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G到人工智能,從世界"第一"到中國"唯一",電子科大是這樣煉成的!

2019年12月22日22:10:12 科技 1354

2019年科技領域最熱的詞彙是什麼?毫無疑問是"5G"和"人工智能"。從上世紀60年代,摩托羅拉公司發明世界上最早的民用移動通信電話起,移動通信已經走過了半個世紀,而"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要更早一些。據BOSS直聘發佈的《2019年5G人才數據洞察》顯示,5G相關人才平均招聘月薪14110元;《央廣網》消息稱機械人工程專業人才缺口超過500萬人,供求比例僅1:10,相關專業人才十分稀缺。作為電子信息領域唯一的一所雙一流A類建設高校,電子科技大學站在了時代浪潮之巔。

從5G到人工智能,從世界"第一"到中國"唯一",電子科大是這樣煉成的! - 天天要聞

一脈相承的基因

1956年,在周總理的親自過問和部署下,從籌建到開學僅用了7個月的電子科技大學前身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就此誕生,這是新中國第一所無線電大學

沿襲交通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大學)和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三大名校電訊工程有關專業的優秀基因,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從誕生起就註定了不凡,首任院長吳立人先生充滿憧憬地描繪了"把成電辦成我國乃至亞洲第一流無線電大學"的宏偉藍圖,由此開啟成電的第一個甲子。

創立短短4年後,學校在1960年躋身全國重點大學之列,1961年又被確定為全國7所國防工業院校之一;1997年、2001年先後進入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行列;2017年進入國家建設"世界一流大學"高校行列,成為電子信息領域唯一的一所雙一流A類建設高校……

從5G到人工智能,從世界"第一"到中國"唯一",電子科大是這樣煉成的! - 天天要聞

強大的硬實力

要想創業必先有根基,電子科技大學擁有全中國最齊全的電子信息學科群,門類貫穿材料、元器件到整機系統。通信抗干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微波電真空器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極高頻複雜系統重點學科實驗室、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重量級"科研平台奠定了電子科大在科研領域不斷實現突破的基礎。

從5G到人工智能,從世界"第一"到中國"唯一",電子科大是這樣煉成的! - 天天要聞

在第四輪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電子科大4個學科獲評A類,其中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兩個學科為A+,A+學科數並列西部高校第一。在今年10月30日軟科發佈2019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電子科技大學共有21個學科上榜,其中有12個學科進入前15%,電子科學與技術位居全國第一。

從5G到人工智能,從世界"第一"到中國"唯一",電子科大是這樣煉成的! - 天天要聞

今年年初,5G牌照的發放正式拉開了5G時代的大幕。提到5G就不得不提華為,電子科大與華為的合作由來已久。2010年雙方共建電子科大-華為聯合實驗室,2015年,電子科技大學與華為公司聯合共建了國際上第一個5G通信技術實驗外場,這個全球技術最先進、測試條件最優越,同時最具規模的5G關鍵技術及系統驗證平台,有力支撐了我國和全球5G通信技術與標準的研發工作。今年12月5日,電子科大"華為致遠班"開班,將學校學術科研優質資源和華為公司行業頂尖資源進行雙向注入、優勢互補,共同培養ICT行業領域急需的高層次、戰略型頂尖人才。

從5G到人工智能,從世界"第一"到中國"唯一",電子科大是這樣煉成的! - 天天要聞

在人工智能領域,電子科大組建了一批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創新平台,包括下一代互聯網數據處理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可信雲計算與大數據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智能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智能學習科學與應用研究所、機械人研究所以及統計機器智能與學習實驗室等。

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學科始建於1956年,1958年正式成立"解算裝置"專業,代號為401專業組,是國內最早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基地,也是學校的傳統優勢學科。在具體的學科方向上,近年來,在鞏固原有的圖像處理、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統等優勢學科方向的同時,該學科還拓展了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機械人、計算醫學等特色方向。

從5G到人工智能,從世界"第一"到中國"唯一",電子科大是這樣煉成的! - 天天要聞

2018年9月27日,以計算機學院為基礎,以機械人、智能通訊、腦科學等學科為支撐,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機械人研究中心、未來媒體研究中心、信息醫學研究中心、智能網絡與通信研究中心等一批跨學科的實體研發機構和平台相繼建成,覆蓋了從人工智能器件芯片、計算平台、算法模型、關鍵技術和應用場景等各個方面。

