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第一次讓我心花怒放

2022年09月27日18:25:40 育兒 1891

成功的第一次讓我心花怒放 - 天天要聞

街上每興起一種玩法,便產生蝴蝶效應,兒童們立即趨之若鶩,不然,發起者會獨領風騷,落伍者會棄若敝屣。

一次,忽然看見有人踩着高蹺去上學,我們羨慕的望着他,在後面跟着他走,他看出我們的心意,臉上那洋洋自得的神情,似乎他就是王子,我們在心裏都生起了一個共鳴:別得意,走着瞧。放學後,便去找竹篙,找來竹篙後又削踏腳的木條,困難在於綁踏腳,怎麼綁都不緊,腳一踩便松下來,只好求大人幫忙。高蹺做好後,迫不及待的便上,誰知應了那句「看事容易做事難」的老話,腳一上踏板人便倒,不是倒在前面狗吃屎,就是倒在後面頭眈地,碰得鼻青臉腫。一隻腳都上不去,哪裡還能兩隻腳?平衡力差又還性急,怎麼能不吃虧。只好要別人扶,他慢慢退,我慢慢走,倒也能走一截,就是扶的人不能鬆手,鬆手又倒,他也不耐煩,還說你笨。
只好將高蹺靠在牆上,人站好後,用背一頂,失去了依託,便趕快走,結果,不是邁不開第一步,就是剛一邁開,重心失衡,又是一頭栽下來。怪不得人家得意,他早就知道這裏面的不易,但我不能放棄。天知道我摔了多少次,終於,我離開了牆,踉踉蹌蹌走了幾步,沒有倒下來,心中大喜,興趣也大增。原來會與不會只一步之遙,那一步之前,你得付出許多努力,花去多少代價,等到一旦掌握,發覺如此簡單,你自己都覺得好笑,這又像猜迷一樣,你怎麼想都不知道答案,別人告訴你結果後,你便啞然失笑。
這不能怪自己笨,由不會到會,雖然當中只隔着一層紙,但你若想捅破這層級紙,必須像登山一樣,只能一步一步爬到山頂,舍此別無它法。幾天後,我高蹺的技法極為完美。一天,我們相約都踩高蹺去上學,一路上,眾人矚目,我們也洋洋得意,誰知進校後,高蹺通通沒收,樂極而生悲。

成功的第一次讓我心花怒放 - 天天要聞

不知誰又發起了滾晃板,我們立刻模仿,找來木板、圓木,只想一試身手了,有了踩高蹺的經驗教訓,這第一次便小心翼翼。晃板的最難是上,木板放在圓木上面,一頭落地,一頭蹺起,你要先用腳踩住落地的一端,再一隻腳踩那蹺起的一端,將木板踩平,人不掉下來,就算平衡了,這只是最基本的動作,然後再去玩其他的花樣。我這次屏着呼吸,儘可能用最輕的動作慢慢上去,一隻腳承受着全身的重量,另一隻腳懸空輕輕而下,心想只要動作慢,那蹺起的一端便會慢慢下來,不會失衡。誰知又是事與願違,懸空的那一隻腳剛一用力,我便如飛梭一般,往右飛了出去。
飛出去的時候輕飄飄的,感覺倒不錯,落地時突然大地就朝你飛來,你用牙齒和胸膛去撞它,眼中滿是金星,胸口又痛又悶,舌子麻木,你未來得及想其他,只覺得你強烈的感到了一種莫名的力量,在它面前,人顯得好無奈。等我費力的坐起來,一摸臉,一手的灰,再一摸嘴,嘴唇腫得老高,口角出血,再摸牙齒,門牙少了一顆,我的疼痛別人是看不出來的,唯一擔心的是,如何少張嘴,避免父母發現我的門牙已失。

