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到了中秋節,正是鮮魚上市、供不應求的旺季,省城鴻運大酒樓的老闆,承接了一位大財主家裡的喜宴,可是買不到鮮魚,後來經人介紹,找到了船老大劉東,要訂二十筐鮮魚。
見有生意上門,劉東當然高興不已,立馬就答應了下來,接下訂單後,劉東就帶領手下的漁夫划著漁船出海打漁。
他們這一趟出海,收穫滿滿,不到一天的工夫,就打撈了滿滿一船的鮮魚。
鮮魚必須要立馬送到鴻運大酒樓,聽說要去省城,幾個船夥計躍躍欲試,都想跟着劉東去省城送貨。
劉東單獨挑選了劉錦蘇,要他和自己一起去省城送貨,劉錦蘇知道後興奮不已,他長這麼大,還從來沒有到過省城呢,正好藉著這次送貨的機會,到省城開開眼界。
劉錦蘇第一次來到省城,猶如劉姥姥走進了大觀園,看什麼都感覺新鮮好奇,嚯,好漂亮清潔的街道,只見兩旁商鋪林立、南來北往的客商絡繹不絕,熱鬧非凡,他兩隻眼睛都看不過來了。
把鮮魚送到鴻運大酒樓後,還有半天的閑暇時間,船老大劉東就給了劉錦蘇半天假,讓他到城裡好好逛逛,玩個痛快。
劉錦蘇謝過船老大,就獨自上街閑逛,走着走着,忽然看到老百姓都往城外涌去,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帶着幾分好奇,跟隨老百姓出了城。
來到城外一看,原來大伙兒都在一條流水潺潺的河裡放河燈,但見一隻只河燈漂浮在水面上,點點燭光在水面的映襯下,分外美麗。
劉錦蘇看的不禁入神了,信步沿着河岸慢慢朝前走,不知不覺來到了一處僻靜的河灘。
他也走得有些乏累了,剛想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忽然看到前面不遠處,一個年輕的女子正緩緩朝河中央走去,只見女子神情哀傷,兩眼空洞,神情木然的朝深水區走去,很快河水已經沒到女子的胸口了。
劉錦蘇開始還有些納悶,這女子要幹嘛,怎麼往河中央走呢,當他看到河水即將沒過女子頭頂、那女子仍然沒有停下的意思,劉錦蘇猛然間醒悟了,大叫一聲,不好,這女子要投河自盡!
劉錦蘇也來不及脫衣裳了,一個猛子跳進河裡,奮力朝女子游去。
三兩下,劉錦蘇就游到了女子身邊,拽住她往岸邊拖拽,女子似乎感覺到了有人在救她,突然發狂,意圖掙脫劉錦蘇,還要往河裡扎。
劉錦蘇有些生氣了,你怎麼這麼不知道好歹,我捨命救你,你不但不感激,還要尋死,畢竟劉錦蘇的力氣要大一些,加之他的水性也好,費勁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把女子救上了岸。
女子被救上岸之後,連吐了幾大口水,情緒異常激動,蹲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你救我幹什麼,讓我去死,讓我去死!
劉錦蘇只得好言相勸,說道,姑娘,你還這麼年輕,活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去尋死呢。
不要你管,你讓我去死,讓我去死,女子說罷,哭的是梨花帶雨。
劉錦蘇也不知道該如何解勸,唯有在一旁靜靜地守護着,深怕女子想不開,還要自尋短見。
女子哭罷多時,直到哭得再也沒有氣力了,這才止住了哭聲,劉錦蘇見女子沒有哭了,情緒漸漸平靜下來了,這才柔聲問道,姑娘,你究竟遇到了什麼傷心事,能不能跟我說說,說不定我能幫到你。
女子看了劉錦蘇一眼,說道,大哥,聽你的口音,不像是本地人,你來自哪裡?
哦,姑娘,我是福清縣城的漁民,這次是來省城送貨的。
女子聽罷,若有所思點點頭,忽然說到,大哥,還沒有請教你尊姓大名。
哎,我們打漁的,還談什麼尊姓大名,我叫劉錦蘇。
哦,原來是劉大哥,方才我真是無禮了,請劉大哥不要見怪。
誒,姑娘說的哪裡話,我怎麼會見怪呢,你叫什麼名字,是不是遇到什麼難處了,為什麼要想不開呢,說出來或許我能夠幫到你。
劉大哥,我叫汐瑩,家裡已經容不下我了,我也不願在家裡待下去了,劉大哥,你如果真的想要救我,能不能幫我一個忙?
