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晉林:以剪為媒,傳承千年文化基因

2025年02月24日19:30:26 育兒 2637
劉晉林:以剪為媒,傳承千年文化基因 - 天天要聞

蛇年大吉

在呂梁離石的黃土高原上

石州剪紙如同一幅流動的民間史詩

以其粗獷質樸的線條和深邃的文化寓意

訴說著千年民俗記憶

劉晉林:以剪為媒,傳承千年文化基因 - 天天要聞

作為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市級傳承人,劉晉林用四十餘年的堅守與創新,讓傳統剪紙從鄉野窗欞躍入現代生活,成為連接歷史與未來的文化紐帶。

劉晉林:以剪為媒,傳承千年文化基因 - 天天要聞

2025年新春,剪紙藝術家劉晉林以生肖蛇為核心元素,創作了一系列融合傳統技藝與創新美感的剪紙作品,為佳節增添文化意蘊與藝術活力。其創作不僅體現了非遺傳承的匠心,更通過多元符號與地域特色傳遞新春祝福。

劉晉林的剪紙生涯始於家族傳承。自幼受祖母剪紙技藝的熏陶,她耳濡目染間掌握了「一剪成形」的絕技。石州剪紙以誇張的造型、生動的民俗題材聞名,如「抓髻娃娃」「蛇盤兔」等圖騰,既承載着祈福納祥的古老寓意,也記錄著黃土高原人民的生活圖景。劉晉林的作品不僅保留了傳統紋樣的精髓,更融入了對鄉土生活的細膩觀察,形成了粗獷中見靈動的獨特風格。

2011年,劉晉林被認定為呂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傳承人。她深知,非遺的存續需紮根民間、服務生活。為此,她常年深入社區、鄉村,開展公益教學。2023年「三八」婦女節期間,她在濱河街道城東社區舉辦剪紙活動,帶領婦女們從生疏到熟練,剪出「巾幗心向黨」等主題作品,既傳遞了傳統文化,也凝聚了社區精神。2024年國慶前夕,她又在七里灘社區策劃「紙藝傳愛 獻禮祖國」活動,指導居民創作紅色主題剪紙,將愛國情懷融入鏤空藝術,讓剪紙成為傳遞時代精神的載體。她創作的《呂梁精神》系列剪紙,以革命歷史場景和英雄人物為主題,被納入紅色教育基地展覽,賦予剪紙新的敘事功能,成為呂梁文化對外宣傳的亮麗名片。

「非遺的根在民間,魂在創新。」劉晉林始終以傳承為己任。她通過「非遺進校園」活動,在呂梁學院開設課程,將剪紙技藝融入美育教育,培育新一代文化守護者。

她的故事印證:傳統技藝的活力,既在於對根脈的堅守,更在於與時代的共鳴。正如石州剪紙的鏤空紋樣,唯有透進時代的光,方能照見千年文明的前路。

來源:離石融媒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裏,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着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