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智變、用戶共情、創新引領 「2025智享未來消費品牌榜」重磅揭曉!

2025年03月15日23:00:44 科技 3511

每經記者:王郁彪    每經編輯:余婷婷

技術智變、用戶共情、創新引領   「2025智享未來消費品牌榜」重磅揭曉! - 天天要聞

1994年還是鍵盤輸入的天下,彼時觸摸屏並未出現,《連線》雜誌創始主編凱文·凱利大膽預言:「鍵盤不夠人性化,有一天會出現觸控、聲控的便攜式電腦,人們可以直接與電腦互動存儲資料。」13年後,帶有觸摸屏的初代iphone橫空出世。凱文·凱利是喬布斯生前最喜歡的作者之一。

後來,在《必然》一書中,凱文·凱利再度預測,他認為「屏幕」將無處不在,因為人工智能的到來,虛擬現實將改變人類的交互方式。在這個預言的十年後,也就是今天,ai不僅被嵌套進各式各樣的電子設備中,還滲透至人類生活「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具身智能的到來,下一個無處不在的,很有可能是擁有智慧的人形機械人。技術是一個巨大變量,它讓消費這個「系統」開始變得複雜而精密。新舊交替之際,更加需要審視這股消費智能化浪潮中,最真實的需求與深層次的期待。

《每日經濟新聞》連續第七年發起「3·15」消費者權益日主題活動。今年的「2025智享未來消費品牌榜」重點圍繞智享消費,面向食品飲料、消費電子、汽車和智能出行、智能家居、潮流新消費等領域,甄選時下最火熱的「潮流玩家」。

本次評選採用「數據+ai+專家」的三重評估機制,以技術智變力、用戶共情力、創新引領力、責任擔當力「四大核心價值坐標」衡量品牌競爭力。不僅考量企業在商業上的成功,更着重評估其對消費文明進步的貢獻值。

在本次評選的評分體系中,數據驅動的ai模型評分佔比首次達到50%;行業專家委員會評審佔比30%;邀請esg諮詢機構商道諮詢進行企業社會責任打分,佔比20%。我們同時設立「社會責任底線原則」:若品牌近一年內存在重大質量事故、數據安全違規或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評級不達標,則直接取消入圍資格。

歷經綜合評審及打分,評選分別設置了「2025智享未來消費品牌榜—智能潮品top10」「2025智享未來消費品牌榜—健康消費top10」「2025智享未來消費品牌榜—技術創新top9」以及「2025智享未來消費品牌榜—汽車和出行」四大獎項。今天,評選結果正式出爐。

「摸得到」的消費級ai產品 引領智能生活「新紀元」

技術智變、用戶共情、創新引領   「2025智享未來消費品牌榜」重磅揭曉! - 天天要聞

從家庭中的智能音箱到街頭的無人配送車,從可穿戴設備到服務型機械人,智能產品正以驚人的速度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有消費級ai產品誕生。它們通過集成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等ai技術,能夠感知、理解、學習並適應用戶需求,提供智能化、個性化和便捷化的服務或體驗。

「2025智享未來消費品牌榜-智能潮品top10」評選涵蓋智能手機、智能家電品類,還有時下最火熱的人形機械人以及年輕人追捧的潮玩潮品。

從ai創新的角度來看,國產手機已經走過了跟隨蘋果的時代,產品頗具亮點。其中,榮耀magic7系列搭載的跨應用ai操作系統magicos 9.0,能實現「一句話關閉自動續費」「一句話點咖啡」,可以理解需求、拆解任務步驟,從而自主操作、調取手機上各類資源與第三方服務。

ai時代,華為mate 70系列也帶來一系列ai新功能。其輕觸兩次電源鍵可喚起系統級ai,用戶可以選擇設置進行智慧識屏、長按喚醒智能助手等。

vivo也通過深化產業鏈自主可控布局,在x200系列中實現多項核心突破。該系列機型首次搭載自研originos 10系統,深度融合ai算法與硬件能力,構建起從底層驅動到上層應用的完整智能生態閉環。