今年3月,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本科專業正式獲批,將為培養 AI 領域的軟硬件高端工程師、AI 交叉學科的應用架構師、AI 領域的創新創業家、AI 算法研究與理論創新拔尖人才奠定基礎,彌補四川省以及國家的高端AI 人才需求缺口。

今年6月,專註人工智能行業研究的允能智庫研究並發佈了《中國高校人工智能專業綜合排名》,電子科技大學位列全國第七位,在創新成果專利數和人才輸出方面分列國內高校第5和第8位

從5G到人工智能,從世界"第一"到中國"唯一",電子科大是這樣煉成的! - 天天要聞

孔雀西南飛

"20多年前,我校一群青年科技工作者面對研發資金微薄、技術實力不強的困境,沒有退縮,下定決心:"千難萬難,也要走在世界最前端"。他們迎難而上,從3G跟跑,到4G並跑,再到5G領跑,干出了一系列"硬邦邦"的事:牽頭和參與承擔國家重點專項和863計劃、973計劃與5G技術相關的近百個課題,參與中國5G推進組的技術標準化工作。成電在5G技術方面的積累,使得中國在這一領域不再被人'卡脖子'。"這是電子科大校長曾勇在2019年畢業典禮上說的一段話。

從5G到人工智能,從世界"第一"到中國"唯一",電子科大是這樣煉成的! - 天天要聞

很少有這樣一個學校,像電子科大一樣在同一個學科領域集中1000多位專家,頂着博士頭銜和海外經歷,衝擊着全中國乃是全世界的電子科技高地。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太赫茲之父劉盛綱。2016年獲國際紅外毫米波太赫茲學會頒發的該領域最高獎——"傑出貢獻獎",成為國際上獲得該獎的第三人、中國第一人。經過20多年的持續攻關,他使我國的太赫茲研究從"一張白紙"一躍成為世界領先。

中國工程院院士、通信專家李樂民。首次提出採用雙邊橫向濾波、判決反饋濾波等多種結構抑制干擾的方法,主持研製出我國第一台"載波話路用9600比特/秒高速數傳機"。

2013年,全世界開始了第五代移動通信的研究。也就在這一年,通信抗干擾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主任李少謙教授擔任國家"863"計劃第五代移動通信重大項目專家組成員,參與了我國5G移動通信的技術推進和研發工作。

梁應敞教授,2014-2018連續五年獲入選"湯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全球無線通信領域連續五年入選者僅10餘人),建立了智能網絡與機器學習團隊,致力於無線通信與人工智能技術的交叉融合。

從5G到人工智能,從世界"第一"到中國"唯一",電子科大是這樣煉成的! - 天天要聞

電子科技大學在人工智能領域有較好的研究積累。上世紀80年代,電子科大開始了機械人的研發,共有三代"美女"機械人。第一代:機械人"芙蓉小姐"具有觸覺。第二代:機械人"天府姑娘"略具視覺,具有道路識別能力,她是我國第一個用電腦控制行走的機械人。第三代:"成蓉小姐"是我國第一台具有"聽覺""觸覺"和"接近覺"等三種感官功能的仿人形聲控智能機械人,標誌着我國智能機械人的研究進入了更高的階段

進入新時代,越來越多行業頂尖人才的加入讓電子科大人工智能加速發展,從羽毛球機械人、會給自己充電的小販機械人到精準識別逃犯,快速篩查病情……在自然語言處理,智能硬件,芯片,計算機視覺如醫療影像、無人駕駛、智能安防、教育等方面,電子科大人工智能都有無限的可能。

葛樹志教授創辦了國際上第一個SCI檢索的"社會機械人"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Robotics》,引領社會機械人學術前沿,作為國家機械人標準化專家諮詢組成員,他還致力於推進機械人相關技術標準化工作。在社會服務領域,葛樹志教授引領社會機械人的國際潮流,大力推進中國機械人科研和產業的高速發展。

程洪教授從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完成博士後來到電子科大,領銜創建了機器智能實驗室,2014年與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葛樹志教授一起創立和建設機械人研究中心。團隊克服國內外公開資料少,跨學科人員交流和系統集成難度高等挑戰,成功研發了國內第一個可供截癱患者穿戴的個人助行外骨骼機械人

