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5月13日訊(編輯 梁又勻)近日,小米生態鏈又一家公司向港交所遞表,擬衝刺上市。
與家電、數碼等小米生態鏈常見業務不同,此次遞表上市的杭州銅師傅文創 (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主營工藝品禮品、家居擺件等,屬於傳統文創、文玩產業。
據執中zerone數據顯示,小米集團及其相關子公司對外直接投資了1073家公司,其中79家已成功上市。如果銅師傅順利上市,則將成為小米集團參投的第80家上市公司。
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至2024年,銅師傅的收入分別為5.03億元、5.06億元及5.71億元,同期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693.8萬元、4413.1萬元及7898.2萬元。銅師傅主營各類銅材質的文創工藝品,包括擺件、塑像、掛畫等,通過自行研發、ip合作、聯名製作等形式吸引消費者、收藏家購買。
相較於文創ip、藝術擺件產品,銅師傅創始人俞光作為雷軍忠實粉絲、小米模式推崇者的身份更為「出圈」。
依賴電商,線上客單價均高於750元
近幾年,中國文創產業的發展迅速。有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文創產業整體市場規模為4.5萬億元,2024年達6.4萬億元,五年期間複合增長率為7.4%。受國內消費及文創領域投資推動,預計在未來五年內,中國文創產業規模將達到8.8萬億元,年均增速6.5%。
據銅師傅招股書顯示,銅質工藝品是近些年以來各類金屬工藝品中,市場增長最為強勁的品類。其市場規模已從2019年的11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16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7.3%。其中,銅質文創工藝品又以各類擺件的銷量最高、市場需求大,占整個細分品類市場規模的75%以上。
目前銅師傅共有四大類產品,分別為銅質文創產品、塑料手辦潮玩,以及金銀材質的文創產品。其中,銅質產品是公司營收的主要來源。截至2022年至2024年,銅師傅銅質文創產品收入占公司總營收的95.4%、96.3%和96.6%。
不過就整體市場需求而言,以銅師傅為代表的金屬材質文創工藝品消費增長較為緩慢。2024年其市場規模僅為252億元,預計至2029年該部分市場規模將為293億元,年均增速僅為2.4%。
在此背景下,簡單的銅質擺件產品競爭較為激烈、同質化嚴重,行業仍處於「有品類無品牌」的發展階段。銅師傅主要圍繞傳統文藝作品、經典ip設計開發各類精品塑像、工藝擺件,打造自身的設計品牌和「拳頭產品」。
銅師傅首先在「齊天大聖孫悟空」的經典形象中找到了「爆款」產品。據報道,2016年銅師傅以六小齡童版「孫悟空」形象推出了一款銅像,並邀請六小齡童代言。該產品首次眾籌即吸引了近2000萬元的訂單,創下淘寶該年度單次項目眾籌金額新記錄。
在普通擺件與精品文創銅像的兩大模式支持下,2016年,成立僅3年的銅師傅全渠道營收就達到了1.06億元,2017年公司營收已超2.5億元。
除了神仙、佛陀、菩薩等國內傳統銅質工藝品題材外,銅師傅還簽下多個國外ip銅質文創產品的合作版權。在品牌官方淘寶天貓店鋪上,《權力的遊戲》、《復仇者聯盟》、《變形金剛》、《貓和老鼠》等全球知名ip角色形象擺件不少。
與其他文玩、文創品牌銷售模式不同,銅師傅主要依靠線上電商平台銷售,並積極在抖音淘寶開設帶貨直播間,線上直銷營收佔比為七成左右。直至2019年,線上擁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和粉絲積累後,銅師傅才在北京、山西、遼寧等地開設線下經銷門店。
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銅師傅的sku分別為2137款、2296款和2485款,每年新上線的sku分別為464款、382款和574款。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2022年至2024年,銅師傅的線上客單價均高於750元,即在抖音、天貓和京東的線上旗艦店的平均值。
即便銅師傅積極塑造品牌ip、藉助線上渠道減少成本,並在2018年喊出年營收衝刺6億元的口號,但近幾年公司營收始終徘徊在5億元左右,凈利潤一度下滑。
從營收層面來看,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銅師傅的營收分別為5.03億元、5.06億元和5.7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0.57億元、0.44億元和0.79億元,凈利潤率則分別為11.3%、8.7%和13.8%。
