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時代,各種智能系統不斷創新,邊界不斷擴大,協同與競爭並存。 作為重要參與者,MES系統也隨着技術升級和生產流程改造,超越了個人和組織的範圍,連接供應商和客戶,變得更加智能和智能;工業互聯網使設備、生產線、工廠、供應商、產品和客戶等因素緊密連接和融合,幫助製造業延伸產業鏈,推動整個製造服務體系的智能化。
一、MES與工業互聯網的區別
MES系統上接ERP,下接設備PLC。 是智能工廠轉型升級的落腳點。可在短期內追溯過程,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 從長遠來看,它可以實現生產過程的全面改進。工業互聯網本身不能靠自身優化生產,而是以工廠互聯數據背後的價值為導向,為互聯設備提供通過網絡發送和接收數據的新方式,同時將數據轉化為可操作的信息,加強應用效果 MES系統。
可以看出,MES和工業互聯網在企業數字化進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MES 是面向生產任務的,是生產數據中心的存儲庫,但是,要建設數字化工廠,實現工廠的透明化、可視化管理,還需要依靠生產環境中的數據模型來提高生產線的製造效率,強化製造現場的數字能力。
二、MES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
MES與工業互聯網的界限在某些方面會越來越模糊,MES將承擔工業互聯網的諸多快速連接集成功能。總體目標是實現對企業生產過程的全面監控管理和物流狀態的跟蹤管理,完善原有的系統功能,實現廠內物流、廠外物流的可視化操作和智能化管理,廠外物流,確保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質量。有以下改進目標:
(1)將物流配送系統與物聯網技術相結合,對廠內物流和廠外物流進行實時、全方位的跟蹤管理,確保物流順暢,加強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質量監管 ;
(2)將物聯網技術應用到車間流水線,用RFID技術代替原有的條碼技術,實現智能化生產線數據採集和在制品實時監控可視化,降低人工管理成本,提高 生產效率;
(3)完善異常管理系統,通過物聯網將實時數據傳輸到MES系統信息中心,開發設計系統並進行遠程監控,顯示異常的具體工作位置,記錄異常歷史數據;
(4)遠程監控升級,通過工業互聯網的數據傳輸技術,對產品進行遠程監控,隨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