與ai智能手機重點在軟件層面上進行ai能力搭建不同,今年1月,聯想thinkbook plus gen 6捲軸屏ai pc在ces展上亮相。其將多餘的屏幕收納進「c面」,儘管機身厚度與一般16英寸筆記本類似,但在c面鍵盤與電池中,依然留出了一個「存放」屏幕的空間。

「家場景」也是ai智能技術滲透最常見的場域之一。三翼鳥是海爾智家旗下全球首個場景品牌,其通過洞察用戶需求,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並吸引內外生態,共同形成合力,推動家庭物聯網走進千家萬戶。

今年2月,石頭科技推出多個智能潮品,創新使用多項前沿技術,如:全球首創五軸仿生摺疊機械手的g30 space探索版、首發三線結構光避障技術的g30,同時推出的還有石頭首創的蒸汽熱水雙模式洗地機a30 pro steam。

智能穿戴市場,近兩年的時間裏也增長飛速。2024年,keep發佈智能穿戴家族首款手錶keep watch pilot 1,首發ag 3353雙頻全星系定位系統,可以在城市、戶外等複雜地形中提供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位置跟蹤服務。

亮相春晚,載歌載舞的宇樹科技人形機械人,更是一時間風頭無雙。宇樹g1尤其適合中國企業及開發者快速落地ai與機械人應用的落地。無論是工業剛需還是開展創新實驗,g1均具備可靠的技術底座與成本優勢。

消費級產品的到來,令人振奮,因為其具像化了我們對於未來智能生活的美好想像。而ai與數據重構消費價值鏈,也在「幕後」切實發生着。

安克全面應用ai推動產品「研發—生產—營銷」全鏈路智能化。比如,在產品研發中使用ai生成代碼,大幅提高研發效率,並利用ai精準定位程序風險點,提升了系統穩定性和性能,準確度提升近50%。安克創新每年在研發上的投入超過10億元,佔比超8%,研發人員比例超過了50%。自研poweriq™技術實現了蘋果和安卓系統兼容充電,全球首創將航天材料應用到消費領域開啟了氮化鎵時代,目前又研發出高瓷磁芯和高密電芯技術,讓產品更小更強。

作為智能潮品中「潮品」的代表,泡泡瑪特着重打造立體化ip敘事,不斷拓展熱門ip的邊界。2月21日,泡泡瑪特hirono小野全球首店在上海開業,通過服飾等特殊的潮流載體,傳遞全新的品牌感受。

斌科技家電戰略研究諮詢機構首席研究員張彥斌認為,「智能潮品」的出現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中國企業「技術創新」的具體體現,代表着「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階段性成果。

張彥斌指出,近幾年,中國智造能夠走向全球市場,是以像華為、海爾、榮耀等一大批企業,堅持長期主義,孜孜不倦地在各自擅長的領域進行創新,成為全球消費電子領域嶄新的引領者。這樣的局面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國家政策與戰略的支持。包括科技強國戰略的驅動和國內外大循環為主的發展格局驅動;二是國內市場需求升級的必然結果,包括消費分層與年輕化趨勢的形成,以及新消費場景拓展;三是產業鏈優勢與技術積累;四是逐步建立起企業良性競爭格局和構建起良好的生態鏈,形成了包括華為、海爾、榮耀等「技術+生態」模式;五是資本與創業環境的助力,滋潤着一大批孵化平台為創業創新提供服務;六是全球化帶來的反哺效應。

「國內企業在這一輪通過創新升級出海大潮中,不僅開拓了海外市場,同時技術外溢與協同,依託國際競爭倒逼創新,反向推動了企業技術的迭代升級。總的來說,中國消費電子領域的『智能潮品』井噴和技術引領,本質上是政策引領、市場牽引、產業鏈支撐和技術攻堅共振的結果。這一現象不僅重塑了全球消費電子格局,也為中國從『製造大國』向『創新大國』轉型提供了關鍵支點。」 張彥斌說。

