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道南來:利用人工智能採制的新聞作品能參評中國新聞獎嗎

作者:吾道南來(資深媒體人)

來源:「青年記者雜誌」微信公眾號

導 讀

在全媒體報道的製作中,可適度合理使用人工智能,讓新聞的表達更加清晰、生動形象。只要處理合乎規範,而且具有合理的真實性,就不屬於新聞造假的範疇。

利用人工智能進行新聞內容生產,比想像的還要快。從2月26日央視發佈《千秋詩頌》開始,近期廣電機構密集發佈了13部人工智能作品。4月3日,央視新聞用人工智能作圖來解釋「強對流天氣」。還有一些使用人工智能「復活」等技術,如2023年清明節有媒體利用人工智能對英烈的老照片進行修復和「復活」,而且照片中的人物能說話、眼球能轉動,與用戶進行互動,用戶可祭奠英烈和獻花。

新聞內容的生產會越來越多地利用人工智能,這樣的作品是否違背新聞的真實性?能參評中國新聞獎嗎?

新聞是對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真實是新聞的生命。真實性原則是我們始終應該恪守的。筆者認為,利用人工智能輔助新聞內容生產,要把握好以下三個原則。

一是整體真實性原則。早在2017年,人民日報客戶端的互動H5《快看吶!這是我的軍裝照》藉助人臉關鍵點定位等人工智能技術,用戶上傳圖片,就可生成自己的軍裝照,體驗穿軍裝,圓軍旅夢。這一作品的瀏覽量突破10億人次,體現了建軍90周年之際廣大人民群眾愛國愛軍的情感。這一作品不違背整體真實性,後來獲得了第28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同樣,上述清明祭英烈的融合報道,雖然使用了人工智能技術,但廣大用戶祭奠英烈這一主體事實是真實的,也不違背新聞的真實性原則。

二是標註原則。使用人工智能技術一定要標註。歐洲議會前不久正式通過的歐盟人工智能法案》規定:「人工智能生成的涉及現有人物、地點或事件的深度偽造圖片、視頻或音頻,必須被標記為人為操作。」我國2023年1月10日起施行的《互聯網信息服務深度合成管理規定》第十六、十七、十八條也要求平台在智能對話、合成人聲、人臉生成等服務中對合成物進行顯著標識。為什麼要標註?就是提醒用戶,這部分內容不是客觀真實反映世界的。

三是慎重適度原則。新聞作品中盡量不要使用「深度偽造」技術,必要時才使用。如果在新聞作品中廣泛使用「深度偽造」技術,很容易讓人們對事件的真偽感到困惑,可能直接威脅媒體的公信力。正如英國劍橋大學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家亨利•艾德爾所說的,「人工智能『深度偽造』的激增,將是最大的威脅」,深度偽造會造成公眾信任的瓦解。

世界經濟論壇的最新調查發現,人工智能的「創作」導致民眾對權威機構的信任下滑。其中援引的英國牛津大學路透新聞研究所發佈的《2023年數字新聞報告》稱,只有40%的受訪者表示信任媒體報道的新聞。

也許著名科學雜誌《Nature》對圖像數據處理的基本準則值得新聞工作者參考:對於某些實驗、領域和技術來說,一定程度的圖像處理不可避免,但最終獲得的圖像必須正確表示原始數據且符合道德標準。任何數字處理技術(應用於全圖的除外)都需要在方法或補充信息中解釋說明。任何對原始圖像中數據的歪曲都是被嚴格禁止的。

在全媒體報道的製作中,可適度合理使用人工智能,讓新聞的表達更加清晰、生動形象。我們不應認為「人工智能=造假」,區分造假的關鍵在於是否歪曲事實,是否違背整體真實性原則。只要處理合乎規範,而且具有合理的真實性,就不屬於新聞造假的範疇。

今年普利策新聞獎提名的45篇作品中,有5篇在調查、報道等環節使用了人工智能。這是該獎項首次要求推薦方提供人工智能使用情況說明。普利策獎評審委員會只在新聞類獎項中增加了這一要求。這一方法是探索性的,普利策獎評審委員會從未考慮過限制人工智能的使用,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做會妨礙新聞編輯室對創新技術的運用。

以後,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利用人工智能採制的作品參評中國新聞獎。但是在新聞攝影獎項中,中國新聞獎今年的評選辦法明確規定人工智能生成的照片不予評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