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公里秒傳,中國特高壓閃電都追不上?西方這次真的酸了

2025年04月05日08:13:07 科技 1158

中國的特高壓輸電技術,讓國際上很多國家都驚嘆不已,3000公里的遙遠距離,送電時間達到「秒傳」根本不是誇張,閃電都追不上的速度,讓西方羨慕哭了。

3000公里秒傳,中國特高壓閃電都追不上?西方這次真的酸了 - 天天要聞

中國打造的特高壓輸電技術,能夠實現幾千里送電時間,以秒為單位,這樣的閃電速度,簡直太科幻了。更為重要的是,特高壓送電技術,消耗極低,相比普通的電網送電消耗,簡直堪稱奇蹟。

我國新疆的五彩灣,到3293公里之外的華東電網,輸送1100千伏的高壓直流電,整體的損耗都在1.5%以下,而且輸送電力資源如此遙遠的距離,送電的所需時間,一秒鐘之內能跑好幾個往返!新疆的風力發電,通過發電機轉換為電能之後,一秒鐘之後,就已經在安徽的電網中實現分配使用,這樣的高效率,為推動我國的經濟建設,拉動經濟增長,帶來鼎力支持。

3000公里秒傳,中國特高壓閃電都追不上?西方這次真的酸了 - 天天要聞

這堪比勝過閃電的技術,怎能不驚嘆稱奇,要知道普通的電網送電損耗率,要在5%~20%的情況,農村的老舊電力輸送線路,整體的損耗可能有些區域高達40%,這樣的長距離送電,能夠控制整體的損耗,實現高效率電力輸送,形成非常便捷的輸電架構,為我國的西電東送工程,帶來更積極地推動發展。

中國自行研發建造的特高壓輸電網絡,創建了全球的行業標準,為整體的實現高效率的輸電,遠距離地提供調動電力能源,高效調節電力資源的調劑,都帶來了切實可行的途徑。

1000千伏以上的交流電或者800千伏以上的直流電,通過特殊的輸送線路,能夠實現關鍵的高效輸電。

3000公里秒傳,中國特高壓閃電都追不上?西方這次真的酸了 - 天天要聞

我國特高壓輸電的技術,有着輸送能量大的優勢,滿足大型能源基地和負荷中心的遠距離,大容量輸電需求。比如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的輸送容量,能夠達到500萬千瓦以上,是500千伏交流輸電線路的好幾倍。

我國西部區域,利用能源優勢,建設了關於光伏電站,風力風電等多個新能源發電的基地,實現了逐漸充足的電能資源,但是我國東部沿海區域,因為產業密集,人口聚居,商業發展和工業生產需求增加,用電緊張發電能力有限,導致東部區域的電力資源不夠用。西電東送的機動配置,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3000公里秒傳,中國特高壓閃電都追不上?西方這次真的酸了 - 天天要聞

特高壓輸電技術,又能為送電的效率,提供高科技的高效保障,減少輸電過程中的電能損耗,可以保障在5000公里距離內的高效送電,不會超過一秒鐘就抵達了需要用電的區域,這個效率簡直讓世界上其他國家羨慕眼紅。

西方目前沒有攻克特高壓輸電的核心技術,在絕緣材料的生產,架構設計,線路的過電壓防護,變電所的建設等等,都有着技術瓶頸需要去面對和解決,而中國目前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技術體系,打造出行業標準,國際上如果未來發展這個技術,可以學習和參考中國的行業標杆水平。

3000公里秒傳,中國特高壓閃電都追不上?西方這次真的酸了 - 天天要聞

目前西方的輸電技術,還和我國的特高壓技術存在懸殊差距,比如歐洲等國家,目前實現的輸電能力為500千伏左右,中國直接能完成1100千伏的高壓電源及轉換技術,這中間的差距,涉及多項專利技術,更有獨家基建能力的突破。比如輸電的電線網絡,使用航空材料級別的碳纖維,重量減輕,減少電線塔的承重,但是耐風耐冷熱溫差耐老化的能力,牢固程度卻堪比鋼鐵。動輒幾千公里的輸電工程,需要搭建的電線塔,翻山越嶺,跨越河流,再加上我國幅員遼闊,很多地區的溫差和地理特點,差別巨大,基建實力就顯露無遺。

比如在青海和河之間,800千伏的特高壓輸電網,要翻越海拔4000米的雪山和凍土層,高壓電線塔要固定,需要防凍參數極高的特殊混凝土進行施工。冬季降雪為了避免壓塌電線塔,有自動裝置可以讓積雪傾瀉而下,而夏季高溫炎熱的電器,包括極端雨季的避雷技術等,對高壓電線塔的智能設置可以發揮作用,全自動化控制系統,極大降低了無人區域內,設備檢修耗時過久,以及人工匱乏的問題,這樣的高科技設計,讓歐洲的風力發電直接酸哭了。

