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時期,溫州有個名叫木鑒升的秀才,近日大考即將到來,他在去趕考的路上,遇到了一夥劫匪,身上的錢財被洗劫一空,那日天色已晚,木鑒升有兩日沒吃過飯,餓得頭暈眼花,恰在此時,一名身段窈窕的寡婦來到他跟前。
該寡婦名叫白蜻蜓,她家住在附近的山頭,家裡的肉沒了,白蜻蜓這才下山來,到市集上買了四十斤五花肉,準備帶到家裡燉湯喝,白蜻蜓見木鑒升孤身一人露宿街頭甚至可憐,將木鑒升給領回了家。
白蜻蜓的家比較簡陋,僅有兩間小房子,不過供她一人居住卻沒有問題,且四周環境雅緻,周圍更沒有其他的村民叨擾,是個寧靜的好地方,美中不足的是,一個人居住的久了,難免讓人覺得寂寞。
且山林間多精怪,半夜或許會被林間的孤魂野鬼造訪,沒點術法傍身,孤身一人還真不好在山林間居住。
言語間白蜻蜓來到廚房,將肉湯燉好放在了木鑒升面前的桌子上,而木鑒升則端着湯碗一飲而下,還讓白蜻蜓又給自己盛了好幾碗,期間木鑒升在飯碗中咬到一根類似於人類腳趾的肉塊,不過他實在是太餓了,沒有想太多。
飯飽後,木鑒升來到了廚房,準備在廚房中湊合一夜,因其十分勞累,閉上眼睛迅速昏睡過去,直到半夜時,唇邊突然出現了潮濕軟糯感。
那潮濕軟糯的東西不停在木鑒升唇邊摩擦,木鑒升還因此做了個春夢,夢到一名美女將唇瓣貼到了自己嘴上,他也配合地伸出了舌尖,不過這美女的身材未免太過短小,木鑒升張了張口,竟是將美女的腦袋給吞入了口中。
那美女的雙手在不停扒拉着木鑒升的臉頰,木鑒升逐漸意識到了不對勁,睜開眼睛後發現一隻貓的腦袋正被自己含在嘴裏。
木鑒升將貓腦袋吐了出來,那貓一臉嫌棄的跳到了一邊,惡狠狠的瞪着木鑒升,好傢夥,它一隻開了靈智的妖貓差點被木鑒升含在口裡悶死。
這隻貓曾在木鑒升家中生活,也就是一隻普通的家貓,後來在機緣巧合下才開啟了靈智,就此離開木鑒升家中,跑到山林間精氣充沛的地方修鍊人形,偶然一次腹中飢餓,出來覓食時意外遇到了原來的主人家木鑒升。
貓沒工夫和木鑒升計較這麼多,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它開口道:「將你帶上山的白蜻蜓,她是個殭屍,她陰壽已一千歲了,這麼多年來,她一直依靠着飲人鮮血來維持不老的相貌和壽命,你快跑,晚了你就成她的飲料了!」
木鑒升對此半信半疑,不過這貓曾跟他生活過幾年,他也沒苛待過它,對它的話能信得過,他收拾好東西小心翼翼地從房間里溜了出去。
然而,木鑒升不小心在院子里踢到一塊石頭,絆倒在地,這動靜驚動了房間里的白蜻蜓,她從房間里跑了出來。
木鑒升正要編個理由糊弄過去,不曾想白蜻蜓早已料想到這一切,她的雙目變得一片赤紅,兩隻手掌也如同鋼構一般銳利,「嗖」的一下來到了木鑒升跟前,掐住了木鑒升的脖子,利爪也陷入了木鑒升的皮肉。
一片危急中,那貓突然出現在白蜻蜓背後,它趴在白蜻蜓的脖子上,對着白蜻蜓的大動脈咬了下去,又快又狠又准,那漂亮的貓臉上頓時被濺滿了鮮血。
白蜻蜓被咬傷後,立刻將木鑒升給放了下來,她單手捂着脖子上的傷口,再次將手挪開時,脖子上的傷痕消失不見,皮膚如往常一般光潔。
千年的老妖怪,果真不是木鑒升與貓能夠輕易對付的,那貓為了保全木鑒升,再次朝着白蜻蜓發起了攻勢,它一邊牽制着白蜻蜓,一邊還催促木鑒升趕緊離開這裡。
木鑒升當然不想拋下貓不管,可他如果不逃走,他和貓都活不下來,於是他轉身朝着下山的路跑了過去,跑出兩百米遠時,身後突然傳來了一聲凄厲的貓叫聲,而白蜻蜓則將貓的屍身隨意的丟棄到一旁,再次朝着木鑒升追了過來。
木鑒升被嚇得魂飛魄散,兩腿發軟,最終還是被白蜻蜓給追了上來,他閉上眼睛等死時,一道利刃劃破長空的聲音傳入耳內。
來者是名道士,這名道士年過古稀,鬚髮皆白,看上去頗有道行,他的長劍已經貫穿了白蜻蜓的心臟。
木鑒升獲救了,他向山下的村民們借了些銀錢,照舊去趕考,然而揭榜時他的名字沒有在榜上,此後他連續考了好幾回也沒考上,於是他在家鄉開了家私塾,做了教書先生。
後來,木鑒升家中來了名女子,那女子稱自己名叫鄭玉萱,她就是當年的那隻貓,那肉身被白蜻蜓弄壞後,它的元神還一直飄蕩在世間修行,最終修得了人類的模樣,木鑒升見到她時非常高興,還娶她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