商道諮詢合伙人、副總經理郎華表示,她在給消費電子領域的品牌打分時,會重點關注可持續材料的使用、考慮產品未來對環境的影響、產品在設計階段是否注重提升能源效率,以及企業在供應商准入環節是否設立環境與社會風險審查機制等。消費電子領域的聯想、華為等品牌在esg建設方面表現出色,這與其國際化進程和面臨的監管壓力密切相關。

「一方面,這些企業在開拓國際市場時會遇到和歐盟、美國市場對產品綠色、可持續認證的更高標準,因此更早地啟動了esg的建設;另一方面,行業本身的供應鏈複雜度、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等長期風險,也讓這些企業更多地在esg領域進行投入。」郎華說。

向供應鏈要安全!健康消費還可以「人性化」

技術智變、用戶共情、創新引領   「2025智享未來消費品牌榜」重磅揭曉! - 天天要聞

健康消費已成為不可忽視的主流趨勢,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飲食選擇上更加註重營養均衡、食材天然和低糖低脂。為迎合這一需求,餐飲品牌紛紛加速品牌健康化轉型,從快餐連鎖到高端餐廳,無一不在引入健康元素。這種從「好吃」到「吃好」的轉變,不僅反映了消費者對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也標誌着餐飲行業正邁向更加科學、透明和可持續的未來。

《每日經濟新聞》通過「2025智享未來消費品牌榜—健康消費top10」觀察到,當前,健康消費已經不再只停留在產品健康層面。在用戶端,品牌除了開拓新品外,還會針對兒童、老人等群體推出特殊項目,滿足個性化需求。此外,供應鏈端的可視化也為健康消費保駕護航。

知名連鎖餐飲品牌老鄉雞,堅持養殖安徽當地土雞品種——肥西老母雞。隨着健康、綠色的消費理念越發流行,品質土雞幫助老鄉雞從一眾快餐品牌中突圍而出。老鄉雞2024年發佈20萬字《菜品溯源報告》,主動給予消費者對食材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還在中央廚房和餐廳後廚開通實時直播間,為中國餐飲界注入了健康、誠信的新活力。

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中,西貝專業兒童餐由西貝大廚、營養專家、心理學家聯合研發,科學搭配肉蛋奶蔬,滿足1歲到12歲的兒童成長所需。目前,西貝已將莜麥、牛奶、西蘭花等部分兒童餐食材升級為有機食材,同時將「食育」與「食娛」深度融合,憑藉專業、創新與情感連接,成為新質消費的標杆。

啟初則以創新差異化成分「青蒿」引領嬰童護膚高功效賽道新潮流。品牌不斷研發符合嬰幼兒肌膚特點的天然成分產品,多款創新產品的推出,滿足消費者對安全、溫和護理的追求。

古茗擁有較大規模的冷鏈倉儲及物流基礎設施,可以讓加盟商用短保質期的鮮果、茗茶、鮮奶,製作門店菜單中的絕大部分飲品。

coco都可精準洞察「健康輕負擔」趨勢,推出以「100%動物乳脂」為核心的輕乳茶系列,蛋白質含量高達6.2g/100ml,直擊消費者對「配方透明、天然健康」的剛性需求。

功能性飲料東鵬特飲同樣採用科學配方,含牛磺酸(50mg/100ml)、咖啡因(20mg/100ml)及b族維生素,快速緩解疲勞並增強專註力。

食品的健康、營養其實需要向上溯源,介入供應鏈是多數品牌保證品質的選擇。

2021年年底,叮咚買菜針對黑豬品類推出自有品牌黑鑽世家。2023年底,其重點扶持的川藏特色黑豬上線,通過自營工廠介入供應鏈,叮咚買菜將川藏特色黑豬冷鮮肉品等帶出滇川地區,也充實了消費者的產品選擇。