汐瑩姑娘,你說吧,只要我能夠幫到你的,我一定做到。
劉大哥,你能不能帶我走,去哪兒都行。
這-------聽到這裡,劉錦蘇大吃一驚,他沒有想到汐瑩會提出這個要求,實在是太突然了,完全出乎意料。
汐瑩看到劉錦蘇面露難色,猶豫不決的模樣,不免有些失落,悠悠的說道,我就知道你不會答應。
劉錦蘇趕緊回道,汐瑩姑娘,不是我不帶你走,你看你穿着闊綽,一看就是大戶人家的小姐,我是一個窮苦的漁夫,我怕你跟着我,受不了那份苦。
劉大哥,你帶我走吧,只要你肯帶我走,什麼苦我都不在乎。
聽到汐瑩這麼說,劉錦蘇心中如同沸騰的開水一樣,汩汩的冒着熱氣,他尋思到,我如果不答應她,等我轉身離開,她還得投河自盡,現在自己是騎虎難下啊。
思索片刻,劉錦蘇堅定地說道,好吧,只要你不嫌棄我家窮,就跟我回家吧。
汐瑩聽罷,欣喜不已,就這樣她跟着劉錦蘇回到了小漁村。
村裡的小青年,看到劉錦蘇進城一趟,帶回來一個貌美如花的女子,都是羨慕不已,心說早知道有這種好事,就該跟着船老大進城了。
回到家之後,汐瑩看到劉錦蘇家裡,只有兩間茅草屋,並沒有嫌棄,而是立刻把家裡打掃的乾乾淨淨。
打那之後,汐瑩就在劉錦蘇家裡住了下來,白天劉錦蘇出去打漁,汐瑩就在家裡洗衣做飯,等劉錦蘇收工回來,汐瑩就把熱氣騰騰的飯菜端上了桌。
這天吃罷晚飯,劉錦蘇剛想要回房休息,汐瑩攔住了他,說道,劉大哥,我有話要跟你說。
劉錦蘇當即就是一愣,哦,汐瑩姑娘,你有什麼事嗎?
劉大哥,像你這樣每天跟隨船老大出海打漁,頂多只能混個溫飽,想要賺大錢過上好日子,還是得有自己的買賣。
汐瑩姑娘,你說的這些道理我也知道,可是我一沒有本錢,二根本不懂做生意的門道,想要有自己的買賣,難啊。
誒,劉大哥莫要說喪氣話,世上的事情,沒有什麼是做不了的,就看你敢不敢去做了,說罷,汐瑩取下自己的手鐲,遞給劉錦蘇,繼續說道,劉大哥,你把這隻手鐲去典賣了,多少可以換些銀兩當做本錢,另外做生意的門道,我懂一些,我可以教給你。
聽到汐瑩這麼說,劉錦蘇感動不已,他再也無法拒絕了。
第二天劉錦蘇就拿着手鐲,到典當行換了一些銀兩,現在手中就有了做生意的本錢了。
至於做什麼,汐瑩告訴他,可以用現銀收購漁民打上來的鮮魚,再賣給城裡開餐館的老闆。
劉錦蘇聽罷,大喜過望,覺得這是個發財的門道,他嘗試着做了幾天,沒想到真的可行,短短几天的工夫,就賺了不少錢,比他原先出海打漁來錢多了。
那些漁民原本就和劉錦蘇一起做工,劉錦蘇用現銀收購他們手裡的魚,他們當然高興了,所以每天漁民打來的魚,再也不愁賣不出去了。
劉錦蘇把鮮魚送到縣城餐館酒樓,店掌柜也高興啊,這樣就省去了他們親自去買魚的時間和精力,劉錦蘇送來的魚不僅新鮮,而且老闆要的量比較大,價格還可以優惠,就這樣,沒過幾年的時間,劉錦蘇就發家致富了。
劉錦蘇有了錢之後,就在城裡買房子置地,開了好幾家店鋪,又請了幾個懂行的店掌柜,幫他打理店鋪的生意,現在劉錦蘇的產業是越做越大,成為了縣城赫赫有名的員外爺。
汐瑩這些年和劉錦蘇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一直在背後默默地支持着他,劉錦蘇當然不會忘記汐瑩的恩情。
經過這些年的朝夕相處,兩人漸漸暗生情愫、互生好感,原先劉錦蘇還有些顧慮,總覺得自己配不上汐瑩,怕她跟着自己受苦,現在劉錦蘇沒有任何顧慮了,他大膽的向汐瑩表達了自己的愛意。
