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中國風」「5G+萬物」,中國人闖出數字生活新天地

2022年10月03日17:06:46 科技 1637

中新網北京10月3日電 題:【十年中國風】「5G+萬物」,中國人闖出數字生活新天地

記者 宋宇晟

「峰頂5G信號特別好。」2020年5月,登山隊員在珠峰峰頂通過5G網絡撥通電話。登山隊登頂測量的高清視頻畫面,也通過5G網絡實現了全世界實時共享。

這一年,全球海拔最高的5G基站——位於珠穆朗瑪峰海拔6500米前進營地的5G基站投入使用。同年,中國5G深入地下534米,全國首個煤礦井下5G網絡建成,當時創造了全球最深地下5G網絡的紀錄。

在商用一年之內,中國5G就創造了「上山」「入地」的紀錄。如今,三年過去了,中國5G的覆蓋範圍有多廣?

「十年中國風」「5G+萬物」,中國人闖出數字生活新天地 - 天天要聞

世界上最大的5G網絡

2019年,中國工信部向運營商發放5G牌照,開啟了5G商用元年的序幕。同年,三大運營商官宣5G套餐資費,中國5G商用進程全面開啟。

當時就有外媒指出,這標誌着中國在成為科技超級大國之路上邁出了關鍵一步。英國廣播公司(BBC)更是直接以「中國推出『世界上最大的5G網絡』」為題報道了中國5G發展情況。

5G牌照發放後,中國5G網絡建設駛入「快車道」,中國加速進入萬物互聯時代。

這年7月,摩納哥成為全球首個全境覆蓋5G網絡的國家。在此過程中,中國公司成為摩納哥最可靠的合作夥伴之一。

而此後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讓世界看到了中國5G布局的前瞻性。

2020年,路透社報道指出,「疫情期間網絡負荷爆滿,中國經受住了這一考驗,網絡適度超前建設顯然功不可沒。這也讓大家嘗到了5G網絡的甜頭。」

香港《南華早報》文章認為,疫情暴發後大量用戶需要更快的網絡連接和低延遲來支持多種應用,比如直播和遠程會議,中國5G移動服務行業的長期發展將得到加速。

寬帶發展聯盟發佈的報告顯示,2021年第四季度,中國移動寬帶用戶使用移動寬帶網絡訪問互聯網時的綜合平均下載速率已達到59.34Mbit/s。而這一數據在2017年還不足20Mbit/s。

「十年中國風」「5G+萬物」,中國人闖出數字生活新天地 - 天天要聞

資料圖 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來之不易的5G引領

這片數字生活的「新天地」,是中國人闖出來的。

曾幾何時,中國移動通信事業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落於人後。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移動通信每10年就會出現新一代革命性技術。但起步的1G對於中國來說,幾乎是一片空白。

有報道對5G之前中國的移動通信技術做過這樣的梳理:1987年,中國正式進入1G時代,「大哥大」的造型深入人心,但核心技術和標準被外企牢牢掌握;1994年,2G在中國落地,發送短訊成為可能,手機也越來越平民化;2009年,工信部發放3G牌照,更高的帶寬和更穩定的傳輸速度讓移動互聯走入現實,國產手機順勢而起;2013年,4G牌照如期而至,中國自主研發的TD-LTE標準得到了廣泛使用,催生了移動支付、短視頻等全新業態。

從「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領」,這十年,中國移動通信技術終於完成了從「追趕」到「引領」的歷程。

數據顯示,中國企業聲明的5G標準必要專利佔比達到38.2%,5G行業應用案例已累計超過2萬個。

在當下的中國,5G正與萬物互聯:5G+工業互聯網、5G+教育、5G+醫療、5G+農業、5G+交通運輸、5G+能源、5G+VR、5G+AI……

「十年中國風」「5G+萬物」,中國人闖出數字生活新天地 - 天天要聞

國外網友艷羨的5G生活

5G技術在中國覆蓋範圍之大,也令國外網友艷羨不已。

2019年,在YouTube平台,一則視頻「雲南偏遠少數民族脫貧」(Remote ethnic group rises above poverty in Yunnan, China)獲得好評如潮。其中記錄了中國少數民族獨龍族生活的今昔對比。

獨龍族的主要聚居地雲南獨龍江鄉,深處峽谷,自然條件惡劣。新中國成立初期,獨龍族「一步跨千年」,從原始社會末期直接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當世界步入數字時代,獨龍族還能跟上時代的腳步嗎?

不少網友在視頻中發現,這麼偏遠的村莊居然有5G,很多人表達了羨慕之情。

2019年至今,以5G技術填平「數字鴻溝」的努力一直在持續。今年7月,獨龍江鄉6個行政村實現5G網絡全覆蓋。電商、直播帶貨這些數字時代的產物,正逐漸融入當地人的日常生活。

新加坡《聯合早報》注意到,活躍在短視頻平台「三農」領域的博主,在中國越來越多。

這有賴於十年來中國信息基礎設施實現跨越發展。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5G基站開通數、流動電話用戶數全球第一。截至7月底,全國建成開通5G基站196.8萬個,所有地級市城區、縣城城區和96%的鄉鎮鎮區實現5G網絡覆蓋,5G流動電話用戶達到4.75億戶,比2021年末凈增1.2億戶。

中國國家博物館「百年巨變——雕塑作品展」中,一件名為《5G時代》的雕塑記錄了當代中國鄉村數字生活的具體瞬間——兩位老人開心地坐在村頭的石磙上,高高舉起手機,與遠在他鄉的親人視頻通話。

當然,被一起定格在雕塑中的,還有這個時代獨有的中國5G印記。(完)

搜索

複製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佈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佈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積架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