從5G到人工智能,從世界"第一"到中國"唯一",電子科大是這樣煉成的! - 天天要聞

申恆濤教授致力於持續推動人工智能領域科研成果的轉化,先後成立成都悠然阿爾法科技有限公司、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將實時搜索技術、視頻檢測、物體識別、人臉識別等技術等廣泛應用到互聯網及移動應用場景中。目前已推出"碼極客 (OSMAGIC)"人工智能系統、軟硬件一體的"行業應用平台"及多場景安防解決方案"智能安防平台",取得了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還有那些從成電走出的優秀學子,中國3G之父李世鶴,北斗系統的主要開拓者和建設者譚述森,華為前董事長孫亞芳,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正茂,京東方創始人王東升、網易CEO丁磊,騰訊首席運營官任宇昕……從中國國防的第一道屏障,到我們口袋裡裝着的一部手機,他們挑起了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脊樑。

從5G到人工智能,從世界"第一"到中國"唯一",電子科大是這樣煉成的! - 天天要聞

這是一個屬於電子信息產業的時代,5G、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這也是電子科技大學與時代潮流同頻共振,與中國發展同向前行的時代。求真求實,大氣大為的電子科技大學將繼續奮力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成電新篇章,在科技創新之路上留下不可磨滅的歷史印跡。

關注"電子科大本科招生"頭條號,獲取關於985、211、"雙一流"建設A類高校——電子科技大學的最新精彩資訊!

部分素材來源:電子科技大學官網、官微、新聞網,青塔、軟科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最新消息!她已離職!曾凌晨發文道歉 - 天天要聞

最新消息!她已離職!曾凌晨發文道歉

本月初,百度副總裁璩靜在短視頻平台上發佈的幾條出鏡視頻引髮網友關注,特別是其提到「員工鬧分手提離職我秒批」等職場話題引髮網友質疑,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淘寶取消「618」預售機制後,京東宣布「現貨開賣」 - 天天要聞

淘寶取消「618」預售機制後,京東宣布「現貨開賣」

繼5月7日天貓宣布取消「618」預售機制後,5月8日,京東也正式宣布「現貨開賣」。今年京東618將於5月31日晚8點全面開啟。據了解,現貨開賣的同時,京東還將同步推出百億補貼日活動。在6月2日、6月3日、6月8日,還將先後推出9.
細思極恐網絡暴力和群毆 - 天天要聞

細思極恐網絡暴力和群毆

互聯網高速發展利用時代踏實做事和說實話的人都不被人待見,時時刻刻遭受網絡暴力,聲討,群毆,格力電器董明珠,踏踏實實做企業,創稅收,促進就業,,為國家為人民奉獻大半輩子青春,心血, 汗水,本該退休安享晚年,侍弄兒孫遺憾找不到合適放心接班人,七
探秘vivo影像之美,與X系列技術溝通會共同見證卓越藍圖 - 天天要聞

探秘vivo影像之美,與X系列技術溝通會共同見證卓越藍圖

前段時間的vivo X系列新品發佈讓我們記憶深刻,而剛剛結束結束的「影像新藍圖X系列技術溝通會」也十分精彩,這次溝通會不僅告訴了大家vivo在影像領域的最新成果,也讓粉絲們對vivo影像背後的故事有更多了解,在vivo影像的發展歷程中可以分成兩方面,一方面,vivo通過自主研發,不斷提升自身的影像技術實力,另一方面,vivo...
華為再次亮劍,鴻蒙系統亮點多多 - 天天要聞

華為再次亮劍,鴻蒙系統亮點多多

5月15日,華為夏季全場景新品發佈會簡直是一場視覺與科技的盛宴,看得我熱血沸騰!不得不說,華為這次真的是大招頻出,新品多到讓人眼花繚亂!先說說那個華為MatePad 11.5 」 S吧,一亮相就讓人眼前一亮!它的設計簡約而不失時尚,屏幕清晰得讓人彷彿置身其中。
【新機】升級了個寂寞?藍廠新機發佈 - 天天要聞

【新機】升級了個寂寞?藍廠新機發佈

昨天晚上藍廠發佈了新機iQOO Neo9s Pro,機子採用了6.78英寸1.5K 8T LTPO直面屏,支持144Hz刷新率。搭載天璣9300+,前置1600萬像素,後置IMX920主攝+5000萬超廣角。電池容量5160mAh,支持120W快充。新增白色版本,用上了白色玻璃後蓋,顏值確實提升了不少。不過還是塑料中框+短焦指紋。12+256GB 2699元
AI Agent在哪些行業領域會產生影響? - 天天要聞

AI Agent在哪些行業領域會產生影響?

在如今飛速前進的科技浪潮中,人工智能(AI)技術的創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的每一個角落。在這一浪潮中,Agent AI智能體以其卓越的能力脫穎而出,它通過模擬人類智能行為,能夠勝任一系列複雜任務,並在多個領域展現出了其無法替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