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歲男童剛出生便失去光明:父母一周走遍四個城市求醫,一年已接受五次手術

2025年02月20日21:00:23 育兒 3634

極目新聞記者 楊錦英

圖圖家住廣東深圳,今年一歲多,是一個活潑的小男孩。他有一雙黑溜溜的大眼睛,但遺憾的是,這樣一雙眼睛已經看不到光明。

滿月體檢時,醫生指出圖圖的眼睛有問題。圖圖的父母一周內帶着他輾轉四個城市求醫,最終圖圖被診斷為由於ndp基因突變引起的家族性滲出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fevr),系一種遺傳型疾病。一年之內,圖圖接受了5次全麻手術,但這並不能讓他重見光明,而只能保住眼睛外觀。

經歷過悲傷和痛苦,圖圖的父母如今已經走出了黑暗。「我們先堅強起來,才能給圖圖提供更好的照顧和更好的生活條件。」2月18日,圖圖媽媽梁逐光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的世界看不到光亮,我們就用我們的溫暖去包圍他,讓他的世界充滿光亮。」

一周走遍四個城市求醫

2023年11月,圖圖在廣東深圳出生。他有一雙黑溜溜的雙眼皮大眼睛,剛出生時就特別招人稀罕。一家人沉浸在迎接新生命的快樂中,誰也沒想過,這樣一雙美麗的眼睛可能看不見東西。

一個月後,圖圖家人帶他去做滿月體檢。做到眼科檢查時,醫生突然特別嚴肅地說,孩子的眼睛有問題,得趕緊掛一個專家號看看。

一家人如遭雷劈。「我們都不敢相信,因為孩子出生後在新生兒科待了四天,沒說過有異常情況。把圖圖帶回家後,我們有拿過黑板卡在寶寶面前晃,做追視訓練,他反應不大,我們以為是孩子月齡太小了,黑板卡不能吸引他的注意力,沒有往視力方面去想。」2月18日,圖圖媽媽梁逐光告訴記者。

留給家人震驚和悲傷的時間很少。醫生建議,圖圖最好早就醫早治療。懷着急切的心情,梁逐光和丈夫項南趕緊在深圳掛了專家號。專家告訴他們,圖圖的情況很罕見,無法診斷,建議立刻轉到其他醫院。於是,接下來一周的時間內,夫妻倆又馬不停蹄地帶着圖圖輾轉廣州、上海、北京,從南到北奔波求醫。

最終圖圖接受了基因檢測,經上海和北京的眼科專家綜合診斷,他患的是由於ndp基因突變引起的家族性滲出性玻璃體視網膜病變(fevr),系一種遺傳型疾病。norrin蛋白對視網膜的發育至關重要,ndp基因位於Ⅹ染色體上,其突變造成norrin蛋白的功能受損,進而引起視網膜發育不全,這種疾病主要在男性中發病,主要臨床特點為雙眼先天性盲,眼底表現為神經視網膜的退化及增生性改變。

深圳一歲男童剛出生便失去光明:父母一周走遍四個城市求醫,一年已接受五次手術 - 天天要聞圖圖不到1歲就做了5次手術

也就是說,圖圖可能一出生,就無法看到光明;隨着病程的加重,還可能出現眼球萎縮等情況。為了盡量保留眼部外觀,2024年幾乎一整年的時間,梁逐光和項南又帶着圖圖多次往返北京眼科醫院,進行了5次全麻手術。完成最後一次手術時,圖圖還不到一歲。

「渡過悲傷的河」

在圖圖出生前,梁逐光和項南曾經對這個孩子滿懷期待,他們討論過,要如何培養圖圖,讓他看什麼書,上什麼學,未來要怎麼出國深造……

而如今,曾經的一切想像都已傾塌。一想到圖圖生來就無法看到這個世界,夫妻倆的心情就十分複雜。兩人表示,圖圖查出患病後的最初半年裡,他們完整經歷了「悲傷的五個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接受。被痛苦包圍的遠不止他們,還有整個家庭。梁逐光告訴記者,圖圖外婆曾試過晚上在家裡不開燈,閉着眼睛摸黑走路,只為感受圖圖未來要走的路是怎麼樣的。

但無論如何,圖圖的路只有自己能走。作為家長,只能盡自己的能力為他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而要做到這點,必須自己先渡過悲傷的河——這是夫妻倆在流了許多淚以後迸發的感悟。

「流眼淚也無濟於事,不如做好自己的事,上好班,多賺錢,未來才可以給孩子更多的底氣。」項南說。工作之餘,兩人也常常聊天,相互鼓勵,「睡覺之前,我們經常聊圖圖未來怎麼辦,以後怎麼給圖圖形容這個世界……」他們重新對未來建立期待,但不再期待這個孩子成為多麼厲害的人才,只希望他平安長大。

夫妻倆也在學着如何教育,如何陪伴圖圖。「因為圖圖喪失視覺,就相當於喪失了80%的信息來源,所以我們很珍惜剩下20%的獲取渠道,聽覺和嗅覺。」梁逐光說,「我們會給他聽很多聲音,摸很多東西,也會讓他聞一聞,然後告訴他這是什麼。」

