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不倫的世界(第一部)22,23

2022年10月02日08:58:39 故事 1168


張不倫的世界(第一部)22,23 - 天天要聞


第二十三章

1982年前後,汽車廠進了不少新人。


恢復高考後的部分畢業高校大學生陸陸續續分配到了汽車廠,這裏面以安徽工學院畢業的居多。安徽工學院應該是當年全國比較牛的高校,只是到了1995年,國家提出211建設工程,要重點建設100所左右的高等學校,並且每個省名額有限。


為了能保住安徽省高校中一個珍貴的211席位,安徽工學院在1997年最終併入了合肥工業大學。但是這所學校存在的那些年,的確為中國汽車工業培養了不少人才,到了二十世紀初,幾十年間由此走出的全國各大車企高管將星璀璨,號稱汽車界的黃埔軍校。


還有一些是因為合肥市是省會城市,為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從其他地方調動過來的老大學生,有不少是國內名校的。比如有一對叫庄無糾和姜靜茹的夫婦,夫妻倆雙雙畢業於清華大學,幾年後丈夫還成了汽車廠的總工程師。他們的大兒子莊園和他們一起過來後,進了子弟學校,和張不倫成了同學,後來還成了很好的朋友。


這些人的加入為汽車廠的技術研發補充了新鮮血液,農林牧副漁,煤炭林業地質勘探,各行各業只要有需要的特種車輛基本上都能開發出來。那段時間,張不倫每次再去停車場,看到的不再是原本一色的載貨汽車,而是多了各式各樣很稀奇古怪的車輛,停得浩浩蕩蕩。張爸爸張媽媽和他們的工友們也非常辛苦,經常加班,有的時候還出現叫長白班,兩班倒與三班倒的班,工廠里也經常會看到「大幹一百天」之類的標語。


可即便是這樣,或許是剛剛走上起跑線的中國汽車企業在此時都還沒有準確把握什麼叫市場的脈搏,因此,面對市場,無論大家怎樣的努力,一切只能是處於一個不好不壞的狀態,像一個負重的蝸牛,在艱難中蹣跚前行。


這種狀態持續了十年,在這十年中,汽車廠每個職工每月的收入僅僅夠維持基本開支而已。


有段時間張媽媽所在的車間一度有好幾個月獎金都是5塊錢。職工們惱了,把車間主任圍住,說你不能爭取爭取嗎,每個月都5塊錢獎金我們以後就喊你老五了。車間主任也尷尬,當著全體職工的面發誓賭咒大聲保證,下個月獎金一定會增加,如果不增加我這個車間主任就不幹了,然後氣呼呼去找廠長了。第二個月下來,車間主任果然兌現了他的諾言,獎金還真的漲了,5塊5毛錢。


即便收入菲薄,但是汽車廠職工對自己的子女們還是毫不吝嗇的,並且是千方百計創收來改善他們的生活。


劉飛的爸爸是上海人,有空總是坐火車回上海去找一些比較時髦的,在合肥這邊不容易買到的東西分給大家,自己也賺點小差價,補貼家用。其中有一陣就經常往廠裡帶一種叫假領子的東西。


假領子從外形上看是一件不完整的內衣,只是一件領子,保留了內衣上部的少半截,穿在外衣裏面,露出的衣領部分完全與襯衣相同。而就這個東西,曾經不僅在汽車廠,在合肥市都風行一時。其原因還是因為那時候人們的生活還比較貧困,收入少,供應緊張,購買許多東西需都要票證。單說購買服裝,除了有錢,還得有布票等。


紡織品基本上也是定量供應,不到年節,一般人是極少添置新衣服的。襯衣更是服裝中的上品,穿上它,人顯得精神體面。可是襯衣價格相對要貴、需要布票。再加上那個年代的中國人不穿西裝,穿中山裝得多,敞開領子,漏出的也只是脖子那一小塊兒,於是人們窮則思變,假領子應運而生。


金強的爸爸休息的時候會去給附近的生產隊打一些結婚要用的傢具,後來名聲響了,忙不過來的時候,經常還把他徒弟等等一眾人等拉去幫忙。結了工的東家往往比較客氣,除了工錢外還會拿出一些家中腌制的咸貨執意相送,於是張不倫有一陣在金強那混了不少鹹鴨蛋吃。


張爸爸下了班經常把網一背,帶上自家配的餌料,去附近池塘釣蝦子去了,有時候運氣好的還會抓到老鱉。於是張不倫一家魚蝦不斷,吃不完的張爸爸會去廠門口附近找地方一次性賣掉,有一回賣蝦子的錢比他一個月的工資都高,把張爸爸樂得一晚沒睡着。


