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何小鵬和余承東隔空互懟」的消息登上了熱搜,這讓吃瓜群眾感到十分驚奇,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國內兩位知名企業高管公然撕破臉皮互懟呢?
起因是在11月1日,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友商講了 AEB(汽車自動緊急制動系統),我認為99%是假的,它就是造假,那些宣傳都不是公司官方發佈的,全是來自小視頻。我們的人也去問了,它的AEB根本不能開,路上誤剎車的情況太多了。」
雖然沒有指名道姓說出友商的名字,但AEB正是問界M7宣傳賣點之一,許多消費者正是因為看重華為加持的輔助智能駕駛技術才選擇的新款問界M7,如今何小鵬的言論,很難不讓人聯想到其攻擊對象。
巧合的是,11月3日問界官方就發佈了最新的OTA升級推送,包含6大新增內容,10餘項體驗優化。隨後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在朋友圈發文回擊,直言某車企一把手對汽車行業的發展缺乏基本認知。
圖源:微信朋友圈
真實的商戰往往就是如此樸實無華,拋開兩者觀點不談,這個讓兩位大佬針鋒相對的AEB到底是什麼技術呢?
AEB全稱「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意為汽車自動緊急制動系統,通俗來說就是當汽車遇到突髮狀況時發出預警並自動減速,幫助車主緊急剎車降低事故風險。
AEB作為一項主動安全技術,需要適應越來越複雜的駕駛路況和適配車道自適應巡航、高速領航、城市領航等高階輔助駕駛技術,由原來的識別前方車輛,到如今需要識別障礙物、行人、動物等等,所有車企都需要不斷升級自身AEB系統以滿足消費者的行車需求。
圖源:小鵬汽車
而本次爭論或許就是因為兩個車企對於AEB技術側重點的不同而導致,據汽車之家對問界、小鵬不同車型的實測顯示,在相同的測試項目中小鵬和AITO問界在這方面均表現良好。
實際上,各國一直在推進普及AEB,截至目前,美國約90%在售新車都配裝了AEB,歐盟、日本等多個地區和國家也在推動AEB標配製。據乘聯會報告稱,目前國內乘用車配置AEB佔比為49.5%,其中新能源車配置佔比達55.8%。
AEB作為非常重要的輔助駕駛技術,未來或許會被普及為新車標配,但由於不同車企對該技術發展的差異性,類似於本次AEB之爭的討論還會繼續發生,小雷認為有競爭才會有進步,一項新技術的突破必然伴隨着各種爭議,但能讓消費者安全且放心使用的才是真正的好技術。
封面圖源:小鵬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