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指出,蘋果(aapl)和戴爾(dell)是中國製造業務布局最重的美國科技公司之一,也因此在中美貿易戰中成為最容易受到衝擊的企業代表。
隨着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大範圍徵收關稅,中美兩國的貿易爭端不斷升級,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和市場擔憂持續上升。作為回應,中國宣布自4月10日起,對進口美國商品的關稅將從原來的34%提升至84%。而與此同時,美國對中國商品的新一輪加稅已於午夜生效,累計關稅水平已達104%。
受此影響,美國股市,尤其是那些與關稅密切相關的公司股票,近期持續波動,繼前幾周大幅下跌後,市場仍處於不穩定狀態。
美銀分析師wamsi mohan在周三致客戶的報告中表示:「那些供應鏈集中於高關稅國家、且產品收入中美國佔比較高的公司,將最容易出現利潤率惡化和每股收益承壓的情況。但我們認為,這些公司仍有多種手段可用——如調價、重新談判合約、供應鏈優化等——來抵消關稅影響。」
以下是美國銀行分析中指出的,在中國生產比例較高、面臨較大貿易戰風險的上市公司名單:
戴爾和惠普(hpe)因其對中國依賴度高,被認為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公司之一。報告指出,戴爾約有40%的產品在中國製造,惠普則為30%。
儘管如此,mohan仍維持對戴爾的目標價為150美元,這意味着從本周二收盤價計算,股價還有約106.6%的上漲空間;而他對惠普的目標價為35美元,代表股價仍有近60%的上行潛力。
他還指出,惠普許多產品來自墨西哥,以及戴爾的部分服務器產品,可能會受益於《美墨加協定》(usmca)的保護。此外,隨着pc市場環境改善,以及未來幾年通過降本措施提升盈利能力,mohan依舊看好惠普的投資前景。
蘋果歷來就是特朗普關稅政策打擊最明顯的標的之一。過去一個月,由於投資者擔心其產品被徵稅,蘋果已大跌約25%。
美銀稱,蘋果有多達70%的生產製造來自中國,是對中國依賴最深的美國企業。預計如果關稅全面落地,蘋果的銷售成本(cogs)將增加200億美元,即原材料、人工及製造成本等直接成本將大幅上升。
儘管如此,mohan仍看好蘋果,他對其目標價為250美元,意味着股價還有約45%的上漲空間。他表示,蘋果在每股收益壓力中具有很強的抗壓能力,與te connectivity(tel)和sensata(st)一同被列為「盈利壓縮下的韌性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