在張不倫和金小寶的記憶中,自小父母親還真沒有讓他們在吃的方面吃過虧。儘管工資不高,無法天天保證大魚大肉,但是經過張媽媽的巧手安排,一年四季總會美食不斷。


第二十四章

清明前,張媽媽會去菜市場,找到價格很便宜的田螺買上幾斤。把買回的田螺放在清水裡養幾天,每日換水時滴上幾滴香油,待肚裏的雜質吐凈後,就用老虎鉗子把田螺屁股夾掉。到了燒田螺的那天,總是張不倫兄弟倆相當高興的日子。


每次等到鍋內油燒至七成熱時候,張媽媽會先放入蔥、姜、大蒜瓣、辣椒爆香,當她把螺螄倒入熱鍋那一剎那,就會聽到跐溜一聲,然後帶着各種蔥姜蒜花椒大料的香氣會迅速在家中瀰漫開來。快速翻炒後再放入料酒、醬油炒勻,聽着鏟子在鍋里扒拉的聲音,美味就這麼一點一點地做成了。張媽媽燒這道菜好吃是有秘訣的,辣椒比例拿捏得恰到好處,既能去掉腥氣又不會蓋住螺螄的鮮味,一大盆螺螄上桌,總是會讓張不倫兄弟倆埋頭苦幹到不想去看電視的地步。


夏天炎熱,家裡有時會買上幾個西瓜。西瓜吃完後張媽媽會用小勺將紅瓤一點點挖乾淨,然後把西瓜皮洗凈加工成薄片或細絲,再放入大玻璃瓶中用佐料腌制。夏日晚上一家人喝粥的時候,將腌好的的西瓜皮淋上麻油,伴着稀飯嘗上一口,咸嫩脆香。


夏秋交匯時節,張不倫兄弟倆如果想吃到張媽媽的另一道經典拿手菜,往往是需要碰運氣的,因為這道菜的食材常常時有時無。每次去菜場買菜的時候,偶爾在菜場角落裡會碰到兩三個鬼鬼祟祟之人,一臉緊張,東瞅西望。見到有人來便會上前低聲詢問:「有田雞要嗎?」如遇到有人想買就鬼頭鬼腦帶到僻靜處,拿出藏於外衣之中的一長串雪白扒了皮的田雞趕緊成交。價格也不貴,也就是幾毛錢的樣子。


當然,賣田雞的人並不是天天都會遇到,干這個是有風險的,在那個時候這個事情被抓到了必會受到嚴重處罰。因此,倘若看見有穿着藍色上衣帶着紅袖章的人,還未等對方一聲斷喝:「幹什麼的?」賣田雞的人往往步如流星轉身溜得比兔子還快,慌不擇路的時分有時連手中的田雞也會棄之於地。


回到家中,張媽媽把田雞清理乾淨,將切好的薑絲,蒜片、紅辣椒等等佐料放進油鍋炒香,再放入田雞翻炒至兩面金黃,然後加入鹽、糖,醬油,味精,倒進差不多淹沒田雞的水,蓋上鍋蓋燜上一會後起鍋,一道色紅芡亮,味咸鮮香,香氣撲鼻的紅燒田雞就此出鍋。每次張媽媽做這道菜,張不倫與金小寶必在一旁現場觀摩,饞涎欲滴盼着趕緊能一飽口福。


紅燒田雞的美味讓張不倫和金小寶每次都吃得喜笑顏開,在田雞慢慢見底後還會用筷子在盤裡湯汁中反反覆復尋找,總盼望着奇蹟出現,看能不能找到被遺漏的一些田雞腿,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


有一次在吃這道菜的時候,向來彬彬有禮,熱情好客的金小寶甚至不惜和來家中做客的小客人當場翻臉。


廠里檔案室的汪阿姨周末常常會帶她的兒子朱可為來張不倫家長玩,有一天運氣不錯,讓張媽媽買到了田雞。中午時分,張媽媽大顯身手,很是做了幾個菜,等到壓軸大菜紅燒田雞熱氣騰騰擺到桌上,剛剛還在說說笑笑的三個小朋友立刻默不作聲,埋頭大快朵頤起來。


幾番扒拉之後,金小寶發覺搶不過朱可為,氣得把筷子往桌上一摜,小嘴一嘟:「你怎麼那麼會吃啊,光吃腿不吃身子!」當時就把朱可為羞得不行。


朱可為大學畢業後去了澳大利亞,與張不兄弟偶爾相逢必會聊及此事,總是悠悠感嘆:「那才是童年的味道!」


張不倫的印象中張媽媽不僅廚藝很好,而且善於運用各種便宜食材進行合理搭配。有一年冬天,大雪封路,供應的各種肉食蔬菜運不到廠區這邊,即便遇上零星小販手中有菜也是價格高得出奇。結果張媽媽愣是用家裡僅剩的一點豬肉,加上蘿蔔,白菜,豆腐果等等,再配上海帶絲湯料,變着花樣做出了好幾個花樣的火鍋,一家人吃的有滋有味,一直撐到一周後菜市場恢復正常。


