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難過美人關。
京東創始人劉強東,曾因「明州事件」一度沉寂,事隔七年之後才真正重回公眾視野。當年的天貓總裁蔣凡,亦因一場「桃色風波」消失在鎂光燈下,直至近期才鋒芒再現。
6月26日,阿里巴巴發佈2025財年年報,39歲的蔣凡赫然出現在阿里合伙人委員會名單中,與馬雲、蔡崇信、吳泳銘、邵曉鋒共同組成阿里巴巴最高決策五人組。而曾一手將他提拔至權力高位的張勇,則與戴珊、彭蕾等8位合伙人一同退出歷史舞台。
五年前,那場震動互聯網的「桃色風波」中,蔣凡因個人家庭問題處理不當被取消合伙人身份、降級處分,一度被調離阿里核心權力圈。
如今,蔣凡不僅重返合伙人序列,更一舉躋身合伙人委員會,成為阿里最高決策層中最年輕的成員。
阿里的權力地圖正在劇烈重構。
1. 犯錯「流放」
2021年12月,一紙調令將蔣凡調離淘寶天貓「一把手」位置,轉任當時阿里內部視為邊緣地帶的海外數字商業板塊負責人。
這次調職發生在「桃色風波」爆發20個月後,被外界解讀為「明升暗降」的放逐。
彼時,阿里海外業務是一塊「難啃的骨頭」。2021年三季度,阿里跨境及全球零售商業與批發商業合計收入僅占阿里總收入7%左右。更尷尬的是,Lazada作為阿里重金收購的東南亞電商平台,四年內換了四任CEO,士氣低落,市場份額被對手搶走。
上任後,蔣凡頻繁出差,輾轉亞洲和歐洲調研,大刀闊斧推行改革。
在人事上,他提拔在東南亞本土成長起來的業務負責人,實現高管「本土化」;在業務上,他將速賣通轉型為「平台+全託管」模式,大幅降低跨境貿易門檻。這一模式與後來Temu在全球快速擴張的核心打法如出一轍,顯示出蔣凡的前瞻眼光。
三年後,蔣凡交出了一份驚艷的成績單。
2025財年,阿里跨境業務收入達1323億元,同比增長29%,成為阿里六大業務集團中增長最快的板塊。其中,速賣通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韓國跨境電商市場份額達到驚人的85%;Lazada單位經濟效益持續改善,有望在下一財季實現盈利。
2. 阿里危機
蔣凡在海外開疆拓土時,他曾經執掌的淘天集團卻面臨嚴峻挑戰。
2023年6月,時任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宣布將於9月卸任。
在外界看來,張勇在位期間,拼多多趁虛而入,演變成電商「三國演義」,市場份額爭奪戰失利,張勇負有主要責任。
有傳言稱,馬雲關注電商業務時強調「回歸淘寶」,與張勇發展天貓的策略存在差異。隨着淘天集團蛋糕被切走太多,最終導致了張勇的「權力下放」。
據QuestMobile報告,2024年「雙十一」期間,拼多多用戶使用時長佔比達到36.1%,首次超越淘寶,成為用戶使用時長最長的電商平台。中泰證券研究顯示,阿里在電商市場的份額已從前幾年一家獨佔約80%,被蠶食至約40%左右。
曾經的電商帝國情況不容樂觀。
2023年9月,吳泳銘接任集團CEO後,第一刀就「砍向」人事。曾經從蔣凡手中接管淘寶天貓的戴珊卸任,由吳泳銘兼任淘天CEO。隨後,淘天集團整個核心管理層大換血,6位80後年輕高管被提拔至關鍵崗位。
吳泳銘強調要「喚醒阿里的創業心態」,「更堅決地投入,更果斷地取捨」,這與馬雲提出的「回歸互聯網、回歸用戶、回歸淘寶」戰略方向一致。
3. 權力巔峰
2024年11月,轉機來臨。
阿里巴巴集團CEO吳泳銘發佈全員郵件,宣布成立阿里電商事業群,任命蔣凡擔任CEO,全面整合淘寶天貓集團、國際數字商業集團以及1688、閑魚等電商業務。
這一任命標誌着蔣凡正式回歸阿里權力核心。他不僅重新執掌國內核心電商業務,還將海外征戰成果納入麾下,形成覆蓋國內外全產業鏈的業務集群。
短短七個月後,2025年6月23日,阿里再次變陣:吳泳銘宣布將餓了么、飛豬合併入阿里中國電商事業群,兩家公司CEO均向蔣凡彙報。
至此,蔣凡已統領淘寶、天貓、餓了么、飛豬、1688、閑魚等阿里所有核心電商業務,成為阿里歷史上權力最大的業務掌門人。
6月26日,阿里發佈2025財年年報,蔣凡的名字赫然出現在新的合伙人委員會名單中。
一位接近阿里管理層的人士直言:「這位少將已重回阿里的權力中心。」
4. 新的戰場
蔣凡重掌大權,阿里卻面臨著電商市場的深刻變革——即時零售成為新的戰場。
京東點火,美團放炮,阿里自然不甘落後。
2025年5月2日,阿里推出淘寶閃購業務,在餓了么配送網絡支持下,上線6天日訂單破1000萬,一個月破4000萬,至6月23日已突破6000萬單。
這一成績展示了阿里整合資源後的協同效應。
6月24日,馬雲在吳泳銘陪同下現身餓了么辦公區,督導淘寶閃購工作。
一位餓了么管理層透露:「馬老師說了,現在多少都不賣餓了么。」
這不僅徹底終結了外界關於阿里可能放棄餓了么的猜測,更凸顯了即時零售在阿里新戰略中的核心地位。
面對京東、美團在即時零售領域的強勢進攻,蔣凡手中的牌正在重組:餓了么彌補阿里線下履約短板,在全國構建起即時配送網絡;飛豬則提供現成的酒旅商家供應鏈。
在2025財年全年財報電話會上,蔣凡表示淘寶閃購的規模增長和效率表現超預期,並強調:「從長期看,投入淘寶閃購這一新業務,也將重新升級我們的商業模式。」
阿里本就不止於電商,此次通過連接線上與線下的商品零售和服務零售,一個覆蓋大消費市場的超級APP時代來臨。
5. 下半場的較量
儘管蔣凡重掌大權,但挑戰前所未有。
2025財年,阿里巴巴集團收入9963.47億元,同比增長6%,凈利潤同比增長77%至1259.76億元。
表面亮眼的數字背後,核心電商增長已明顯放緩。
知名天使投資人郭濤分析指出,阿里核心電商GMV增速預計放緩,反映了國內消費分級趨勢(高端消費穩健但大眾市場增速回落)及競爭加劇(拼多多、抖音電商分流)。
美團創始人王興曾預言:「未來幾年,看拼多多的黃崢和淘寶/天貓的蔣凡如何較量,應該會很精彩。」
這一預言因蔣凡2020年的風波而中斷,但隨着他重掌阿里電商大權,這場較量的下半場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