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如庫克,怎麼可能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面。雖然蘋果的供應鏈遍布全球,但中國供應鏈在「果鏈」的比重越來越高,這讓庫克產生了危機感。所以近幾年,庫克一直想要降低對中國市場的依賴,並且將iPhone手機的生產線轉移到印越地區。
然而,本以為一切還在計劃中,沒想到蘋果在印生產iPhone14計劃提前。據業內分析師透露,截止到2022年年底,在印生產的iPhone14比重將達到5%。而屆時,印將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僅次於中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蘋果轉移產線的目的就是想要扶印上位,從而制衡中國製造業。那麼蘋果的計劃會影響中國製造業的地位嗎?
就目前來說,很難,雖然印市場的人工成本比較低,但在良品率和製造效率方面,中國製造的優勢依然很大。這也是印度市場拼死拼活才能分得5%份額的原因所在。蘋果雖然想要讓供應鏈變得多元化,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但實話實說,蘋果「賭」不起!
從戰略發展的角度,蘋果對印市場是勢在必得,畢竟印人口眾多,就是衝著人口紅利,蘋果也想試一試。目前,在智能手機市場上,還是以國產手機為主,蘋果手機的份額並不高。再加上印徵收的進口稅比較高,所以蘋果想要拿下印市場,就必須要赴印建廠。
但是蘋果構思了那麼久,卻沒有快速實行,就是因為在印建廠的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問題,人工成本雖然比國內更低,但無論製造工藝、生產效率還是規模,都達不到蘋果的要求。作為全球數一數二的手機品牌,都知道,蘋果對於供應鏈企業的要求是相當高的,所以,這也是蘋果生產線外遷的一個最大挑戰和障礙。
所以,一向注重安全的庫克,是不會在一切還沒有進入正規之前就全部押注在印市場。給出5%的份額,其實也是在試水。更重要的是,蘋果在印建立生產線並不是想要取代中國產線,只是要降低對中國製造的依賴。所以印市場不會成為「主力」,只不過是蘋果用來制衡中國製造的「工具」罷了,前科進,退科受,這就是庫克的權衡策略。
當然,這並不代表中國製造業就是100%安全的,根據數據顯示,近幾年,中國製造業在GDP中的佔比一直在走下坡路,這是需要引起重視的。在智能手機行業,手機廠商除了注重自身的科技研發外,還需要利用對中國製造有更高的標準,並且完成智能製造的轉型。一家獨大是走不遠的,整個行業、整個產業鏈「盤活」了,企業才能做大做強!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