「只要有一點進步就滿足」

平時帶圖圖出門時,梁逐光和項南會脫下孩子的鞋襪,讓他用腳、用手、用身體去感受大地和草坪。當圖圖踩到樹葉發出沙沙聲,他們會告訴他,這是樹葉的聲音;圖圖摸到樹榦粗糙的紋理,他們會告訴他,這是樹的身體……

夫妻倆帶圖圖去體驗盲道,讓他觸摸凹凸不平的地面。也許現在他還不能理解,但這些圓點磚會成為他未來出行的「夥伴」。

深圳一歲男童剛出生便失去光明:父母一周走遍四個城市求醫,一年已接受五次手術 - 天天要聞圖圖在感受盲道

他們帶圖圖走到人群中去。梁逐光常常帶圖圖到小公園玩,那裡是小孩的世界。有小朋友接近圖圖,她不會阻止,而是告訴其他孩子,圖圖看不見,「可以抱抱他,摸摸他,他會開心的。」

他們不厭其煩地充當圖圖的「眼睛」,用自己的言語為圖圖講述出一個世界。

慢慢地,圖圖對這個世界熟悉起來。梁逐光記得,因為聽覺敏感,圖圖以前很膽小,坐電梯時,電梯關閉的聲音都能讓他被嚇哭,一個勁兒地往媽媽的懷裡鑽。而隨着他越來越多地接觸外部環境,圖圖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也在增強。現在,爸爸媽媽將圖圖放到一個寬闊的廣場上,他也敢於在沒有人的攙扶下往外走了。

最近,夫妻倆還教會圖圖「親親」。「我親了他一下,然後說『你也親親媽媽』,他立刻就學會了。現在我們每次說『親親』,他都會用他的小嘴找到我們的臉親親。」梁逐光說。提到孩子的成長,她的語氣中透露出欣慰和驕傲,「現在他還進階了哦,只要我親他一下,他立刻就會親回來。」

如果圖圖是一個普通小孩,親親也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因為失明,他的成長註定比其他孩子緩慢。梁逐光和項南不着急。只要圖圖有一丁點的改變和進步,他們都能收穫許多驚喜和滿足。未來,他們計劃將圖圖送到特殊學校學習,讓他接受專業教育。

「希望帶給其他患兒家庭積極能量」

今年2月1日,梁逐光在社交賬號上發佈了圖圖的日常視頻,引髮網友關注,也讓fbev這種罕見病走進大眾視野。

深圳一歲男童剛出生便失去光明:父母一周走遍四個城市求醫,一年已接受五次手術 - 天天要聞圖圖在小公園玩耍

梁逐光感謝這種關注,並表示希望更多的人關注到這個罕見病群體。有關資料顯示,這種疾病發病很隱蔽,早期可以沒有任何臨床表現,發現更為困難。以往多認為fevr是一種罕見病,但近年來在新生兒眼底篩查中發現fevr的發病率可達1.19%,應當得到重視。「所以我個人也呼籲,就算新生兒沒有相關高危因素,父母也可以讓孩子接受眼底篩查,一旦發現,可以儘早干預治療。」梁逐光說。

與此同時,梁逐光也希望,通過自己的視頻鼓勵更多有相同經歷的家庭。她曾在網絡上刷到一些患兒家庭的視頻,他們積極生活的模樣令其受到鼓舞。成為這種積極能量的傳遞者,也是她更新賬號的初衷。

「我希望我也能帶給其他患兒家長同樣的影響,讓他們知道,雖然我們的小孩有嚴重的問題,但他們的生活不一定全是黑暗的。他們的世界看不到光亮,我們可以用我們的溫暖去包圍他們,讓他們的世界充滿光亮。」梁逐光說,「我不會賣慘,因為圖圖不可憐,他很樂觀開朗,我們家也將他當正常小孩來看待。希望大家也接受到這樣積極的能量。」

讓梁逐光沒有想到的是,在發佈視頻的過程中,她也收穫了很多來自網友的善意。許多網友在評論區鼓勵她,留下溫暖的話語。梁逐光常常翻看評論區,還會將其中一些評論打印出來收藏。她表示,會珍惜這個賬號,未來圖圖長大了,也可以讓他聽聽過去自己的成長故事,聽聽爸爸媽媽是怎樣為他努力的,聽聽叔叔阿姨們鼓勵的話語。

「圖圖出生已經有遺憾了,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讓他的未來不再有更多的遺憾。」梁逐光說。(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均為化名)

(圖片均源於梁逐光社交賬號「追光的圖圖」)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 天天要聞

不喜歡出門,可以一整天在家裡的,多半是這3種人

有些人忙碌起來,彷彿永不停歇的陀螺,可以一月甚至幾月都無暇休息;而有些人一旦閑下來,便彷彿與世隔絕,可以很長時間都不踏出家門一步。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這樣的人呢?他們一旦有了閑暇時光,便不喜歡出門,不願意參與社交活動,寧願一整天都待在家裡。其實,他們大多屬於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裏,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着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