3000公里秒傳,中國特高壓閃電都追不上?西方這次真的酸了 - 天天要聞

中國的特高壓輸電技術,為我國實現全國用電自由,帶來高科技的技術支持,同時也為國家進一步科學合理規劃電能儲備,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未來全球範圍,很多有研發實力的大國,也將會緊隨我國之後,努力攻克特高壓輸電技術,同時也會和中國申請,希望中國能支持援助建造特高壓輸電網絡,中國的能源發展,將會進一步提升。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京東超市聯合國寶橋米投入超兩千萬元,助京山橋米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 - 天天要聞

京東超市聯合國寶橋米投入超兩千萬元,助京山橋米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

極目新聞記者 柴荊4月1日上午,京山市人民政府、京東集團與湖北國寶橋米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國寶橋米」)在京山市人民政府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三方將共同投入數千萬元推動「京山橋米」品牌升級與產業發展,幫助「京山橋米」實現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京東超市還包銷了京山橋米核心產區的2.5萬畝種植基地,預計產...
從最難的入手,東風汽車牽頭補齊國產車規級芯片的關鍵拼圖 - 天天要聞

從最難的入手,東風汽車牽頭補齊國產車規級芯片的關鍵拼圖

極目新聞記者 鍾洲通訊員 王怡琳汽車產業加速進入智能化的「下半場」,芯片的使用數量不斷增加,一輛整車上使用的芯片經常超過1000顆。其中,被稱為汽車「控制器大腦」的車規級芯片MCU(微控制器單元)更是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既然叫「大腦」,自然不能受制於人。作為中國汽車工業主力軍的東風汽車,以央企使命擔當破解...
零零科技 V-Coptr Falcon Mini 迷你獵鷹雙軸無人機開啟眾籌 - 天天要聞

零零科技 V-Coptr Falcon Mini 迷你獵鷹雙軸無人機開啟眾籌

IT之家 4 月 5 日消息,零零科技宣布旗下 V-Coptr Falcon Mini 迷你獵鷹雙軸無人機現已在海外 Indiegogo 平台開啟眾籌。這款命運多舛的無人機在 2021 年 8 月的 V-Coptr Falcon 獵鷹發佈會中便悄悄亮相,但直到如今才悄悄發售,官方稱將於 6 月開啟交付,IT之家整理價格信息如下:無人機本體:249 美元(IT
雷軍虧錢賣車,小米汽車卻交出最強財報 - 天天要聞

雷軍虧錢賣車,小米汽車卻交出最強財報

從小米汽車發佈會以來,好像所有人都相信雷軍在虧錢賣車,21.59萬元的起售價,讓所有人都相信小米汽車的定價是交個朋友,包括2月底上市的小米SU7 Ultra,52.99萬元的售價,相比預售價降低了30萬元,更加坐實小米在虧錢賣車。
綁定華為、阿里,200億醫療龍頭,撞開AI的大門! - 天天要聞

綁定華為、阿里,200億醫療龍頭,撞開AI的大門!

有機構預測,未來醫療行業將是人工智能應用最大的領域。 2030年,全球AI+醫療市場規模有望迎來爆髮式增長,預計將達到驚人的1553億美元。 從2022年至2030年,這一市場的年複合增速將高達35.5%,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小米高速事故冷思考:相比於情緒宣洩,我們更需要「智駕共識」 - 天天要聞

小米高速事故冷思考:相比於情緒宣洩,我們更需要「智駕共識」

技術總要向前,重要的是研發者和使用者要先有基本認知和共識。作者|周永亮編輯|靖宇2025 年 3 月 29 日,一輛小米 SU7 標準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駛過程中,遭遇嚴重交通事故。即便小米創始人雷軍第一時間在社交平台宣布,小米將「負責到底」,但一時之間,小米公司和創始人雷軍成為眾矢之的,甚至連小米公司股價,也...
麒麟操作系統兼容適配性工具:輕鬆破解應用兼容性問題! - 天天要聞

麒麟操作系統兼容適配性工具:輕鬆破解應用兼容性問題!

兼容適配工具。麒麟兼容性適配工具(KAT)可用於測試開發者的自研應用,通過一件事的上傳測試,多維度的兼容評估,生成可視化的測試報告,可識別常見兼容性適配問題,如應用圖標顯示異常、應用無法升級、運行庫缺失、啟動時間過長等,幫助開發者提升應用質
微軟首席技術官:2030年AI將生成95%代碼,工程師成為指令引導者 - 天天要聞

微軟首席技術官:2030年AI將生成95%代碼,工程師成為指令引導者

IT之家 4 月 5 日消息,據外媒 TechSpot 當地時間周四報道,微軟首席技術官 Kevin Scott 預測,到 2030 年,95% 的編程代碼將由 AI 生成。不過,他迅速澄清,這並不意味着軟件工程的工作將完全由 AI 接管。他同時澄清說,這並不意味着 AI 將取代軟件工程師 —— 人類依然會寫代碼,但這一變化會讓我們從編程語言的輸入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