提有多難受了。
第四道考驗:壓肚子的痛
要說剖腹產媽媽最怕的事情是什麼?經歷過的寶媽肯定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出三個字——壓肚子。
這個過程疼到什麼程度?
就是哪怕時間已經過去很久了,當寶媽事後回想起來的時候都會覺得背後一涼,肚子隱隱作痛。
在上述三個階段過後,為了能儘可能地排乾淨惡露,護士會在刀口旁邊的位置用力按壓。
頭三天的時候,護士會按得頻繁一些,可能過幾個小時就會過來按一次,到後來才會慢慢減少。刀口上的傷連稍微轉一下身都疼,護士直接按下去,可想而知有多麼痛了。
其實無論是哪一種分娩方式,都要經受痛苦。生孩子就是一件十分耗元氣的事情。順產是先吃苦後享福,而剖腹產則是先享福後吃苦。其實一般不是什麼特殊情況,醫生都會建議順產,雖然分娩的過程折磨了一點,但對於孕婦的產後恢復卻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