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睡姿不同性格?你是怎麼睡的

2020年11月07日22:48:13 育兒 1010

來源丨科學闢謠平台(ID:Science_Facts)

作者丨黃   佳 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員

審核丨樊春雷 中科院心理所副研究員

根據睡姿判斷孩子性格是不靠譜的。就目前現有的研究看,並未查到任何有關小孩睡姿與他們性格之間聯繫的科學依據。且未成年孩子的性格特徵隨着年齡增長是極具可塑性的,不會因為他們習慣用什麼樣的睡姿而固定不變。

網上流傳一種說法,「根據孩子的日常睡姿可以判斷他以後會是一個怎樣的性格,因為在睡眠時孩子完全是潛意識在作用,所以表露的動作也是最切合內心的!」該說法稱,睡姿包括大字型、蜷縮型、板正的睡姿以及側卧型:「大字型」的孩子比較樂觀熱情,頭腦靈活,適應能力強;「蜷縮型」像極了孩子在寶媽腹中時的樣子,說明內心缺乏安全感;「板正睡姿」的孩子長大後會循規蹈矩,還會有點固執;「側卧型」的孩子比較隨和,能夠簡單的融入團體中,可是太容易相信別人,容易被騙。

那麼,在生活中,我們真的能根據睡姿來判斷孩子的性格嗎?

不同睡姿不同性格?你是怎麼睡的 - 天天要聞

微笑的女嬰躺在床上睡在藍色床單上 | 圖蟲創意

01

睡姿通常不固定 判斷性格不靠譜

如果我們假設「睡姿可以判斷性格」這句話成立,可以來做一個簡單的推理:相關研究數據表明,3-5歲的孩子一晚上平均每小時會變換4.4種睡姿。那麼,按照3-5歲的孩子一晚上大約睡10小時來算,難道這個孩子一晚上在4.4X10=44種多重性格之間轉換來轉換去?一會這是個「樂觀大方」的孩子,一會又變得「缺乏安全感」?顯然,根據睡姿判斷孩子性格是不靠譜的。

(數據出處:Koninck等人, 《Sleep》,1992年,15卷2期,第143-149頁)

這種類似性格小測試的內容一般是出現在娛樂雜誌上的消遣時光的閱讀內容,本質上只是一種娛樂,大家讀一讀,笑一笑就過去。但當有人使用 「睡姿」和「性格」作為關鍵詞,在所有的中文期刊中進行搜索,居然有107篇中文文章的標題就包含這兩個關鍵詞,而且不少標題就寫着:「從睡姿看性格」、「睡姿揭秘性格」、「你的睡姿可能暴露你的性格哦」……這就有些本末倒置了,也很有必要對「睡姿」和「性格」到底有沒有關係給出一個正解。

02

「捕風捉影」辨來源 看看專家怎麼說

所有的謠言都是「捕風捉影」,那人家捕的「風」捉的「影」究竟是什麼呢?絕大多數類似的文章都沒有寫明資料出處,只有一篇文章《睡姿揭露個性秘密》提到——「英國睡眠評估和諮詢服務機構主任克里斯·伊濟科夫斯基調查了約 1000 人後, 分析概括出 6 種常用睡姿,每一種都與人的不同性格有關。」

(原文出處:《發明與創新》2008年第3期第51頁)

不同睡姿不同性格?你是怎麼睡的 - 天天要聞

可愛的嬰兒在家裡睡覺 | 圖蟲創意

那克里斯·伊濟科夫斯基這項調查研究數據最終發表的論文在哪呢?筆者對睡眠研究很有興趣,非常想拜讀一下。可惜搜來搜去,都沒有找到這篇調查研究的原文,只找到一篇BBC 2003年9月16日報道的一段新聞,題目為:Sleep position gives personality clue。而僅憑一篇很短的新聞報道,我們無法知道這篇報道里所說的睡姿與個性特徵之間的聯繫是基於什麼樣的數據,這些數據又是通過在什麼樣的人群中,使用什麼樣的量表採集到的……對一篇新聞報道,我們無法評估其科學性到底有多大。而且,新聞報道是記者寫的,並不是科學家本人寫的,記者轉述這件事情的時候很有可能還存在理解上的偏差。

(原文出處:https://news.bbc.co.uk/2/hi/health/3112170.stm#return )