汐瑩也沒有絲毫猶豫,立刻就答應了劉錦蘇的求愛,很快擇良辰吉日,兩人拜堂成親了。
結婚的第二年,汐瑩就為劉錦蘇生下了一個漂亮的女兒,取名叫做小萱。
劉錦蘇初為人父,把小萱視為掌上明珠,那是百般寵愛,喜愛的不得了。
日子過得飛快,一晃十年過去了,小萱長成了一個乖巧聰慧的女孩,她遺傳了母親汐瑩的良好基因,生的是膚白如雪,活脫脫一個美人坯子,人人見了小萱,都誇讚劉錦蘇,你好福氣啊,養了這麼漂亮的一個女兒,劉錦蘇聽了,心裏自然是美滋滋的。
轉眼到了臘月,眼看就快過年了,這天劉錦蘇和汐瑩上街採買過年的年貨。
兩人來到十字大街,只見街上人來人往、接踵摩肩,甚是熱鬧。
剛剛走到城隍廟門口,突然前面圍了一大圈人,不時朝裏面指指點點,口中還念叨着,真是可憐啊,孩子還這麼小。
劉錦蘇和汐瑩感到奇怪,分開人群,往裏面觀瞧,只見城隍廟裏面,有一個十來歲的孩子撫在一位老者的身上,悲傷的哭泣着。
劉錦蘇見了於心不忍,趕緊上前問道,娃娃,你叫什麼名字,發生了什麼事,為何哭泣啊?
男孩止住哭聲,這才道出了實情,原來男孩名叫浩文,本來和爺爺相依為命,不料老家的宅院被當地的惡霸霸佔了,爺爺帶着浩文逃難來到了縣城,住在了城隍廟裏面。
不料幾天前一場寒潮來襲,氣溫陡將,爺爺身子骨本來就不好,一路長途奔波,耗盡了體力,氣溫驟降,爺倆幾天討不到吃的,爺爺竟然凍餓而死了。
汐瑩聽罷,心裏一陣酸楚,不由得動了惻隱之心,就上前說道,孩子,聽你的口音,好像來自省城啊。
男孩抹了一把眼淚,回道,夫人是的,我和爺爺是從省城逃難來的。
別哭孩子,跟我們回家吧,我家裡正好缺少一個小夥計,你要是願意,就到我們府里做個小夥計吧。
那太謝謝夫人了,可是我爺爺死了,不能讓他孤零零躺在這裡啊。
這時候劉錦蘇說道,你放心吧,我來安葬你的爺爺。
聽到這裡,浩文感激不已,當即跪倒磕頭,多謝老爺,多謝夫人。
劉錦蘇拿出錢,買了一副上好的棺槨,風風光光安葬了爺爺,把浩文帶回家之後,讓他沐浴更衣,換了一身乾淨的衣裳。
經過一番捯飭,浩文展現了一個俊美少年的容顏,生的是眉清目秀,英氣逼人。
浩文這一來,小萱就多了一個玩伴,浩文不過比小萱大三歲,很快兩人就成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考慮到浩文年紀小,劉錦蘇也沒有安排什麼重活,不過是叫他做些端茶送水、打掃庭院的輕活,浩文非常勤快,做事認認真真,從來不偷懶,劉錦蘇和汐瑩見了,心中愈發喜歡他了。
汐瑩為小萱請了一位教書先生,住在家裡教小萱讀書。
這天在課堂上,教書先生要檢查昨天教過的文章,就是劉禹錫的《陋室銘》,讓小萱背誦一遍。
小萱開始背誦的挺流暢,可是背誦到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時候,就卡在這裡背不下去了。
小萱急的面紅耳赤,不知道如何是好,正當她窘迫不已的時候,浩文走了進來,朗聲背誦到,可以調素琴、閱金經-----而後流暢的背完了全文。
教書先生聞聽,大喜過望,一把拉住浩文,急切的問道,誒呀,誰交給你的,你怎麼會背誦啊?
浩文淡淡的回道,先生教小萱讀書的時候,我就在門外聽着,聽一遍我就記下了。
教書先生聽罷大喜,那你還會背誦別的文章嗎?