上了二年級的張不倫已經認識不少字了,特別喜歡看書,家中的小人書早已翻來倒去看了不知道多少遍。於是每個學期拿到新語文課本第一時間就會迫不及待地翻來翻去找故事看,王二小,小英雄雨來,雷鋒,列寧,看得津津有味,可惜課本上故事大都不多並且都很簡單,不一會就看完了,弄得張不倫很不盡興。


見兒子這麼喜歡看書,張媽媽一咬牙,給他定了全年的《兒童文學》。於是張不倫的春天來了,每期一到,連作業都不想寫,匆匆一口氣讀完,讀到精彩處自己會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見此情形的金小寶那時必會上前,纏着哥哥給他講書中的故事。張不倫最喜歡的是兩個叫舒克貝塔的小老鼠,一個開飛機,一個開坦克,還有一對叫皮皮魯和魯西西的兄妹,每期故事都相當精彩並且過程和結局都出乎他的意料。因為是連載,每集讀完後就眼巴巴盼着下一期趕緊到來。寫這些故事的作者鄭淵潔好幾年後自己也辦了個雜誌,叫《童話大王》。


到了周末,和以往一樣,有時張爸爸張媽媽會騎着單車帶張不倫兄弟去逍遙津和包河公園玩,吃過飯常會去新華書店,幫張不倫買一些課外書,如《365夜》,《一千零一夜》,《上下五千年》之類。但是家中沒礦,每次只允許買一本。因此張不倫到了家,常常在一口氣讀完之後,又會陷入書荒的無聊境地。


於是他就盼望着假期的到來。
每個寒暑假,張不倫都會去外婆家住上一段時間,那時張媽媽還會給他一些零用錢。一進外婆家放下書包,張不倫便會向附近電機廠方向的大路邊急匆匆地跑去,因為那裡經常會有人在擺小人書攤。租金很便宜,書也很多,五分錢隨便你看,不管多長時間。張不倫每次一個下午都會看上十幾本,然後在一片夕陽下戀戀不捨地回家。


張不倫喜歡回外婆家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他的舅舅金隊長,年輕的金隊長那時已經參加工作並且在單位混得不錯,口袋裡有不少鈔票,頗有些先富起來的人樣子。於是常常會帶張不倫下館子去吃一些好吃的,此外只要聽左鄰右舍說哪有好看的電影,無論遠近必定拉着張不倫一起興沖沖而去。有一次,還真的趕上了一個當時轟動一時的大片。(未完待續)

故事分類資訊推薦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聞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陳乾看着手裡的玉佩嘆了口氣,這是他當初送給未婚妻林可兒的定親信物,陳家敗落後,林家嫌棄他窮,退了婚事,這玉佩也送還了回來,他一直沒捨得典當,如今家裡就剩這麼一個值錢的物件,他打算典賣了作為趕考的路費。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聞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1.母親走的那天,天空灰濛濛的,像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紗布,壓抑得人喘不過氣。我跪在靈堂前,淚水模糊了視線,耳邊回蕩着親戚們斷斷續續的哭聲,心裏卻空蕩蕩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親走得很突然,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 天天要聞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張鴻蓄着一頭烏黑的短髮,眼神中帶着些許鬱鬱寡歡,他站在這座繁華都市的邊緣,獨自望着遠方林立的高樓。每一天,他就像無數城市裡的普通職員一樣,重複着簡單枯燥的工作內容。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時走進了那間已經有些陳舊的寫字樓,坐進自己格子間的角落。「張鴻,這份文件你檢查過了嗎?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 天天要聞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故事來源於生活,進行潤色、編輯處理,請理性閱讀。父親去世的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震得我們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廳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絲,心裏一片凄涼。突然,門鈴響起,我打開門,只見大伯一家站在門外,臉上帶着勉強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 天天要聞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醫院外的疑云:當陪伴與疑惑交織在一個普通的周末,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客廳的地板上,本應是溫馨寧靜的午後,但對於小芸來說,卻是一場情感的風暴即將來臨的預兆。小芸的公公因為一場突發的疾病住進了醫院,作為孝順的兒媳,她毫不猶豫地請了長假,每日在醫院裏悉心照料。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 天天要聞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秒後用您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剛進入高中就讀,一入校門映入眼帘的是滿園漂亮的秋海棠,青紅相間,煞是好看,正當我四處張望時,一個清秀的女孩從我身邊走過,微風吹拂着她的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 天天要聞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的士的后座上,臉色蒼白,疲憊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滿心歡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兩個人憧憬着未來的美好生活。誰知這一年,幸福的生活卻出現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關的併發症,醫生告訴她必須儘快手術,以免對生命造成威脅。術後,她需要好好休養,心和身體都需要時間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