2022年至2024年,銅師傅毛利率分別為32.2%、32.4%和35.4%。
其背後既有銅質ip塑像工藝複雜、受眾較小、定價更高,成交量和造型豐富度遠不如塑料樹脂類產品的原因。也有銅師傅選擇模仿小米銷售策略,主打平價產品、拒絕高端化,提出「藝術品的標準、工業品的價格」經營理念的影響。
雷軍「門徒」,用小米模式做傳統文創
不論是採訪還是演講等公開場合,銅師傅創始人俞光都曾毫不避諱地直言,其個人對於小米創始人雷軍的崇拜,對小米公司經營模式的推崇。
早在創業初期,俞光就已熟讀小米相關模式的出版書籍,並多次參與小米各個品牌高管的培訓及分享課程,成為小米「平價」、「爆品」、「粉絲參與感」等產品和銷售策略的忠實執行者。
據俞光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其印象最深的是首次尋求融資時,去順為資本路演,終於見到自己的「精神偶像」雷軍。首次向外界推銷自己的工藝品項目,缺乏經驗的俞光只準備了一套簡單的ppt和一些銅像樣品。但一場路演過後,雷軍本人高度讚揚了粉絲俞光和他的項目,並決定投資該項目。
2017年,銅師傅完成a輪融資,總融資金額為1.1億元,由順為資本、小米集團聯合領投,參投機構包括海泉基金、錦元資產。首輪融資過後,銅師傅也正式加入小米生態鏈,成為生態鏈內唯一一家家居飾品、文創工藝品相關企業。
2017年末,雷軍本人也在小米投資年會俞光的演講之後,給予俞光及其項目高度的讚揚。「我認為銅師傅是我們整個小米體系之外最像小米的創業企業,因為他們在很多方面和小米非常像,在最近一年的高速發展過程中幾乎沒有藉助小米的任何資源,完全靠自己對小米模式的相信、領悟與持續的實踐。」
雷軍對於俞光的欣賞還表現在資金扶持上。2018年,銅師傅完成3.1億元b輪融資,順為資本、小米集團追投。此後的2021年至2023年,銅師傅又收穫了三輪投資,參投機構包括灣區投資、復星創投、國中資本、金鼎資本等。
最新股權架構顯示,順為資本、小米集團分別擁有銅師傅13.39%和9.56%的股權,是公司第二、第三大股東。
不論融資如何變化,俞光模仿小米模式的思路始終未變。銅師傅先是模仿小米的粉絲運營策略召開了「銅粉英雄大會」,又推出了毛利極低的銅葫蘆系列擺件,並堅持將多年廣告費控制在5%左右。在參觀過互聯網大廠後,俞光甚至投入數百萬翻新公司食堂,員工工作餐待遇向互聯網大廠看齊。
拿下哪吒2、《大鬧天宮》版權
截至目前,銅師傅品牌旗下的銅葫蘆系列擺件累計銷量達數百萬件,毛利往往僅在1%左右。而銅師傅聯名的ip也十分豐富,從國內的三星堆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故宮博物院,到國內知名的哪吒2、大鬧天宮等ip,再到憤怒的小鳥、功夫熊貓、聖鬥士星矢等國際ip。
俞光曾直言,在多數引流爆款、聯名ip產品中公司往往較難獲取高額利潤。據《科創板日報》觀察,在銅師傅天貓旗艦店上,由於部分聯名ip角色塑像售價偏高,相關產品銷量往往僅有50件左右,百元左右的聯名產品賣出上百件已屬暢銷。
但俞光認為,依靠爆品引流、海量ip聯名等方式,可以用更小的投入「砸出最大的水花」,是省下廣告費、打出品牌影響力的重要手段。即便消費者不買,也能讓銅師傅獲得討論度。
截至2024年,銅師傅銅質文創工藝品的市場份額佔比達35%,名列細分賽道收入總額第一。但受限於銅質擺件受眾較少,目前銅師傅的核心消費者中超九成為男性,且集中於30~35歲。
近幾年,銅師傅也在努力吸引更多其他年齡段的年輕消費者。例如,推出更多傳統ip角色的卡通造型擺件等。此外,銅師傅塑料橡膠類產品銷售也有所增長,該部分收入佔比從2023年的0.7%已增至2024年的2.5%。
據了解,為支持ip戰略,銅師傅建立了專門的創意研發系統,截至2024年12月31日,該系統由119名研發人員組成。2022年至2024年,銅師傅的研發投入分別約為1880萬元、2860萬元和2820萬元,分別占相應年度總收入的約3.7%、5.7%和4.9%。
預計本輪上市融資後,銅師傅將繼續投入原創ip產品研發、升級數字化基礎設施、強化銷售渠道和營銷能力等。
具體來看,公司擬在杭州工廠內建設研發中心,預計2026年6月動工、2028年7月完工,將用作包括產品設計、打樣、材料測試以及協作項目的專用空間,並於2028年前增聘約100名員工;同時,計劃收購3d建模軟件、數控機及多材質3d打印機。產能方面,公司擬為杭州工廠採購及安裝新生產設備,從而提高履約靈活性並支持長期產品供應,並增聘及培訓約250名生產人員。
公司計劃在全國主要城市和區域中心顯著擴張直營零售店網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經營9家直營店。銅師傅文創表示,未來三年內,計劃新開設30家直營店,重點布局如北京、上海、杭州、西安及福州等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