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是美國最大的芯片製造商,不過在芯片製造業英特爾荒廢了不少功課。現在在美國的幫助下,英特爾打算重拾全球芯片製造巨頭的地位。在具體的行動中,英特爾啟動了俄亥俄州的芯片工廠建設計劃,正式破土動工。
新工廠破土動工
據日經新聞報道,英特爾周五在俄亥俄州價值200億美元的芯片生產基地正式破土動工。
報道稱,英特爾的兩個新芯片製造廠將在利金縣(Licking County)佔地近1000英畝。該公司表示,未來十年對該廠的投資總額可能高達1000億美元,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製造廠之一。
Intel的芯片製造基地將有2座晶圓廠組成,最多可容納8個廠房及配套的生態支持系統,佔地面積將近1000英畝。
這兩座晶圓廠預計會在2025年量產,Intel沒有具體提到工廠的工藝水平,但是Intel之前表示要在4年內掌握5代CPU工藝,2024年就要量產20A及18A兩代工藝。
除了在俄亥俄州的200億美元投資外,英特爾還計劃在亞利桑那州進行200億美元的擴張。因為它正在努力爭取世界上最大晶圓代工廠台積電和排名第二的三星的客戶。
英特爾芯片發展計劃
這是英特爾重回芯片製造巨頭地位的計劃之一,有了工廠之後,英特爾便能掌握更多的產能,並吸引相應的客戶進行合作。除此之外,英特爾還定下了怎樣的芯片發展計劃呢?
首先英特爾改變芯片工藝命名方式。
根據集成電路的線寬,業內會將芯片命名為7nm,5nm以及3nm等製程。其實這些納米製程並非是統一的標準,製程越低,不一定能擁有相應的晶體管數量。
而在芯片工藝命名方式這件事上,英特爾是比較吃虧的。因為英特爾10nm晶體管密度有比肩台積電7nm的實力,卻被業內視為差距甚大。為了避免在命名方式上吃虧,英特爾推翻了芯片命名方式,改寫新的規則。
從10nm開始,往下設定了Intel 7、Intel 4、Intel 3、Intel 20A。到了Intel 4時,基本上就能對標台積電3nm了,而到了20A工藝,則進入到埃米工藝時代。
其次英特爾成立芯片代工部門,爭奪客戶訂單。
英特爾想重拾芯片製造業的地位,靠自有產品銷售是不夠的。哪怕英特爾生產再多的芯片,如果都是通過英特爾品牌進行銷售的話,萬一市場不景氣,豈不是白生產芯片了。
所以英特爾成立芯片代工部門,運用自身的技術為客戶生產芯片。不僅提振業務收入,而且還能提高芯片產能利用率。
英特爾成立了芯片代工部門,與台積電,三星爭奪客戶訂單。值得一提的是,英特爾已經獲得了聯發科的部分成熟工藝訂單,而聯發科作為台積電的大客戶之一,選擇與英特爾合作,說明台積電不再是唯一的選擇。
能超越台積電嗎
英特爾是世界上最大的CPU芯片製造商,而且發展芯片製造的歷史比台積電還要悠久。只是台積電率先開啟了芯片代工時代,再加上多年來持續探索垂直芯片製造領域,漸漸在技術和市場地位趕超了英特爾。
而隨着美國越發對芯片製造產生重視,英特爾也將芯片製造列入了公司重點發展目標。當下很多商業布局動作都是圍繞芯片製造展開的,很明顯就是要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
只是這條路上有台積電這樣的一座大山,但凡是有點遠大志向的大企業,都會將超越台積電視作目標。因此,英特爾能否做到這一點呢?這需要看英特爾有怎樣的優劣勢。
英特爾這家公司目前最大的優勢就是有雄厚的資金支持。美國已經明確要拿出520億美元用作芯片補貼,提供給在本土建廠的芯片製造商,英特爾肯定是可以獲得大額補貼的。
有了這些資金英特爾採購半導體設備,招募人才,打造完善的產業鏈都沒有什麼問題。另外在技術方面,英特爾重新開闢路線,還打算朝着埃米時代前行,說明英特爾的技術積累並不少。
至於劣勢,最主要的在於英特爾沒有台積電一樣數量的EUV光刻機,這決定了英特爾的高端芯片產能不如台積電。
還有台積電發展芯片代工時間久,客戶資源眾多,英特爾很多東西才剛剛起步,想要超越着實不易。
綜合來看,英特爾超越台積電的想法會有很大的實施難度,畢竟三星這麼多年都沒能做到的事情,英特爾不可能一上來就登頂,還得靠時間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