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嫂阿姨離戶時,僱主家庭能檢查阿姨的行李嗎?

2025年03月28日11:52:07 育兒 1157

現在很多90後、00後的孩子,在生孩子的時候,都會找月嫂幫忙,不僅可以照顧好孩子,還可以照顧好媽媽,讓家裡的父母們都很安心省心。


由於月嫂的性格、素質和能力都不一樣,所以找一個適合的月嫂阿姨就成了不少家庭的難題。就在這時,一段保姆進門後,被僱主一家人翻箱子的視頻,被網友們轉發了一萬多次,評論區出現了很多人對月嫂的質疑,懷疑保姆是不是利用工作便利,藏了僱主的東西。


怎樣才能讓月嫂阿姨做到服務規範,下戶安全?上海市曾經頒佈了《滬上首套家政服務規範》,有一條「阿姨在下戶之前,必須打開自己的包裹,接受僱主的檢查」,引起了不少人的熱議。


這條規則會不會侵害月嫂阿姨的隱私權?是否有必要呢?下面就由愛丁褓母嬰小編帶您走訪幾位月嫂阿姨及服務家庭,傾聽她們的心裏話~


來自錦州的月嫂張姐說:「身為一名年輕的阿姨,我認為下戶時,應該主動要求僱主檢查。至於要不要檢查,那是僱主自己的事情了。我可不想讓客戶以為我拿走了他的東西。每次下戶之前,我都會讓僱主幫我檢查一下自己的行李。大多數僱主對她還是很信任的,不會真的翻行李。我覺得月嫂阿姨做好自己,問心無愧即可。」


本溪的月嫂吳姐說:「我是一位育嬰師,接觸過很多高檔顧客,他們對我很尊敬,也很信任我,我設身處地地想一想,每當我從僱主家裡離開,我就會打開行李箱,以讓僱主幫我看看東西帶沒帶齊為理由,來讓她檢查我的行李,這樣我們就不會那麼尷尬了。」


當然,也有一些月嫂阿姨不想把自己的行李給僱主看,覺得這樣做是對自己隱私的一種侵犯,而且也會影響到雙方的和諧。


大石橋的宋姐說,「搜身是警察的職責,只有拿到了搜身令,我們才能對她進行搜身,這是對她的不尊重,也是對她的侮辱。」


和大多數阿姨的看法不一樣,很多僱主都覺得這種規則沒什麼用,大部分的僱主都覺得,一個小偷,不可能蠢到將自己偷來的東西,放在自己的錢包里,然後讓僱主檢查。


月嫂阿姨離戶時,僱主家庭能檢查阿姨的行李嗎? - 天天要聞



我們大連本地的寶媽靳女士認為,如果是小偷,肯定會把偷來的東西藏起來,然後再「冠冕堂皇」地打開行李,讓僱主檢查,這樣就找不到任何證據了。


也有僱主覺得檢查是必須的,她說:「以前我們家的試崗的保姆,在試崗結束的時候偷了我們的東西,所以我們必須要把所有的袋子都檢查一遍。」


最後,「開包檢查」不應該成為僱主家庭和月嫂阿姨的"信任鴻溝",而是應該把它變成一座"橋樑",推動僱傭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月嫂阿姨通過主動開包讓檢查體現自己的職業道德,大部分的僱主都會對月嫂阿姨產生更多的尊敬,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客戶的服務滿意度,還可以增強客戶對月嫂阿姨的信任,這也是母嬰護理行業專業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在這裡,小編建議月嫂阿姨在下戶的時候,如果不介意的話,可以要求僱主給她做一次檢查,這樣才能讓僱主放心,為本次的服務畫上完美的句號。


註:本文涉及的醫學部分僅供閱讀參考。如有不適,建議立即就醫,以線下醫學診斷和治療為準。(部分素材來自網絡,侵權立刪)

如果覺得有用

請分享給更多人閱讀

設置星標★,不再錯過我的推送

想學習專題課程

請點擊下方圖片

月嫂阿姨離戶時,僱主家庭能檢查阿姨的行李嗎? - 天天要聞


月嫂阿姨離戶時,僱主家庭能檢查阿姨的行李嗎?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 - 天天要聞

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

這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視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32歲……這些「年輕」的數字背後是守護平安的見證而今我們又「見」到了公安英烈微笑的臉龐你踏荊棘而去我們沐光前行每一個平安的日夜都是你生命的延續陳建軍(1962.08.01—1987.12.15)「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生前系文山州硯山縣緝毒隊民警先後24次打入犯罪集...
幼兒園春日藝術節,師生用AI破解自然密碼 - 天天要聞

幼兒園春日藝術節,師生用AI破解自然密碼

極目新聞記者 肖楊實習生 邵格通訊員 劉歡 王晶「快看!琥珀里凍住了一隻彩虹甲蟲!」4月3日上午,武漢市青山區第一幼兒園的操場上,5歲的馮楚晴舉着找到的「昆蟲琥珀」沖向展台,手裡的「蜻蜓」在陽光下折射出幻彩光芒。這場將自然融入美育的春日藝術節,除了插花簽到、盲盒花花卡等驚喜外,更增設了「琥珀尋寶」闖關任務...
一個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買單,而不應該一味怪罪父母 - 天天要聞

一個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買單,而不應該一味怪罪父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就有人到處宣揚「父母無恩論」,說父母生下孩子是應該的,不應該感恩,說父母養大孩子也是應該的,不應該感恩,反正不管父母幹什麼都是應該的,父母對孩子有責任有義務,而孩子對父母不僅沒有任何的責任和義務,還不用感恩,這種言
此物最相思 - 天天要聞

此物最相思

編者的話又到一年清明時。在孩子們心中,長輩那斑白的頭髮和慈祥的笑容,是兒時最溫暖的記憶。珍藏着溫馨回憶的光盤、儲存着愛的信息的手機,都是長輩與孫輩之間愛的連接。爺爺的光盤一七一中學初三(6)班 劉予馨「咱們家的舊東西也該收拾了!」媽媽不經意
她力量|梅耶·馬斯克:人生由我,才開始 - 天天要聞

她力量|梅耶·馬斯克:人生由我,才開始

「Hi,我是梅啦子,一個努力奮鬥的85後二孩職場媽媽,雞自己又順帶雞娃,100%真實,100%原創,願和你一起探索多元生活的可能性~」作為一個二孩職場媽媽,我最近看了梅耶·馬斯克的這本《人生由我》,結合之前看的《埃隆·馬斯克傳》,我真正是學
清明節掃墓,如何回答孩子的「靈魂提問」?這些話術很溫暖 - 天天要聞

清明節掃墓,如何回答孩子的「靈魂提問」?這些話術很溫暖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清明節是緬懷先人的時刻,也是傳承文化的契機。以春雨烘托哀思,用焚紙寄託懷念,感受生命厚重的同時,也要抓住生命教育的時機。讓孩子明白,死亡是生命旅程的一部分,我們要學會珍惜當下,感恩生命。
孩子2歲愛說火星語 - 天天要聞

孩子2歲愛說火星語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小明在家中玩耍。他剛滿兩歲,正處於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小明的父母注意到,他開始模仿一些奇怪的聲音和詞語,似乎是在說一種「火星語」。這種現象讓他們感到好奇和困惑,同時也引發了他們對兒童語言發展的思考。1.語言發展階段語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