成功的第一次讓我心花怒放 - 天天要聞

這一摔使我知曉是先有實踐,再有理論,如果先有理論,再去實踐,準會一碰一個虧。往後又不知道摔了多少次,直到我找到了平衡,那一刻倒不是盲目的興奮,而是頓悟後的喜悅,我想掉一顆牙齒也是值得的了。後來我能左右晃得老高,甚至邊晃邊脫衣服,簡直到了藝高人膽大的境界。

我找到晃板平衡的那天,除了喜悅,還有一種收穫,就是覺得世上任何事情,只要有毅力,循序漸進,總有成功的一天,當然有別人成功的經驗作借鑒,要少吃許多苦。

有了這兩次的經驗,後來我在常德學騎單車的時候,就沒有再摔過。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 - 天天要聞

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

這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對視他們犧牲時24歲、25歲、27歲、29歲、32歲……這些「年輕」的數字背後是守護平安的見證而今我們又「見」到了公安英烈微笑的臉龐你踏荊棘而去我們沐光前行每一個平安的日夜都是你生命的延續陳建軍(1962.08.01—1987.12.15)「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生前系文山州硯山縣緝毒隊民警先後24次打入犯罪集...
幼兒園春日藝術節,師生用AI破解自然密碼 - 天天要聞

幼兒園春日藝術節,師生用AI破解自然密碼

極目新聞記者 肖楊實習生 邵格通訊員 劉歡 王晶「快看!琥珀里凍住了一隻彩虹甲蟲!」4月3日上午,武漢市青山區第一幼兒園的操場上,5歲的馮楚晴舉着找到的「昆蟲琥珀」沖向展台,手裡的「蜻蜓」在陽光下折射出幻彩光芒。這場將自然融入美育的春日藝術節,除了插花簽到、盲盒花花卡等驚喜外,更增設了「琥珀尋寶」闖關任務...
一個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買單,而不應該一味怪罪父母 - 天天要聞

一個成年人應該為自己的選擇買單,而不應該一味怪罪父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上就有人到處宣揚「父母無恩論」,說父母生下孩子是應該的,不應該感恩,說父母養大孩子也是應該的,不應該感恩,反正不管父母幹什麼都是應該的,父母對孩子有責任有義務,而孩子對父母不僅沒有任何的責任和義務,還不用感恩,這種言
此物最相思 - 天天要聞

此物最相思

編者的話又到一年清明時。在孩子們心中,長輩那斑白的頭髮和慈祥的笑容,是兒時最溫暖的記憶。珍藏着溫馨回憶的光盤、儲存着愛的信息的手機,都是長輩與孫輩之間愛的連接。爺爺的光盤一七一中學初三(6)班 劉予馨「咱們家的舊東西也該收拾了!」媽媽不經意
她力量|梅耶·馬斯克:人生由我,才開始 - 天天要聞

她力量|梅耶·馬斯克:人生由我,才開始

「Hi,我是梅啦子,一個努力奮鬥的85後二孩職場媽媽,雞自己又順帶雞娃,100%真實,100%原創,願和你一起探索多元生活的可能性~」作為一個二孩職場媽媽,我最近看了梅耶·馬斯克的這本《人生由我》,結合之前看的《埃隆·馬斯克傳》,我真正是學
清明節掃墓,如何回答孩子的「靈魂提問」?這些話術很溫暖 - 天天要聞

清明節掃墓,如何回答孩子的「靈魂提問」?這些話術很溫暖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杜牧《清明》清明節是緬懷先人的時刻,也是傳承文化的契機。以春雨烘托哀思,用焚紙寄託懷念,感受生命厚重的同時,也要抓住生命教育的時機。讓孩子明白,死亡是生命旅程的一部分,我們要學會珍惜當下,感恩生命。
孩子2歲愛說火星語 - 天天要聞

孩子2歲愛說火星語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小明在家中玩耍。他剛滿兩歲,正處於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小明的父母注意到,他開始模仿一些奇怪的聲音和詞語,似乎是在說一種「火星語」。這種現象讓他們感到好奇和困惑,同時也引發了他們對兒童語言發展的思考。1.語言發展階段語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