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期,欽州官道旁住着一個姓秦的老漢,他年過五旬,還是個跛子,出行離不開拐杖。他家裡有匹老馬,跟他一樣,也是個跛子,他平日便趕着馬車,負責到鎮上幫人拉貨。
別看秦老漢其貌不揚,在當地威望頗高,大家都很尊敬他,就連一些路過他家門口的官兵,也都會主動與其打招呼,因此他的生活不算太差。
這年中秋前夕,秦老漢接了個單子,負責到鄰村送一批月餅。秦老漢不敢耽擱,當駕着馬車出發了,可他走到半路,天空卻忽然下起了大雨,好在離他不遠的地方,有一座破舊的山神廟,秦老漢也沒多想,立馬駕車趕了過去,並鑽進廟中避雨。
那山神廟看起來已荒廢多年,殿內的桌椅早已腐朽,奇怪的是,正常的山神廟只供奉着一個山神,可這廟裡卻有兩尊神像,且一模一樣,就連身上掉漆的地方都相同。
不止如此,秦老漢剛一進廟,就聞到了一股淡淡的血腥味,雖下着大雨,卻仍未衝散這股血腥味。
秦老漢眉頭微皺,他環顧四周,在確定沒什麼問題後,這才靠在牆角打起盹來。可到了半夜時分,他卻忽然被一陣對話聲吵醒。
「大哥,咱都多久沒開葷了,這主動送上門來,不吃白不吃啊!」
秦老漢被聲音吵醒,他微微睜開,輕輕轉動腦袋,想看看是誰在說話。結果卻發現,說話的不是人,而是廟裡的兩尊神像。
此刻那兩尊神像正背對着他,像人一般盤膝而坐,且雙眼射出紅光,絲毫沒有山神的威嚴,反倒處處透露着詭異。
另一尊神像回應道:「萬萬不可,你沒看到那老頭周身環繞的血煞之氣,估計是個比咱倆還狠的主,你敢吃他?」
「大哥說的有道理,可咱都多久沒見活人了!」另一尊神像抱怨道。
「行了,那老頭咱惹不起,不過他的馬就在門口,你也別抱怨了,先湊合把馬吃掉吧!」其中一尊神像安慰道。
聽到這些的秦老漢大吃一驚,可此刻的他非但不怕,反而擔心起自己的馬兒來了。眼看那兩尊神像起身往門口走去,秦老漢再也坐不住了,他抄起放在一旁的拐杖,一瘸一拐沖向它們。
不等兩尊神像反應過來,秦老漢手中的拐杖便招呼到了它們的身上。伴隨着陣陣慘叫,神像竟被打得抱頭鼠竄,且每打一下,神像的個頭就矮三寸。不知抽打了多久,兩尊神像被逼到角落,並恢復了真身,原來是兩隻修鍊成精的黃鼠狼。
這兩隻黃鼠狼偽裝成山神像躲在此處,凡是路過之人,都被他們吃掉了,屍骨殘害則被藏在了神像的下方。秦老漢對這倆妖怪也沒有客氣,再次揮舞起拐杖,將它們給活活打死了。
原來,秦老漢是行伍出身,年輕時是一位百夫長,武藝高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之勢,不知斬殺過多少敵軍首級。回到家鄉後,他又參加了剿匪,造福了一方百姓,而他的腿,就是剿匪的時候傷到的,那匹馬也是他的戰馬,在剿匪時受的傷。也正是如此,他得到了當地村民們的禮遇和尊敬。
而秦老漢手裡的拐杖也不是凡物,乃是當地縣官特意託人用上好的桃木打造的,桃木本就辟邪,如今又被一個殺伐果斷,血性十足的人持在手中,也難怪那兩隻黃鼠狼會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