當然會了,先生教過的文章,我都會背誦,說罷浩文就把先生教過的文章,全部流暢的背誦了一遍。
教書先生聽到這裡,欣喜不已,當即帶着浩文找到了劉錦蘇,說道,劉員外,這孩子聰慧過人,是個讀書的好苗子,如果不讓他讀書太可惜了,我願意免費收他為徒,請員外恩准。
劉錦蘇聽了很是高興,當即決定要浩文以後再也不用干雜活了,就和小萱一起讀書習文,浩文當然樂意啦,當即跪倒磕頭,拜謝了劉錦蘇。
打那之後,浩文就和小萱一起坐在學堂里讀書,一晃幾年的工夫過去了,小萱長成了一位亭亭玉立的美少女,浩文也不負眾望,接連考中了秀才和舉人,正在家刻苦攻讀,準備即將到來的科考。
春節過後,很快到了元宵節,劉錦蘇安排了一桌豐盛的家宴,讓大家好好享受美酒佳肴,歡度佳節。
浩文和小萱平日里很少喝酒,這會兒趁着過節,不免多喝了幾杯,幾杯酒下肚,兩人的臉通紅通紅的,不覺有了幾分醉意。
小萱攙扶浩文回房休息,當小萱把浩文放倒在床上,剛剛轉身要走,浩文一把拉住了小萱,嘴裏念叨着,小萱,不要走,你不要走。
小萱登時羞紅了臉,其實經過這些年的朝夕相處,兩人早就互生愛慕之情了,兩人約定,等浩文金榜題名時,他兩人就向父母稟明實情、拜堂成親。
這會兒在酒精的刺激下,浩文慾火焚身,一把摟住了小萱,小萱也顧不得許多了,一下倒在了浩文懷裡,兩人終於突破了男女之間的最後一道防線,做成了好事。
一對小情人背着父母不知道,偷吃禁果,本來也無可厚非,怎麼就這麼寸,很快小萱就發現自己懷孕了。
這下小萱慌神了,趕緊找浩文商量該怎麼辦?浩文還算有擔當,當即決定向汐瑩求親,要迎娶小萱。
當浩文帶着小萱興沖沖找到劉錦蘇和汐瑩,說明實情的時候,他們原以為會得到小萱父母的祝福。
沒想到浩文剛剛說完,汐瑩就勃然大怒,暴喝一聲,放肆,你想娶小萱,這根本不可能,我勸你趁早死了這條心!
浩文和小萱一聽傻眼了,他們從來沒有見過汐瑩發這麼大的火,小萱登時就哭了,母親,這是為什麼呀,你說這是為什麼呀,浩文為什麼不能娶我。
汐瑩臉色鐵青,脖子上的青筋鼓起老高,別問了,你們根本不可能在一起,死了這份心吧。
劉錦蘇也嚇了一大跳,他從來沒有見過夫人發這麼大的火,於是說道,夫人啊,你消消氣,有什麼話好好說,你看這兩孩子不是挺般配的嗎,你咋就要硬生生拆散他們呢?
老爺,你是不知道內情啊,這------,這叫我怎麼說出口呢。
哎---,夫人,我們這麼多年的夫妻,有什麼不能說的呢,你有什麼話只管說。
汐瑩臉上的肌肉抽搐了幾下,重重嘆了一口氣,這才說出了塵封在心底多年的一段往事。
原來汐瑩的父親是省城的一位大財主,是做綢緞生意的,當年汐瑩的父親為了家族的生意,要把她嫁給一個絲綢商人的兒子。
那小子是個不學無術、吃喝嫖賭俱全的浪蕩子,汐瑩怎麼肯答應嫁給他呢。
汐瑩早就喜歡上了一位在省城求學的書生,兩人私定終身,汐瑩的父親得知後,勃然大怒,一張狀子就把書生告到了縣衙,並且花費重金買通縣令,將書生髮配到了邊疆。
汐瑩得知愛人被發配,傷心欲絕,由此對父親心生怨恨,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汐瑩發覺自己懷孕了。
在那個年月,女子未婚先孕,是要遭到別人唾罵和恥笑的,汐瑩在貼身丫環的幫助下,偷偷在外面生下了一個男孩。
汐瑩自知家裡容不下這個孩子,自己又無力撫養,不得不忍痛叫丫環將孩子送走了。
丫環後來告訴她,孩子放在祠堂門口,被一位賣菜的老大爺抱走了,汐瑩得知孩子被人領養了,這才稍稍安心。
過去這麼多年,汐瑩本來對找回兒子,不抱任何希望了,沒想到浩文來到家裡後,她就感覺這孩子越看越面熟,說不清的就對他產生了一份親近感。
直到有一天,汐瑩偶然間看到浩文後脖頸處有一塊三角形的紅色胎記,他的脖子上還帶着一塊祖母綠的玉佩,汐瑩的心不由得猛的抽緊了,她當年生下兒子,兒子的後脖頸處就有一塊三角形的紅色胎記。
浩文戴的那塊玉佩,分明就是當年她給兒子戴上的,汐瑩又向浩文打聽,你爺爺生前有沒有跟你說過什麼,你是打哪來的?
