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羅州城清河縣,有一富商叫趙輝,是在當地很有權勢;不僅如此,趙輝的表哥趙文在京城吏部任職,雖然官職不高,但認識不少權貴。
話說趙輝膝下有一子,名為趙旭日,雖然長相英俊,可此人仗着父親有錢有勢,平日里耀武揚威,整日吃喝玩樂,一副放蕩不羈的做派。
一晃趙旭日二十六七歲了。
見兒子無所事事,趙輝尋思着讓兒子做點小生意,將來好執掌趙家。
可趙旭日倒好,他對生意毫無興趣,反而迷上當官位。
得知自家叔叔在京城當官,於是趙旭日哀求父親,讓叔叔幫自己在清河縣,謀個一官半職。
雖然趙輝知道兒子沒本事,可他非常溺愛兒子;為了不讓兒子難過,他親自去京城拜訪趙文,讓他幫忙運作此事。
臨走前,趙輝偷偷留下一張銀票。
得了好處的趙文,自然盡心操辦此事。
過了一個月,趙旭日順利當上小官,相當於片長吧,專門負責管理一片區域。
話說上任當天,向來愛講排場的他,提前向轄區的老百姓發了請帖,邀請了一百人前來迎接自己就任。
儘管那天,來了許多人,也挺熱鬧。
可細心的趙旭日發現,竟沒有一位和尚前來夾道歡迎。
要知道,他轄區內有一個寺廟,廟中大約有十來個和尚,可如今竟一個和尚也沒來。
當時,他非常生氣。
那日,他派手下調查此事,得知是寺廟方丈慧龍不讓和尚前來。
心胸狹隘的趙旭日認為,這是慧龍和尚不給面子故意和他作對。
為報復慧龍,趙旭日想了一個齷齪的辦法。
幾日後,那天深夜,正下着暴雨。
突然,一個年輕女子,慌慌張張地跑進寺廟,直奔慧龍房前。
「救命啊,救命啊」
慧龍聽到女子的救命聲,趕緊打開房門。
「大師,有人要殺我,求你一定要救救我」
慧龍遲疑片刻,隨後抬頭遠望,發現不遠處有幾個好黑人,個個拿着刀。
來不及多想,慧龍趕緊將女子拉進屋。
見女子渾身濕透,慧龍找了一件衣服讓女子換上。
女子跪地道謝。
她告訴慧龍,自己原本是一個本分的民婦,名為秦雨軒;由於父親欠下一筆賭債,為了還債,父親將她賣給青樓當了舞女。
可秦雨軒知道青樓乃風塵之地,所以她一直尋找機會溜走。
那天,她趁老鴇喝醉後翻窗逃走。
沒想到被青樓的夥計發現,這才有了被黑衣人追趕一幕。
得知秦氏的遭遇,慧龍頗為同情。
就在他尋思如何安置秦氏時,突然秦氏撒出一包白色的粉末,緊接着慧龍昏了過去。
等慧龍醒來,發現秦氏躺在身邊。
此刻,慧龍羞愧不已。想着自己身為出家人,如今卻犯下滔天罪過。
攆走秦氏後,慧龍懸樑自盡了。
其實,慧龍哪裡知道,這個秦氏就是趙旭日,從青樓中挑選出的一個舞女,故意上演秦氏遭人追殺的一幕,從而讓秦氏有機會接近慧龍和尚,然後利用慧龍的善良,趁其不備將他迷暈,讓他丟了童子身。
在趙旭日看來,只有這樣才能折磨慧龍,讓他永遠生活在無盡的內疚中。
沒想到慧龍竟了結自己的生命。
說來也巧,慧龍出殯當天,趙旭日的妻子潘氏生下女兒,取名為趙秋梅。
也是是報應,在趙秋梅五歲時,趙旭日暴病而亡。
隨着趙旭日的去世,趙家很快沒落。
可憐的潘氏含辛茹苦將女兒拉扯大。
一晃十多年過去了。
為了生計,潘氏將女兒許配給李員外當了妾室。
哪知李員外命短,不到兩年便去世。
後來,趙秋梅被李家人賣至青樓當了舞女。
巧的是,青樓老鴇正是秦氏。
得知趙秋梅乃趙旭日之女,秦氏感嘆道:「報應啊,這真是因果輪迴」
其實,當年慧龍自盡後,秦氏一直內疚不已;這些年,秦氏堅持祭拜慧龍,希望能減輕自己的罪過。
當趙秋梅得知父親犯下的罪孽,她一時難以接受。
後來,趙秋梅打算削髮為尼,為父親贖罪。
可秦氏認為,當年趙旭日犯下的過錯,不應讓後代去承擔;想着趙秋梅夠凄慘,於是,她拿出積蓄為秋梅贖身,讓她離開青樓,找個老實人重新過日子。
將秋梅安頓好後,秦氏離開青樓,去了尼姑庵,餘生為自己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