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防拐指南一定要仔細閱讀(特別家教1477期)

2023年10月07日19:17:02 育兒 1858

對於萬千家庭而言,

孩子就是一切。

一個孩子被拐賣,

會直接摧毀一個家庭!

兒童走失、被拐事件常有發生,

不法分子通常利用孩子年齡小、

缺少防範意識等特點,

通過引誘、恐嚇等手段實施犯罪,

為增強孩子安全意識,

提高防拐意識,

一起來學習下面這些防拐知識!

防拐指南圖請收藏

只有多一份警惕,才能少一份危險。這份防拐指南圖請收藏!

這份防拐指南一定要仔細閱讀(特別家教1477期) - 天天要聞

這份防拐指南一定要仔細閱讀(特別家教1477期) - 天天要聞

這份防拐指南一定要仔細閱讀(特別家教1477期) - 天天要聞

這份防拐指南一定要仔細閱讀(特別家教1477期) - 天天要聞

孩子走失六大高發場所

1.商場

很多家長在試衣服或者選購商品時,往往會忽視孩子,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

2.公園或廣場

這些地方比較開闊,人流量大,孩子容易亂跑走丟。

3.車站

每天人來人往,魚龍混雜,孩子很容易被人販子盯上。

4.超市

大型超市貨架間隔多,孩子不易區分,彼此之間看不到對方,這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5.遊樂場

遊樂場人流量多,遊戲項目多,孩子容易分散注意力,容易和家長走散。

6.大型晚會現場

人員密集,燈光昏暗,易發生走失。

這份防拐指南一定要仔細閱讀(特別家教1477期) - 天天要聞

拐騙常用伎倆

1.冒充熟人

冒充熟人作案,比如對孩子說:「我是你爸爸媽媽的朋友,他今天有事情來不了,讓我來接你回家。」

2.物質利誘

往往會採用小朋友喜歡的糖果,玩具、電子設備等作為誘餌,吸引小朋友上當。

3.盜竊搶劫

壞人趁大人看管不嚴的時候將孩子偷走、騙走,或者壞人直接從車后座或者老人懷裡將孩子搶走。

4.利用善心

利用孩子的單純和善良,採取讓他們帶路等方式進行拐騙。

5.威逼利誘

通過恐嚇嚇唬孩子,來逼迫孩子就範。

6.針對性拐騙

比如說提前了解孩子的興趣和愛好,用喜歡吃的食物或者喜歡的玩具將孩子帶走。

教會孩子四個技能

1. 熟悉自己家庭成員的手機號碼,家庭成員的名字。

2.熟記自己所住城市和小區的名字。

3.學會辨認警察、軍人、保安等穿制服人員,遇到困難時優先向這些穿制服的人求助。

4.尋找身邊的叔叔阿姨,撥打110 電話求助。

小編提醒

民間流傳的

「失蹤案件超過24小時警方才會立案」

的說法根本不存在!

如果孩子走丟,

請立刻報警,

以免錯過尋回孩子的最佳時間!


來源: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揭陽婦聯公眾號等

圖片來源:攝圖網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一個母親最大的貢獻,是自己的鬆弛感 - 天天要聞

一個母親最大的貢獻,是自己的鬆弛感

莫言曾在採訪中說過,母親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童年時家裡窮得揭不開鍋,母親卻總能在縫補衣服時哼着小曲兒,在田埂上種菜時講着故事。這種骨子裡的鬆弛感,讓他貧瘠的童年長出了一片綠洲。
我竟然這麼自私 - 天天要聞

我竟然這麼自私

五一回爸爸那裡,忘記說什麼話題了,我說我還有幾年就退休了,爸爸說,這麼快啊!在爸爸眼裡,我還是那個不懂事的小傻妞一樣。後來爸爸說,退休了,可以來給我做飯。我這時候才心裏驚了一下樣,這個想法我怎麼從來沒有。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 天天要聞

分別32年和26年後,他們終於在母親節前喊出那聲「媽媽」!

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王祥龍 攝影報道張新(左二)與劉玲玲(右一)與母親相認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會議室內,一場跨越數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張新(化名)和內蒙古人劉玲玲,兩個素不相識卻命運相似的人,在這一天,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32年、26年——漫長的等待,在這一刻化作淚水與擁抱...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 天天要聞

「媽媽,我錯了」孩子犯錯後,高情商的你,一定會做這3件事

一位寶媽,分享了這樣一件事:兒子在和其他小朋友們一起玩。突然,她聽到一陣哭。跑過去一看,發現是兒子推了別人,那個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發火,兒子已經先開口說:「媽媽,他一直弄不好,我一着急,就推了他。對不起,我不該這樣做的。」那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