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近期在上海舉辦的第六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成為全球焦點,AI大模型成為會議的熱點,而算力作為大模型的基石,引起了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在論壇上強調,算力對於訓練大模型就如同電力對於工業,缺少匹配的算力無法支撐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的發展。本文將探討中國的算力現狀、發展和應用,以及鵬城實驗室與華為的合作在推動智能算力和大模型發展方面所做的努力。
火爆程度前所未有的第六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剛在上海落下帷幕,各界關注點瞬間聚焦在AI大模型和算力這一重要主題上。高文,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是鵬城實驗室主任,用一場演講為這個話題增添了更多熱度。他直言不諱地指出:「沒有大算力,做大模型就是天方夜譚。」在高文看來,與工業中使用電力來推動生產一樣,大模型的訓練同樣需要強大的算力作為基礎。這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需求,更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算力如今已經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美國的算力排名全球第一,其GDP也比中國高出20%至30%。高文堅信,只有當中國的算力超越美國,其GDP才有望趕超,這直接影響到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觀察我國的算力規模,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的算力總規模已經達到了180EFLOPS,近五年來平均增速超過30%,位列全球第二。然而,這其中的絕大部分是通用算力,而並不是用於大模型訓練的智能算力。這種通用算力在全球算力規模中佔有33%的份額,相比之下,智能算力的份額只有28%。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大模型訓練需求,急需構建更多智能算力。
高文曾透露,鵬城實驗室已經與華為緊密合作,共同構建了名為「鵬城雲腦Ⅱ」的大規模AI計算集群。這個集群搭載了約4000顆華為昇騰AI芯片,相當於4000塊英偉達A100 GPU的算力,目前達到了1000P的規模。該集群的獨特之處在於實現了全棧軟硬件的自主可控,並在全球AI性能榜單中屢獲冠軍。高文還提到,「鵬城雲腦Ⅱ」作為國內首個全面自主可控的E級智能算力平台,其性能和人工智能算力水平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目前已經有超過七成的機時對外開放服務,為國產AI大模型的訓練提供了強大支持。而更令人振奮的消息是,下一代「鵬城雲腦III」正在籌建中,預計在2024年底至2025年初建成,其算力將達到16E,相當於16000P的智能算力。
鵬城實驗室作為一家集突破性科研、引領性科研和平台型科研於一體的網絡通信領域機構,其意義和影響力不可小覷。該實驗室的工作重點涵蓋寬帶通信、新型網絡、網絡智能等重大戰略任務,同時緊密關聯粵港澳大灣區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建設目標。在中國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的道路上,鵬城實驗室扮演着重要角色,致力於推動算力和大模型的創新與發展。
高文在一次深圳的講座上曾言:「鵬城雲腦III」的計劃已在醞釀中,其算力將是「鵬城雲腦II」的16倍,能更好地支撐6G技術和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訓練。而這一計劃,有望成為國際首個支撐新一代智能網絡通信創新研究的重大科學基礎設施,以及國內首個支持數據密集型智慧科學研究的大科學裝置。預計在2024年底到2025年初,這一雄心勃勃的計劃將會實現,帶來16000P的智能算力。
總結而言,通過高文院士的演講和鵬城實驗室的努力,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算力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關鍵地位
和重要作用。第六屆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的召開,無疑為算力和大模型的發展敲響了催化的鐘聲。在高文的指引下,鵬城實驗室與華為的密切合作為中國智能算力的提升做出了顯著貢獻。他們共同建設了「鵬城雲腦Ⅱ」,這一集群不僅僅是硬件的堆砌,更是智能算力的瑰寶。搭載着華為昇騰AI芯片的這個集群,其1000P的算力規模以及全棧軟硬件的自主可控性,讓其在全球AI性能榜單上屢次奪魁。不僅如此,該集群的存在為國產AI大模型的訓練提供了強大支持,扮演着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而更值得期待的是,高文透露鵬城實驗室正在醞釀下一代的計劃,即「鵬城雲腦III」。據悉,這一計劃的算力將達到驚人的16E,相當於16000P的智能算力。這個龐大的算力儲備將成為新一代智能網絡通信創新研究的強力支持,同時為國內數據密集型智慧科學研究的開展創造了條件。這種雄心勃勃的計劃不僅展現了中國在智能算力領域的雄心壯志,更是在世界範圍內走在了前列。
然而,算力並非孤立存在,它需要有更廣泛的應用才能充分發揮價值。鵬城實驗室正在着手開發一個2000億參數的大模型,為的是滿足日益增長的大模型需求。鵬城腦海大模型訓練平台將成為一個垂直應用的基石,為各行各業提供強大的支持。在這個龐大的計劃中,數據起到了關鍵作用。鵬城實驗室通過啟智開源社區的支持,能夠快速進行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