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沃能源的里程碑:利用先進鑽探技術實現地熱能

2023年07月19日22:13:07 科技 1351

費沃能源的里程碑:利用先進鑽探技術實現地熱能 - 天天要聞

開創性的地熱初創公司費沃能源(Ferro Energy)最近宣布了一個重要的技術里程碑,該里程碑可能會徹底改變地熱能在向清潔能源過渡中的作用。該公司在內華達州的商業試點工廠成功完成了為期30天的測試,採用了開採頁岩油和天然氣熱潮中開發的先進鑽井和油井刺激(stimulation)技術。這一成就標誌着將這些技術應用於地熱能生產方面向前邁出了一大步。

費沃能源的里程碑:利用先進鑽探技術實現地熱能 - 天天要聞

先進的鑽井和油井刺激技術,通常被稱為「壓裂」或水力壓裂,涉及通過被擠壓的液體壓裂基岩層。這個過程在石油和天然氣行業被廣泛使用,從頁岩地層中提取資源,使用這種技術是因為頁岩層由於滲透性低而難以開採。該過程從垂直鑽井開始,會到達陸地表面以下數百至數千英尺, 其中可能包括延伸數千英尺的水平或定向部分。壓裂是通過在高壓下將大量液體泵入井中並進入目標岩層而產生的。

費沃能源的里程碑:利用先進鑽探技術實現地熱能 - 天天要聞

Fervo Energy將這些技術應用於地熱能源生產,用於創建人工地熱儲層。在這種情況下,水被泵入深井,在那裡被地球的天然地熱能加熱。然後將熱水泵回地表,在那裡用於發電。與間歇性的 風能和太陽能不同,地熱能是一種「始終在線」的無碳資源,可以減少我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是對風能和太陽能的有效補充。

該公司最近的測試向下垂直鑽探到7700英尺,然後水平再鑽3250英尺。測試的條件是產生3.5兆瓦的電力,足以為大約2625戶家庭供電。該公司現在正在開始建設一個400兆瓦的項目,預計將於2028年上線,該項目可以為大約30萬戶家庭供電。而在2021年,谷歌與Fervo Energy簽約合作開發地熱發電項目。

Fervo Energy的成功可以歸功於其創始人Tim Latimer的願景。Latimer曾是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鑽探工程師,他看到了使用先進鑽探技術進行地熱能生產的潛力。儘管最初面臨阻力,但Latimer在斯坦福大學的地熱項目中找到了支持,他去了斯坦福大學的研究生院,並於2017年發表了一篇關於該主題的論文。這篇論文為Latimer同年成立的Fervo Energy公司奠定了基礎。

費沃能源的里程碑:利用先進鑽探技術實現地熱能 - 天天要聞

Latimer的論文討論了增強型地熱系統( Enhanced Geothermal Systems, EGS)的潛力及其隨着項目規模擴大的經濟可行性。EGS項目在類似的地質條件下具有可重複性的優勢,這允許將所得到的經驗從一個項目直接應用到另一個項目。該論文研究了經驗曲線,這是一個用於在EGS項目背景下估計未來成本和經濟學的概念。

該論文最後指出,在成本和所學經驗的合理假設範圍內,EGS的平衡電力成本( Levelized Cost of Electricity, LCOE)在一定數量的深井完成後接近許多市場的批發電價,甚至變得更好。在一些市場和場景中,這可能需要數百口深井才能實現,但在有利的市場中,只需幾次迭代就有可能開發具有成本競爭力的EGS。

費沃能源的里程碑:利用先進鑽探技術實現地熱能 - 天天要聞

Fervo Energy最近的里程碑證明了EGS的潛力和先進鑽井技術的巨大潛力。該公司的成功可以成為清潔能源未來的發展的範例,表明通過創新和決心,有可能克服高初始成本的挑戰,並實現具有成本競爭力的可持續能源解決方案。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佈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佈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積架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