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晉林:以剪為媒,傳承千年文化基因

2025年02月24日19:30:26 育兒 2637
劉晉林:以剪為媒,傳承千年文化基因 - 天天要聞

蛇年大吉

在呂梁離石的黃土高原上

石州剪紙如同一幅流動的民間史詩

以其粗獷質樸的線條和深邃的文化寓意

訴說著千年民俗記憶

劉晉林:以剪為媒,傳承千年文化基因 - 天天要聞

作為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市級傳承人,劉晉林用四十餘年的堅守與創新,讓傳統剪紙從鄉野窗欞躍入現代生活,成為連接歷史與未來的文化紐帶。

劉晉林:以剪為媒,傳承千年文化基因 - 天天要聞

2025年新春,剪紙藝術家劉晉林以生肖蛇為核心元素,創作了一系列融合傳統技藝與創新美感的剪紙作品,為佳節增添文化意蘊與藝術活力。其創作不僅體現了非遺傳承的匠心,更通過多元符號與地域特色傳遞新春祝福。

劉晉林的剪紙生涯始於家族傳承。自幼受祖母剪紙技藝的熏陶,她耳濡目染間掌握了「一剪成形」的絕技。石州剪紙以誇張的造型、生動的民俗題材聞名,如「抓髻娃娃」「蛇盤兔」等圖騰,既承載着祈福納祥的古老寓意,也記錄著黃土高原人民的生活圖景。劉晉林的作品不僅保留了傳統紋樣的精髓,更融入了對鄉土生活的細膩觀察,形成了粗獷中見靈動的獨特風格。

2011年,劉晉林被認定為呂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傳承人。她深知,非遺的存續需紮根民間、服務生活。為此,她常年深入社區、鄉村,開展公益教學。2023年「三八」婦女節期間,她在濱河街道城東社區舉辦剪紙活動,帶領婦女們從生疏到熟練,剪出「巾幗心向黨」等主題作品,既傳遞了傳統文化,也凝聚了社區精神。2024年國慶前夕,她又在七里灘社區策劃「紙藝傳愛 獻禮祖國」活動,指導居民創作紅色主題剪紙,將愛國情懷融入鏤空藝術,讓剪紙成為傳遞時代精神的載體。她創作的《呂梁精神》系列剪紙,以革命歷史場景和英雄人物為主題,被納入紅色教育基地展覽,賦予剪紙新的敘事功能,成為呂梁文化對外宣傳的亮麗名片。

「非遺的根在民間,魂在創新。」劉晉林始終以傳承為己任。她通過「非遺進校園」活動,在呂梁學院開設課程,將剪紙技藝融入美育教育,培育新一代文化守護者。

她的故事印證:傳統技藝的活力,既在於對根脈的堅守,更在於與時代的共鳴。正如石州剪紙的鏤空紋樣,唯有透進時代的光,方能照見千年文明的前路。

來源:離石融媒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媽媽的模樣 - 天天要聞

媽媽的模樣

媽媽,是什麼模樣?是清晨煮粥時鬢角的白霧還是深夜蓋被時垂落的髮絲是風雨里為你撐傘的背影還是鏡前裝扮時燦爛的臉龐過去一年媽媽的故事曾經打動你我她們的模樣你還記得嗎?我們用「AI」繪出了她們的模樣點擊圖片,回顧她們的故事01「天籟」媽媽·丹正和媽媽根藏卓瑪來自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南縣茫拉鄉平時以放牧為生偶...
青年早新聞|「媽媽,我愛你,」一句話,孩子邊說邊淚崩 - 天天要聞

青年早新聞|「媽媽,我愛你,」一句話,孩子邊說邊淚崩

今天是5月11日,中國青年報「青年早新聞」來了——「青年關注、關注青年」!幾分鐘速覽最新熱點,帶你走近「寶藏學校」、觸達「青春團訊」、學習「榜樣人物」、了解「服務動態」。今天,祝所有的媽媽安康常伴,笑顏永駐圖片由AI輔助生成「媽媽,我愛你。」一句話,孩子邊說邊淚崩 婚姻登記實現「全國通辦」新修訂的《婚姻登...
孩子培訓時受傷,培訓機構:「自甘風險」!法院判了 - 天天要聞

孩子培訓時受傷,培訓機構:「自甘風險」!法院判了

不少家長會給孩子報一些文體類培訓班,如果孩子上課時受了傷,所在的培訓機構需要擔責嗎?樂樂是一名11歲的花樣滑冰學員,在冰場訓練時她不慎摔倒受傷,造成右股骨幹骨折。培訓機構以「自甘風險」為由,主張免責。什麼是「自甘風險」原則?哪些情形適用於這項原則?法院又會如何判定?11歲女童在培訓機構學花滑摔倒受傷致右...
母親的淚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銘記 - 天天要聞

母親的淚本就比我的血更值得銘記

「母親一手抹着自己的淚,一手抹着我的淚;一會兒是這隻手,一會兒是那隻手,反覆交替,上下左右,有點兒心亂手忙,又彷彿是別有用心的,是要用彼此的淚去堵對方的淚。」——《人間信》似乎孩子的成長總是伴隨着母親的淚水。從一開始孩子出世時的劇痛,到後來蹣跚學步摔跤;哪怕孩子已經長大,待到奔向遠方時,母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