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3月20日電(樊中華)數百萬顆小透鏡陣列猶如昆蟲的複眼,通過數百萬個不同的獨立子視角賦予光場相機媲美昆蟲精準感知物體三維信息的能力,從而使半導體、3C、新能源電池、航空發動機、元宇宙等高端製造行業的工業檢測不再為傳統光源質量、視線遮擋和材質帶來的影響所困。

奕目科技光場相機-上海交通大學成果轉化企業產品 奕目科技供圖
這是出現在2023全球「未來產業之星」大賽複賽上的一項「未來技術」——工業光場成像系統,為高端製造業精準快速的產品三維檢測提供了新的可行方案。該技術的所屬公司奕目(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經理夏姣姣告訴記者,工業級光場相機作為機器視覺領域的關鍵賽道,在自動化、智能化的浪潮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而奕目科技作為國內唯一、國際唯二的工業級光場相機檢測系統供應商,目前已經覆蓋新能源、3C、半導體、科研界等多領域,也收到了海外多國龍頭企業的訂單。
夏姣姣介紹,該技術的理想應用場景主要聚焦在半導體、3C、新能源電池、元宇宙等國家高端製造業及科研領域。
「高端製造業產品的三維檢測需求嚴苛,特別是材質透明、反光金屬、微深孔洞的在線三維檢測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夏姣姣說,傳統三維檢測技術如激光掃描、結構光、激光線掃、共聚焦、超景深等,需要機械掃描、主動投射激光等複雜輔助手段,存在着檢測效率低、檢測結果差的不足,無法用於上述「透明、反光、微小」目標的三維檢測。

半導體金線檢測點雲圖 奕目科技供圖
而奕目光場相機通過仿生昆蟲複眼結構,結合計算成像技術,可以實現對多維度光線信息的瞬時解算,在不足50毫秒的時間內,通過單幀照片建立起測量精度高達800納米的三維模型。這種獨特的「單次拍照、多視角圖像同時攝取、三維精準測量」能力,可以完美的解決透明、反光、微深孔等產品三維檢測的難點。
但夏姣姣也表示,光場相機是一項顛覆性的技術發明,在To B端以及科研界,光場相機有着諸多獨特優勢,能完成傳統成像設備所不能的任務,但要向C端市場進行大規模落地,也不乏諸多挑戰。「奕目科技希望我們的光場產品能夠直觸消費者,正如奕目科技的使命:讓計算成像豐富每個人認知世界的方式,賦能每個行業的數字化發展,與每位客戶共同感知多維新視界。」

奕目科技光場相機應用場景 奕目科技供圖
在夏姣姣看來,在光場相機研發應用的相關領域,國際化合作是必須的,「我們通過海外訂單,可以了解到國內外市場需求和發展趨勢,為產品和服務的國際化推廣提供信息,把握機遇。」
「未來產業不是一個企業、一座城市的產業,而是需要集聚全球頂級人才、凝聚全球頂級智慧,共同展望下一個時代的重要布局。」夏姣姣認為,諸如此次2023全球「未來產業之星」大賽的絕版,吸引了來自海外諸多國家的領軍企業、產業聯盟、創新型企業的積極支持與參與,一方面,企業的技術與項目可以得到國際化的關注與認可,另一方面,「未來產業大賽也讓我們與海內外諸多領軍企業、產業聯盟、創新型企業同台競技,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不斷重新審視我們的商業模式、市場策略和競爭優勢,以發現並修正自己的項目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
夏姣姣指出,上海是個科研人才、工業基礎、應用場景、資本市場都非常豐富活躍的城市,此番在未來產業的發展上,也呈現出濃郁的國際化特徵,「一是希望上海能夠發揮區域性龍頭作用,引領未來產業區域的差異化布局和協同發展;二是希望未來上海可以更加積極爭取申請國家級的未來產業先導區,形成上下聯動的未來產業發展格局。」(完)
編輯:樊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