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銀:「機械人時代」中國製造是關鍵,五年內成本或降70%

2025年03月10日21:10:23 科技 3844

在全球科技巨頭紛紛押注人形機械人之際,特斯拉、英偉達、meta等巨頭爭相入局。中國亦將人形機械人列為國家重點發展方向。

在7日的研報中,美銀分析師ming hsun lee團隊大膽預測,人形機械人即將告別概念驗證階段,在十年內迎來多行業應用爆發期。預計到2030年,全球人形機械人年銷量將達到100萬台,到2060年,人形機械人總保有量將達到30億台,相當於屆時人均擁有0.3台機械人。

美銀:「機械人時代」中國製造是關鍵,五年內成本或降70% - 天天要聞

但問題來了,誰將主導這場「機械人革命」?答案或許出乎意料,美銀認為,中國強大的供應鏈能力將成為降低成本、加速普及的關鍵。

美銀分析指出,以特斯拉optimus gen 2為例,目前該機械人的硬件成本約為每台5萬至6萬美元。但如果大部分硬件都在中國生產,到2030年,成本將下降70%至每台1.7萬美元。「中國製造」的成本優勢,可在電動汽車市場的爆髮式增長中得到印證。

「中國製造」具有成本優勢,或複製電動車滲透奇蹟

成本是制約人形機械人普及的關鍵因素。

美銀分析指出,特斯拉optimus gen 2機械人的物料成本(content cost)目前約為5萬至6萬美元。但供應鏈調查顯示,若主要硬件均在中國生產,到2025年底,人形機械人的物料成本可降至3.5萬美元,到2030年更將進一步下降70%至1.7萬美元。這意味着2025-2030年間,人形機械人平均售價(asp)將以14%的複合年均增長率下降。

美銀認為,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爆髮式增長可以作為參考。2013-2023 年,中國乘用電動車銷量複合年增率達90%,而中國最暢銷的純電動車型價格複合年增長率則下降9%。

美銀:「機械人時代」中國製造是關鍵,五年內成本或降70% - 天天要聞

2020-2024年間,中國電動汽車零部件成本下降了40%-50%,推動中國乘用電動汽車滲透率從2020年的6%飆升至2024年的45%。如果更多機械人原始設備製造商(oem)能夠充分利用中國供應鏈,全球人形機械人的普及速度或將大大加快。

「與中國電動汽車市場類似,我們相信,一旦更多零部件實現商業化並投入量產,人形機械人的滲透率將迅速上升。」

美銀:「機械人時代」中國製造是關鍵,五年內成本或降70% - 天天要聞

在工業機械人領域,日本、德國和瑞士等國長期佔據技術領先地位。但在人形機械人領域,美國和中國表現出更強的進取姿態。美國企業如英偉達特斯拉人工智能、芯片、軟件和算法方面具有優勢。中國企業則在人工智能算法開發和強大的供應鏈方面更勝一籌,能夠以較低成本提供高質量的零部件。

中國組件供應商在人形機械人的快速發展中發揮着關鍵作用,這得益於他們在人形機械人供應鏈中的先行地位和較低的生產成本。其中包括滾珠絲杠/滾柱絲杠生產商,如上銀科技。美銀指出,上銀科技是傳動部件的領先製造商,包括滾珠絲杠、線性導軌和諧波減速器。目前,它正在擴大在機械人行業的影響力,並已向一家領先的海外人形機械人原始設備製造商供應關鍵部件。

美銀:「機械人時代」中國製造是關鍵,五年內成本或降70% - 天天要聞

未來十年,人形機械人出貨量將強勁增長

美銀預計,未來十年人形機械人出貨量將強勁增長,主要驅動因素包括:

(1) 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導致終端需求上升;

(2) 技術進步(尤其是人工智能和運動控制)和產品設計的改進;

(3) 物料清單成本下降;

(4)終端應用的擴展。

研報預測,2025年全球人形機械人出貨量將達到1.8萬台。到2030年和2035年,全球人形機械人年出貨量預計將分別達到100萬台(此前預測為40萬台)和1000萬台,這相當於2025年至2035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88%。美銀對人形機械人的長期需求持樂觀態度,因為它們開始在家用和服務應用中得到大規模採用。

美銀還對人形機械人的零部件成本結構進行了詳細分析。預計到2030年,執行器(actuators)將佔據總物料成本的50%以上,其次是靈巧手(dexterous hand)和視覺及其他傳感系統。

美銀:「機械人時代」中國製造是關鍵,五年內成本或降70% - 天天要聞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佈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佈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積架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