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陶春燕
產業集群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形態和產業升級的主要路徑。近年來,在各級大力支持下,臨清軸承產業集群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大到強」「從強到專精特新」的華麗蛻變,並成功獲評聊城市首個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軸承產業已經成為臨清市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撐。
集群規模「大」。擁有國內最大的軸承貿易市場,國際八大軸承企業、國內瓦軸、人本等頭部軸承企業,均設有辦事處或分公司,以臨清為中心,輻射東阿、東昌府、冠縣、夏津等周邊區域,從業人員10餘萬人,年交易額300多億元。
鏈條配套「全」。實現了從軸承鋼鍛造、滾動體、保持器製造,到車、磨、熱處理,再到成品組裝、市場交易、倉儲物流的全產業鏈「完整閉環」,在全國五大軸承產業集聚區一枝獨秀,被譽為「國際級配套產業鏈」。
產品品類「多」。可生產0類至9類、非標軸承等11類產品,覆蓋汽車摩托車、工程機械、機床工業、醫療器械、礦山石油、冶金工業等專用領域。
產業動能「新」。擁有國家「小巨人」企業7家、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0家、瞪羚企業4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2家,獲評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並進入山東省特色產業集群綜合評價前十強。

3月20日,聊城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聊城 新篇章」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專場,臨清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光表示,下一步,臨清市將搶抓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機遇,以園區化、數字化、高端化、品牌化、綠色化、一體化、國際化為目標,全力打造國內最大、世界知名的高端軸承智能製造產業集群,為廣大軸承企業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搭建更加廣闊舞台。
以園區化引領產業生態完善。統籌整合資源,健全梯次培育機制,布局建設孵化園、加速園、產業園等產業園區,引導小微軸承企業入園發展。
以數字化引領產業降本增效。堅持「小切口、大文章」,通過集成方案、政策激勵、標杆引領等方式,加快軸承企業數字化改造、智能化轉型,力爭培育更多軸承領域的省級智能工廠、數字車間、智能製造場景。
以高端化引領產業能級提升。堅持創新驅動、人才引領,加強與兩院院士等高端人才及清華大學等高校院所的「產學研」合作,建設產業賦能中心,發展航空裝備、工業機械人等高端軸承,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以品牌化引領產業形象蝶變。持續辦好臨清·中國軸承、零配件及專用裝備展覽會暨高層論壇,提升臨清軸承產業集群影響力和知名度。以知識產權保護為抓手,培育更多軸承行業「政府質量獎」「好品山東」品牌,進一步打響「臨清軸承」區域品牌。
以綠色化引領生產方式變革。積極應對「雙碳戰略」新形勢,深化「畝產效益」評價改革,聚焦鍛造、熱處理等高耗能環節,集中開展綠色化診斷改造,引導軸承企業開展碳捕集、利用,加快推動軸承製造向綠色化邁進。
以一體化引領產業鏈群融合。以煙潘唐一體化發展為切入點,構建「一城一鎮一廊帶」產業發展新格局,統籌布局產業園區、倉儲物流、市場貿易、生活配套等板塊,為軸承產業融合發展拓寬空間。
以國際化引領產業發展躍升。對標國際一流標準,迭代升級煙店軸承市場,聚力打造世界知名的軸承交易專業市場、「智慧市場」。積極推動「臨清軸承」更好融入和支撐裝備製造供應鏈,提升「中國軸承貿易之都」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