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牛不上稅?國產新能源,走了國產手機的老路

2024年01月04日18:52:35 科技 7843
吹牛不上稅?國產新能源,走了國產手機的老路 - 天天要聞

前有餘大嘴在問界M9發佈會上吹:「一千萬以內最好的SUV。」

後有小米雷軍回復網友:「50萬以內,有對手嗎?」

當科技界大佬進軍汽車界之後,似乎《廣告法》這個東西就不存在了。

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能這樣吹嗎?

高大上的發佈會之外,有一些真相,是無相君要說的。

吹牛不上稅?國產新能源,走了國產手機的老路 - 天天要聞

2014年,馬斯克宣布特斯拉200餘項有關電動汽車的專利一律對外開放。

他還表示:不會對任何懷有善意使用我們技術的企業發起專利訴訟,目的是鼓勵其他汽車廠商利用這些技術,開發長距離續航的電動汽車。

吹牛不上稅?國產新能源,走了國產手機的老路 - 天天要聞

有了專利的免費使用,國產新能源汽車才能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比亞迪的王傳福都說了,汽油車的發動機、變速箱是很難超越的,別人積累了百年的經驗了,而我們在新能源上的成功,則是因為布局比較早……

換言之,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成功,是戰略的成功,而不是技術的成功。

可無論是華為,還是小米,雖然發佈會上講了很多專利、技術,但真正核心的東西,獨創的設計有多少呢?

外觀設計上:

華為問界M9,被網友嘲笑,「酷似」奔馳邁巴赫。

吹牛不上稅?國產新能源,走了國產手機的老路 - 天天要聞

小米SU7,同樣是被揶揄為「高仿」保時捷。

吹牛不上稅?國產新能源,走了國產手機的老路 - 天天要聞

自己的設計風格何在?

內飾設計上:

無框車門、天幕玻璃、按鍵集成屏幕、中控大屏、隱藏式門把手……又有什麼是自己率先想出來,並被人模仿的?

在硬件端,就更捉襟見肘了。

三電:基本都是代工廠,要麼寧德時代,要麼東風、北汽等車廠。

芯片:小米用的是驍龍8295和英偉達的DRIVE Orin系列芯片,都是國外大廠提供,其他造車新勢力的器件車型,也幾乎是這個配置。

只有華為用的是自主研發的MDC810,確實有的說道。

最關鍵的是「智能駕駛」。

都在吹自己達到L3智能駕駛級別,甚至L4。

但實際上,都是L2+的認證,各家都差不多。

主要拉開差距的方式,其實就是堆雷達,堆算法。

問界M9和小米SU7,都是27個感知硬件。

算法上,小米說的是「道路大模型技術」,「無圖方案」也不是行業首創,蔚小理、華為都是這個路子,靈感從哪裡想到的也就不多說了。

吹牛不上稅?國產新能源,走了國產手機的老路 - 天天要聞

小米SU7發佈後,很多人想到了羅永浩的一句話:

「我不是說哪一家不行,都是供應商供的都在那裝什麼孫子呢?我們都是方案整合商,完全取決於產品的定位和你的成本售價這樣綜合考量的一個商業行為。」

原創性的創新,才是真正的創新!

所謂的專利,真的不是不光看數量,還得看是否是核心技術。

什麼大屏幕、大沙發、智能座艙……這些是「高質量專利「嗎?

吹牛不上稅?國產新能源,走了國產手機的老路 - 天天要聞

廠商違反廣告法吹自己沒人管也就算了,他們還花錢找很多所謂的第三方機構吹。

現在行業內已經有了一個固定的痛點。

但凡新車發佈,還沒拿出來賣,就有很多博主開始評測,開始吹了。

真相是什麼呢?

我查詢了中國消費者協會發佈的《「第三方測評」對消費者權益影響調查報告》。

裏面說了:

93.1%的「第三方測評」涉嫌存在測評標準類問題,其中缺乏測評標準的主觀性測評多。

55.7%的「第三方測評」涉嫌存在商測一體、以商養測類的模式難保公正性。

35.7%的「第三方測評」存在涉嫌虛假測評類問題。

1月3日,華為宣布鴻蒙智行旗下問界、智界暫緩與汽車之家、懂車帝、易車的合作。

吹牛不上稅?國產新能源,走了國產手機的老路 - 天天要聞

為什麼停止呢?

可能是之前懂車帝的「冬測」,說問界M7的續航達成率只有31.6%,搞得余承東大罵「坑人的測試,誤導民眾」。

但之前呢?

懂車帝也誇華為的碰撞測試系統比小鵬好。

很多吃瓜網友都在討論華為有沒有充值,這條新聞一下來,算是吃下「明白葯」了。

我之前就在文章中說過,中國的評測機構,最大的問題是缺乏專業的、有公信力的評測機構,以至於媒體評測當道。

不少評測機構,很大程度上是受「鈔能力」影響的。

舉個例子,理想L7某機構的碰撞成績是 「全優」,但在真實碰撞中,卻撞出了AB柱完全斷裂的結果。

類似不少懂車帝這樣的老牌的評測機構,商業模式還是廣告。

說白了,就是收廠家錢的,即便你可能是公正,但別人也是有理由認為,你是基於某種利益,搞一些不公正的評測和宣傳。

但最後為這種偏差買單的,都是消費者。

吹牛不上稅?國產新能源,走了國產手機的老路 - 天天要聞

什麼是真正的「遙遙領先」?

