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超強加速性能是電車的一大賣點,但是隨着越來越多交通事故的發生,一些電車企業終於明白超強加速性能也會反噬汽車企業,如今已有電車企業主動鎖住電車的性能,避免發生更多嚴重交通事故。

據悉某電車企業對銷售的電車用軟件鎖住性能,電動機的動力性能從1500多匹馬力降低到900匹,消費者如果要解鎖動力性能,就得在電車企業的特定駕駛軟件進行測試,達到相關要求後汽車企業才會解鎖。
這家電車企業如此做,在於此前連連發生車主使用超強加速性能違法行車,在城市道路飆車,在高速公路更是將速度提升至230公里每小時,引發巨大的爭議,在當時電車企業並未對此採取措施,只是呼籲消費者依法行車,勿超速駕駛。
直到一個多月前發生的一單嚴重交通事故,成為互聯網熱點,讓這家汽車企業蒙上陰影,汽車銷量一度大跌,隨後後來汽車銷量逐漸恢復,今年4月份的數據顯示它的銷量仍然環比下滑了,改變了此前月月增長的趨勢。
雖然汽車企業這次推出鎖住電車性能的舉措只是悄悄進行,也沒有說這次鎖住電車性能與這單事故相關,不過在此時採取如此舉措還是讓各方深思,電車的超強加速性能對電車企業來說真的是完全有利么?

電車的超強加速性能其實一直都存在爭議,這與大眾消費者與專業駕駛人士存在很大的差異,正是考慮到這種差異,傳統的汽車企業面向大眾消費者的車型在加速性能方面相對保守,它們只會在面向發燒友推出的跑車才會提供超強加速性能。
大眾消費者中存在着新手司機、反應不那麼敏捷的中老年人士,還有傳說的女性司機殺手等等,這些人士由於他們駕駛技術不熟練,或是在行車中遇到意外情況時會手忙腳亂等等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因此傳統汽車往往會照顧到這些人士,而在加速性能方面採取了保守的設計。
事實上保險公司提供的分析報告也指出電車的事故率遠超燃油車,其中的原因之一正是有不少電車車主為新手司機,上述某品牌電車也屢屢因為超強加速性能導致交通事故並且擴大了事故後果,這些都證明了超強加速性能對於大眾消費者來說並非好事。
只不過此前電車企業為了搶佔市場,對此並未給予足夠的重視,甚至他們還刻意宣傳自家20萬上下的電車就擁有媲美數百萬跑車的動力性能,藉此爭取消費者的支持,然而在嚴重交通事故發生後,電車行業終於意識到超強加速性能並非完全對汽車企業有利,一旦產生嚴重交通事故成為互聯網熱點,那麼汽車企業很可能會因此遭受挫折。

這次有電車企業主動鎖住電車的動力性能,凸顯出電車行業在宣傳超強加速性能多年之後,終於開始進行反思,認清了大眾消費者終究與專業駕駛人士不一樣,電車企業需要考慮大眾消費者參差不齊的駕駛水平,一味誇大超強加速性能可能會導致嚴重事故,進而反噬電車企業,開始採取保守態度,真正將安全放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