那我們來看看正式發表的科學研究論文里是如何說睡姿與性格之間的關係的。

有一篇發表在北美一個學術期刊的研究工作中,讓332個大學生填寫了四種問卷。第一種是睡姿調查問卷,其他三個是性格、創造力、創新風格量表。他們使用睡姿問卷,將332人分為五組(四種不同睡姿組,還有一組不知道自己用什麼姿勢睡覺的組),結果發現,不同的睡姿組在性格特徵、創造力和創新風格上都幾乎沒有差別。也就是說,在普通大學生的人群中,睡姿與性格之間沒有什麼關係。

(原文出處: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2年14卷3期609-622頁)

因此,從孩子的睡姿看他們的性格是完全不可信的,目前也還沒有查到任何有關小孩睡姿與他們性格之間聯繫的科學依據。沒有依據的說法相信一般人都不會信。而且,未成年孩子的性格特徵隨着年齡增長是極具可塑性的,不會因為他們習慣用什麼樣的睡姿而固定不變。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二胎家庭選車修羅場!這款混動MPV空間大、油耗低,傳祺M6還香嗎? - 天天要聞

二胎家庭選車修羅場!這款混動MPV空間大、油耗低,傳祺M6還香嗎?

最近有朋友找我推薦家用MPV,上來就問:「15萬預算買傳祺M6值不值?」我反手就甩出3月上市的上汽大通MAXUS G50混動;這車不僅比M6便宜幾萬塊,實測一箱油能環海南島跑1412.8公里!你仔細看看這車難道不香嗎?剛好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看看,新能源時代的MPV到底能省多少錢,又能多出多少料。空間魔術師VS傳統實用派 先說最實...
黃子韜衛生巾半個小時賣出45萬件!產品設計達醫護級標準,將會在超市上架 - 天天要聞

黃子韜衛生巾半個小時賣出45萬件!產品設計達醫護級標準,將會在超市上架

5月18日晚7點,由演員黃子韜主理的衛生巾品牌上線發售。該品牌衛生巾開售15分鐘賣出19.5萬件,半個小時賣出了45萬件。在當天下午舉行的發佈會上,品牌方公布了衛生巾的售價和售賣方式,包括迷你巾、日用、夜用、安睡褲等多品類打包售賣以及單品類多包售賣。據粗略計算,該品牌單品類多包售賣形式中,240毫米單片價格約0.65...
老了被子女疏遠別著急!3個智慧方法,讓孩子主動回歸盡孝 - 天天要聞

老了被子女疏遠別著急!3個智慧方法,讓孩子主動回歸盡孝

人到中年,曾經拼搏的身影漸漸收斂,膝下傳來孩童的稚嫩聲音慢慢變成手機微信里冷冰冰的「嗯」「知道了」,才發覺,原來家也會變得寂靜。朋友聚會吃飯,總有人苦口叮囑:「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生活,別太操心。」「我們小時候爸媽都管得緊,如今輪到自己被落在
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娃,與忍着不哭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哪些區別? - 天天要聞

動不動就掉眼淚的娃,與忍着不哭的孩子,長大後會有哪些區別?

很多人都覺得,哭,是一件「丟人」的事。「這孩子怎麼一有事就哭?」「男孩子哭什麼哭?」「這麼大了還哭,羞不羞?」於是我們慢慢學會了——哭,不是好事。哭,是軟弱,是不懂事,是扛不住。而那個摔倒了咬咬牙、不掉眼淚的孩子,總能收穫一句:「你真懂事。
經常說4句話,孩子的學習效率遠超同齡人 - 天天要聞

經常說4句話,孩子的學習效率遠超同齡人

你好,我是蓁蓁,一個80後寶媽~ 家有12歲兒子,在科學養娃的路上,邀你一路前行…… 最近小區鄰居李姐家搬家,我沒事就過去幫忙。 李姐的女兒去年考上重點高中了,她把閨女....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藏在這4個細節里 - 天天要聞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藏在這4個細節里

(碼字不易,請勿搬運,全網維權!)01要說這當父母的,誰不盼着自家孩子將來能有出息,能過得好?可是這「好」字背後,學問大着呢。我年輕的時候,也琢磨過,是不是給孩子報最貴的輔導班,買最新的玩具,就是頂好的教育了?後來看着身邊人、身邊事多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