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頭上長了小黑點,是啥?可以摳掉么?

筆者作為一名婦產科醫生,經常會收到各種各樣的諮詢,比如:

某女性懷孕後,洗澡時發現乳頭上有黑頭一樣的東西。並且用指甲是可以摳掉的,這些小黑點到底是啥?

這些小黑點是什麼?能不能摳?

一般來說,懷孕期間乳頭上有髒東西,上圖這樣的,首先考慮是局部衛生處理不當引起。建議患者及時清理乳頭,可以先用油脂軟化污垢,然後清洗乾淨,並時刻保持乳頭清潔乾燥。

其次考慮是乳房的分泌物,一般是由於孕婦乳房部位的皮脂腺分泌增加、汗液分泌增多,導致局部皮膚酸化、角質層軟化,然後與分泌物凝結成塊,粘附在乳頭部位所致。

而且懷孕晚期時乳房會分泌少量的乳汁,也會在乳頭部位凝結成顆粒狀,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女性的乳房,如何清潔?

在清潔乳房的時候,注意要用溫水以及乾淨的棉質毛巾,小心擦洗掉乳頭上積聚的已結痂分泌物,切記而不要過分用力地去摳結痂。尤其是很多女性平時會做一些美甲,尖銳的指甲容易使得柔軟的乳頭受傷。

不管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污垢,我們都要及時清理,若清理不及時,很容易將乳腺導管開口堵塞,使孕婦在產後乳汁不能正常分泌出來,影響母乳餵養的順利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清潔乳房的時候,不要用肥皂和酒精。有些女性就很疑惑了,「用酒精擦一擦,消毒殺菌,豈不是會清潔的更徹底嗎?」

這種意識是錯誤的。

因為如果經常用肥皂和酒精清潔,容易破壞乳房的角質層和乳房局部皮膚潤滑的物質——油脂,使乳房失去保護。因此在乳房局部衛生清潔上,以溫開水為最佳。

乳房護理不當,容易引起哪些疾病?

乳房是女性非常重要的器官,也是女性最脆弱的部位之一,若不注意護理,易導致乳腺增生、乳腺囊腫、乳腺癌等乳房疾病

其中,乳腺增生和乳腺囊腫多數是女性乳房在發育和退化過程中的良性乳腺疾病,一般不會惡化,做好定期體檢和複查即可。

哺乳期媽媽最容易引發乳腺炎,由於乳汁不能排盡,蓄積引起乳腺導管阻塞金黃色葡萄球菌大量繁殖引起急性乳腺炎。特別是初產婦,餵奶時乳頭易潰瘍,抵抗力弱,細菌易入侵乳腺,引發感染。另外,產婦不注重衛生,包裹太嚴實,出汗較多,不及時清洗,易引發細菌感染。

如何預防哺乳期急性乳腺炎?

關鍵是做好 4 點:

  • 學習正確哺乳方法及哺乳技巧,避免哺乳時乳頭皸裂;
  • 學會用吸奶器將乳房內剩餘的乳汁吸取乾淨,避免乳汁溢出、外漏,不要給細菌繁殖提供生存環境;
  • 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乳房受外傷,心情愉悅同時也可以提高自身免疫力;
  • 做好乳頭護理,勤換內衣,哺乳前後注意清潔乳頭,尤其是擦拭乳頭的毛巾,也應該經常替換和清洗。

乳頭的護理一般是在孕婦懷孕 5~6 個月以後進行,乳頭保健每次幾分鐘,每日睡覺前、起床後及沐浴時均可進行。

另外,各年齡段女性均應堅持乳房自查,最好在月經期結束後進行,如果有包塊應及時就醫檢查。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

規律的性生活可促進乳房血液循環、性激素分泌增加,有利於女性乳房的健康。正確選擇內衣對乳房健康很重要,最好選用柔軟、寬鬆透氣、無鋼圈的棉製內衣。睡覺時一定要摘掉文胸,避免對胸部造成壓迫。


聲明:本文版權為禾連健康官方賬號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作者:陳允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