黃天鵝背後的鳳集食品集團在產業鏈建設上投資10億元,打造覆蓋雞苗培育、飼料生產、蛋品生產、蛋製品加工與銷售的高品質蛋雞全產業鏈。

一米八致力於提供從深海到餐桌的高品質海鮮,通過採用先進的養殖技術和保鮮技術,確保水產品的口感與營養價值。其檢測報告涵蓋了重金屬、農殘、污染物等71項指標,每一項都嚴格對標國際高端標準,確保安全與品質。

成立三年,截至2024年11月30日,東方甄選已開發並推出了600款sku的自營產品,產品線包括保健食品、寵物食品和新中式服裝等。其中,自營烤腸全網賣出1100萬單,累計銷售根數超2.3億根。

上海市消保基金會理事長、每日經濟新聞品牌價值研究院研究員唐健盛認為,健康消費與本土化創新,是打破信息差的機會重構。在他看來,健康消費的實質就是讓消費者喜歡吃的東西變得更健康。這倒逼品牌在產品設計、營銷策略中融入本土元素,建立差異化認知。

唐健盛同時表示,健康消費的本土化創新需跨越三重門檻:首先,「技術硬核化」,避免概念營銷(如「0糖」文字遊戲),以可驗證功效建立口碑;第二,「文化共情力」,以消費者熟悉的場景降低認知成本;第三,「產業鏈穿透力」同樣不可或缺,從原料(如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到終端(如私域社群運營)全鏈路控質提效,構建不可複製的本土優勢。

在郎華看來,我國消費品牌的esg建設提升空間在於將可持續發展融入業務日常,並整合進公司管理機制中。「新消費企業若僅聚焦產品功能競爭,例如茶飲卷口味、化妝品卷色號,很容易陷入短期疲於奔命的循環,因為消費者興趣會隨需求轉移。」郎華指出,「創辦企業或者進行產品創新時,可以思考到底想要解決什麼樣的社會課題,可以在企業價值觀、生意的運營和客群的選擇上進行更好的對應,通過社會創新的差異點,幫助企業鎖住市場上的定位和優勢。」

從用戶到中台到製造 技術創新不止於「產品」

技術智變、用戶共情、創新引領   「2025智享未來消費品牌榜」重磅揭曉! - 天天要聞

如今,越來越多的「智能平價」「高性價比」消費級產品佔據了市場的主流,但消費者同樣願意為那些能夠提供情感共鳴、文化認同或科技體驗的高端產品買單。

技術創新無處不在。無論是線上購物的便捷,還是線下體驗的沉浸感,智能技術都在重新定義消費的邊界。「2025智享未來消費品牌榜—技術創新top9」榜單顯示,技術創新向智能製造、智能終端以及智能中台等各個環節加速滲透。

近期,oppo正式發佈了全球最薄摺疊旗艦oppo find n5。其搭載全新鈦合金天穹鉸鏈,機身薄至8.93mm,引領摺疊旗艦進入8毫米時代。此外,其還接入 deepseek r1滿血版,通過本地化部署和oppo專屬服務器,提供更流暢的ai服務。

這種技術創新帶來的產品升級,也發生在九號公司身上。前不久,其發佈了第三代電動滑板車g3、e3和f3系列,在續航、智能系統等多個維度實現了突破與升級,大部分產品可實現投屏導航、智能騎行輔助等前沿功能。

xreal擁有自研全球首款空間計算x1芯片,賦予眼鏡強大的空間計算能力,為用戶帶來如同真實物理顯示器般的空間感知體驗;此外,通過與光學模組的深度整合,進一步優化顯示效果,提升視覺質量。

把「技術創新」作為看家本領的還有mova——其已經向市場推出了履帶外擴技術和自動換抹布系統、恆溫熱活水洗地技術、履帶拖布實時蓬鬆技術、三重ai臟污識別技術等十餘項行業首創技術,升級用戶智能清潔和個護體驗。

