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如同孕育胚胎的土壤,合適的肥沃的土壤才能使種子紮根落地、生根發芽。子宮是胚胎着床的場所,子宮內膜薄,猶如貧瘠的土壤,時時刻刻影響胚胎的着床、發育。
臨床,一般認為子宮內膜厚度為8-14mm是比較有利於胚胎着床的。
在高齡婦女、不孕症患者備孕過程中,或者輔助生殖技術周期中,子宮內膜薄都是讓人十分困擾的問題。
如果在卵泡晚期,也就是月經的第14天即排卵期左右,經B超檢查提示,子宮內膜厚度≤7mm,則認為是子宮內膜薄。
子宮內膜薄主要表現為月經量減少、反覆流產及不孕。
多次人流史、反覆宮腔操作、急慢性宮腔感染以及雌孕激素水平下降,都是造成薄型子宮內膜的原因。
女性年齡越大,越容易更容易出現較薄的子宮內膜。相關的數據統計,40歲以下的女性出現薄型子宮內膜的幾率為5%,超過40歲以上幾率為25%。
子宮內膜薄不同病機,治療方案不同
目前治療上多通過手術、激素用藥和中藥治療等方法增加體內雌激素、改善子宮血流,促進子宮腺體及血管增生,增加子宮內膜雌、孕激素受體數量等途徑,來改善子宮內膜厚度。
薄型子宮內膜多歸屬於中醫「月經過少」「閉經」「不孕症」等範疇,並有虛實之分。
「腎藏精,主生殖。腎中精氣旺盛,天癸按時分泌,沖任通盛,月經調和,種於胞宮,方能有子。」
虛者精虧血少,氣血不足,沖任血海虧虛,內膜無以長養。從中醫角度認為促排會使眾多卵泡在短時間內迅速發育,這是迅速消耗腎精的過程,造成腎精虧虛。
實者多為血瘀、氣滯等阻滯沖任,使人體化生的氣血不能到達子宮,影響子宮內膜的生長發育。
子宮內膜薄,卵泡發育不良,如何自然受孕?
之前有個患者,備孕一年未孕,看診之前,她已經做過孕前檢查,激素6項、甲功以及婦檢指標都正常。
我讓她B超的排卵監測,發現了問題,月經第13天,內膜只有0.4cm、卵泡1.2cm×0.8cm。
她的月經周期是28天,如果到第14天排卵期,子宮內膜厚度達不到0.7cm,就說明子宮內膜偏薄;卵泡直徑達不到1.8cm,就說明卵泡發育不良。
當報告中激素檢查正常的情況下,我們便要從月經上分析。很多患者,化驗單上沒有問題,但月經情況卻能反映身體問題。
這位患者月經每月推遲,而且量少,顏色淡,月經前總感覺腰膝酸軟,乳房脹痛。其舌淡、苔薄白。
中醫辨證是腎虛肝鬱
其實,臨床上像她這種患者太多了,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大,休息不好,吃東西又不注意,精神和氣血都在內耗。這也導致子宮內膜薄,卵泡發育不良。
通過中醫審因論治,精血不足需補腎填精養血;氣血不足當補氣血;陽氣不足則溫陽益氣;瘀血阻滯需活血化瘀;肝鬱氣滯應疏肝理氣,佐以活血。往往能取得較好的療效。
經過三個月的調理後,B超監測排卵再次內膜1.0cm,優勢卵泡1.8cm×1.9cm,這個指標恢復正常,成功受孕。
此外,中藥對生殖內分泌存在雙向調節作用,可緩解備孕期間的緊張情緒,人體處於身心舒暢的狀態,提高胚胎着床率。
子宮內膜薄,生活、飲食這幾點一定要注意
平和的心態是內分泌平衡的主要因素,適當的運動有利於改善子宮及卵巢的血供。
很多備孕女性,因為急着想要孩子,每天算日子,晚上睡不好,做夢都能夢到生孩子。「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結果出現了月經不調,周期不穩定。因此,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學會自我調節,減少情緒波動,適當釋放壓力,堅持運動。
如有婦科炎症,要儘早發現,及早治療,避免炎症的上行感染;暫無生育要求的女性注意採取避孕措施,避免非意願妊娠人工流產對子宮內膜的損害。
飲食上以清淡飲食為主,減少肥膩及容易瘀滯之品,注意補充優質蛋白及富含雌激素及補血的食物,如豆製品、花膠、雪蛤、雞蛋、羊肉、黑芝麻等,氣血虧虛者可多服用乾果,如核桃溫陽,大棗、桂圓益氣養血等。
3個長內膜,促卵泡的食譜分享
1. 冰糖木瓜燉雪蛤
原料:雪蛤油、冰糖、木瓜
雪蛤含有甾類激素,能夠幫助刺激子宮內膜增生,每周可服用1-2次,有子宮肌瘤及乳腺相關疾病患者不宜過多服用。
2.雪蓮燉雞
原料:雪蓮花、雞、當歸、黃芪、党參。
本方適用於偏氣血虧虛證的薄型子宮病友。
3、紅花蒸蛋
原料:新鮮雞蛋,藏紅花
可在經期第二、三天開始食用,每日吃1個,直至經期結束。如服完無特殊不適,連續服3〜4個月經周期。本方適用於偏血瘀證的薄型子宮病友。
我是@哈氏中醫婦科分享女性健康知識。關於「卵泡發育異常如何調理?」每個人的情況不同,治療方案不同,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提問,看到會一一為大家解答。
祝所有備孕中的女性朋友都能迎來好孕氣。#不孕不育##月經不調##備孕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