我想,應該是指一個品牌,一個產品能夠在技術、設計和研發方面獨立進行,而不僅僅是「借鑒、致敬」其他廠商現有的技術或概念。

更不應該抄完了還抹抹嘴巴,說自己「XX萬以內沒有對手」。

這些年,中國品牌已經開始自主研發技術,並取得不少突破。

尤其是寧德時代的電池,確實被全球多家知名廠商看中。

還有「蔚小理」,也確實展示了獨特的設計理念。

但這並不是完全的自主創新,車規級芯片、電控等核心部件,我們還是依賴進口。

研發投入的費用與全球頂級品牌相比,仍有非常大的差距。

尤其是基礎性的技術理論研究和幾乎是放任式的政策鼓勵,不相匹配。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汽車圈甚至走起了「飯圈」模式——棋手柯潔因為吐槽某車被網友噴到宣布不發相關動態。

吹牛不上稅?國產新能源,走了國產手機的老路 - 天天要聞

我記得喬布斯生前有句名言:

"Stay hungry,stay foolish",這句話通常被翻譯成:「保持飢餓,保持愚蠢」。

偉大,來源於謙虛中的專註。

品牌在擴張的路上,採用一些「資本主義的低級手段」,可以理解。

但,這不應該是一種風潮。

動不動就說自己徹底解決了「卡脖子」問題,實際上卻是「一鬆手就吹牛皮,一卡脖子就翻白眼」。

有些尷尬的事,在手機上已經印證了一次。

希望新能源領域,不要再印證第二次了。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HTC竟還在做手機,新機搭載驍龍7 Gen3,售價4200元起 - 天天要聞

HTC竟還在做手機,新機搭載驍龍7 Gen3,售價4200元起

作為曾經的安卓手機巨頭,HTC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巔峰時期曾達到15%,然而在後來的發展中,HTC手機節節敗退,市場份額一降再降,已經毫無存在感。不過HTC並沒有放棄手機業務,6月12日HTC宣布推出U24 pro手機,試圖能夠在智能手機行業再
英偉達GPU在這一領域稱霸!但非常擔憂華為來挑戰 - 天天要聞

英偉達GPU在這一領域稱霸!但非常擔憂華為來挑戰

據調研機構數據,在2023年,英偉達的數據中心GPU出貨量約376萬片,比2022年多出了將近100萬片。在這個領域內,去年一年所有品牌的總出貨量約為385萬片,也就是說,英偉達的佔比高達97.7%,完全碾壓了AMD、英特爾等競爭對手,近乎
微信非常重要的5個設置,建議關閉,否則可能暴露你的隱私 - 天天要聞

微信非常重要的5個設置,建議關閉,否則可能暴露你的隱私

在微信這個龐大的社交平台上,隱私設置是我們保護個人信息的第一道防線。正確地設置和管理這些隱私選項,不僅能夠有效防止信息泄露,還能讓我們在享受社交便利的同時,保持一定的私密性。然而,在使用微信的過程中,許多人對於微信的一些隱私設置都不太到位,
三星Galaxy S23 FE推送6月安全補丁 改善電池續航? - 天天要聞

三星Galaxy S23 FE推送6月安全補丁 改善電池續航?

【CNMO科技消息】三星最近為Galaxy S23 FE推送了最新的安全補丁,美國的用戶將率先收到這個升級通知。這次更新首先在AT&T網絡上推出,預計很快其他運營商和無鎖版設備也會陸續跟進。三星Galaxy S23 FE  此次更新的內部版本號標記為S711USQS4CXE3,主要為美國地區的Galaxy S23 FE用戶帶來了2024年6月份的安全補丁。相
鈦媒體科股早知道:國內首款民用衛星上網終端設備推出,未來衛星互聯網市場空間或近500億 - 天天要聞

鈦媒體科股早知道:國內首款民用衛星上網終端設備推出,未來衛星互聯網市場空間或近500億

1、國內首款民用衛星上網終端設備推出,未來衛星互聯網市場空間或近500億民用衛星互聯網終端設備製造商和服務商網翎日前推出中國首款民用衛星上網終端設備——OneLinQ網翎衛星上網機,售價29800元起。據介紹,這款產品是中國迄今為止真正在產品體驗和價格上實現了民用化的衛星寬帶上網設備。東方證券王天一表示,2023年中國...
預算不夠買不了好手機?這幾款不到3000一樣很能打 - 天天要聞

預算不夠買不了好手機?這幾款不到3000一樣很能打

【CNMO科技導購】在這個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智能手機已然融入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然而,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品牌和型號,如何在有限的預算內挑選出一款高性價比的手機,成為了許多消費者頭疼的問題。今天,我們將為大家揭曉這一難題的答案,為您精選四款僅需1999元的超值手機。  這四款手機不僅價格誘人,更在性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