關心用戶真實需求,通過需求倒推技術創新的品牌也不在少數。比如,為了解決使用啞光口紅時會遇到卡紋、起皮、拔干緊繃等唇部問題,酵色推出了創新的「水精華」啞光口紅,以創新差異化產品定義新需求。

技術創新不止於產品側,謙尋自主研發的行業首個全流程直播服務saas平台——羚客系統,就實現了招商及選品全程透明可視,人貨精準匹配功能,集主播、招商、樣品、資質、排期、簽約多重管理等功能於一體,效率全面提升。

圖達通也在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為市場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在持續進化1550nm激光雷達平台的同時,革新905nm技術路線,成為業內鮮有的可以同時將1550nm和905nm 激光雷達兩條技術路線均打磨成熟的企業。

上汽奧迪作為一家新生的「老牌」企業,在新能源賽道上也不斷創新,其與上汽集團針對中國市場聯合研發出了全新智能數字平台(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基於該平台打造的車型將具備高端智能網聯功能,提供直觀、互聯的數字體驗和先進自動駕駛功能。

國內新能源市場領先的新勢力企業理想汽車,自誕生伊始就堅持科技驅動,實現最佳用戶體驗和更高精度、更高效率的生產,2024年,理想汽車首創的「端到端+vlm」智能駕駛技術向全量用戶發佈,標誌着理想汽車智能駕駛正式進入ai大模型時代。

智駕生態領跑 創造「中國智造」新範式

技術智變、用戶共情、創新引領   「2025智享未來消費品牌榜」重磅揭曉! - 天天要聞

近年來,由於新能源和智能駕駛技術的突飛猛進,汽車產品和市場正在經歷劇烈的變化,而自去年以來,汽車與ai的結合正在深刻改變着汽車行業的面貌。2025年,中國汽車產業以「智駕革命」為引擎,在全球競爭中重構格局。華為、理想等頭部車企相繼發佈「無圖化智駕」方案,比亞迪開年就宣布全系車型搭載天神之眼高階智駕,喊出「智駕平權」目標。各家企業以實際行動推動高階智能駕駛從「技術嘗鮮」邁向「場景剛需」,中國正以「智駕生態」領跑全球汽車智能化競賽。

當前的汽車和出行行業還呈現出以下明顯變化:智駕技術突破場景邊界,城市noa(自動導航輔助駕駛)進入大規模量產元年,無人駕駛的士開始規模化商業運營,大模型算法重塑人車交互體驗;esg綠色發展縱深推進;消費需求持續升級,年輕用戶對「智能座艙+高階智駕」融合體驗的關注度位居購車決策前列,用戶對「全場景智駕」安全性與通行效率的關注度顯著提升;智能出行和綠色出行正在成為年輕用戶的更多選擇,出行需求的個性化與綠色化並重,個性化定製與全生命周期服務成為品牌差異化的關鍵。

在此背景下,《每日經濟新聞》及旗下每經智庫—每經汽車研究院,於「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之際,正式發佈「2025智享未來消費品牌榜—汽車和出行」榜單,甄選行業標杆。

其中,一汽-大眾、比亞迪、上汽通用、上汽大眾、積架路虎、嘀嗒出行斬獲「年度消費誠信企業獎」;廣汽埃安、東風日產、寶馬、奇瑞汽車、零跑汽車、福田汽車、魔門塔、一汽奧迪、嵐圖汽車、長安汽車、廣汽本田、一汽豐田、東風本田、阿維塔、曹操出行、起亞獲評「年度消費者信賴品牌獎」;梅賽德斯-奔馳長軸距glc suv、廣汽豐田全新第九代凱美瑞、極氪7x等車型成為市場焦點,獲評「年度消費者喜愛車型」。

2025年,中國汽車產業正以技術為矛、以責任為盾,在全球舞台上創造「中國智造」新範式。未來,《每日經濟新聞》也將持續追蹤行業變革,推動消費價值與產業創新的深度共振。


每日經濟新聞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佈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佈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積架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