浩文告訴汐瑩,爺爺生前曾經說過,自己是被放在祠堂門口,被爺爺抱養的。
聽到這裡,汐瑩驚喜萬分,她現在可以斷定,眼前的浩文,就是自己的親骨肉,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親生兒子。
汐瑩沒有馬上相認,一則考慮到浩文馬上要赴京趕考了,這時候突然母子相認,怕他一時難以接受,影響了考試。
另外汐瑩也擔心,自己突然說出來,劉錦蘇一時接受不了,怎麼就突然多出個兒子來了,所以打算等浩文科舉考試完了,再向家人宣布實情。
今天浩文提出要迎娶小萱,汐瑩一聽就急了,你們乃是同母異父的兄妹,怎麼能夠結婚呢,那豈不是亂了倫理綱常,情急之下,汐瑩不得不道出了實情。
等汐瑩說完,浩文和小萱獃獃地愣在了原地,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情勢急轉直下,會來這麼一個大反轉,這事放在誰的身上,都難以接受。
這時候唯有劉錦蘇氣定神閑,看了浩文和小萱一眼,然後緩緩的對汐瑩說道,夫人,謝謝你這麼坦誠,能夠將埋藏心底多年的秘密告訴了我,有件事本來我不打算說,就算到死,我也要帶進棺材裏,現在看來,我不得不說了。
汐瑩聽罷,就是一愣,老爺,難道你有什麼事瞞着我嗎?
夫人,浩文是可以娶小萱的,因為小萱本來就不是你的親骨肉。
這回輪到汐瑩吃驚了,她一把拉住劉錦蘇,驚愕不已,老爺,你說什麼,你說什麼,小萱不是我的親骨肉,這怎麼可能呢,這怎麼可能呢,老爺莫要胡說啊。
夫人,你不要激動,且聽我慢慢說,劉錦蘇這才說出了一個驚天的大秘密。
原來當年汐瑩分娩的時候,遭遇難產,胎兒在母胎裏面停留的時間過長,生下來的時候,就已經咽氣了。
接生婆在為汐瑩接生之前,剛剛為一位樵夫的老婆接生,說起那個產婦,也是一個可憐人,她的丈夫前不久上山砍柴的時候,不幸被毒蛇咬死了。
那個婦人分娩的時候,雖然生下了一個健康的女孩,但是產婦卻遭遇大出血,倒在了產床上,再也沒有醒來,可憐這個小女孩剛剛出生,就成了孤兒。
接生婆久仰劉錦蘇的好名聲,有意為這個可憐的女嬰尋個好人家,當她看到汐瑩生下的是一個死嬰,於是找到劉錦蘇,請求他收養樵夫的遺孤,就算是積德行善,做了一件大好事。
劉錦蘇略微思慮了一會兒,覺得這事可行,這會兒汐瑩因為難產,處於重度昏迷,如果醒來後,得知自己的孩子已經死了,肯定是痛不欲生。
再者說了,劉錦蘇看到那個樵夫的孩子,生的是漂亮無比,打心眼裡就喜歡,於是就同意了接生婆的建議,收養了這個女嬰。
汐瑩蘇醒後,抱着心愛的女兒,那是開心無比,她當然不知道其中的內情,劉錦蘇打算把這個善意的謊言,一直深深埋藏在心底,就算到死也不要說出來。
直到今天,浩文向汐瑩求親,說要娶小萱,汐瑩道出他們是同母異父的兄妹,劉錦蘇一看此情此景,再不說實在不行了,會鬧出人命的,這才道出了實情。
待真相大白後,大家都長長的鬆了一口氣,尤其是浩文和小萱,相互對視了一眼,甜蜜之情油然而生。
劉錦蘇說道,浩文啊,現在婚事已經定下來了,你應該收收心,好好準備科考了,千萬不要叫我們失望啊。
浩文正色道,放心吧,伯父,我一定會盡心竭力的,絕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劉錦蘇哈哈一樂,回道,傻小子,還叫我伯父呢,應該改口叫岳父大人了,一句話把大夥逗樂了。
後來浩文赴京趕考,果然不負眾望,一舉就考中了進士,被皇上委任為翰林院的編修。
浩文金榜題名,回到家就和小萱拜堂成親了,小兩口結婚後恩恩愛愛,相敬如賓,生育了一子一女,他們的兒女長大成人後,個個有出息,尤其是他們的兒子,後來做了朝廷大官,小萱還被皇上敕封為一品誥命夫人,享受了無盡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