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老家對面,有一戶人家,老伴早早就去世了,剩下老頭和兩個兒子。
聽我媽說,老大是抱養的,老二才是親生的。
怎麼回事呢?原來老夫妻年輕的時候結婚多年都沒有孩子,根據老人的說法,抱養一個回來,就可以再帶來一個。
果然老大抱養回來沒幾年,夫妻倆就又有了自己親生的兒子。
後來老伴早早地去世了,只剩下老頭子,又當爹又當媽,辛辛苦苦總算把兩個孩子拉扯大了。
照理說,孩子們長大了,該享受下幸福的晚年了,但有時候事情總是不往預想的方向發展。
老大成家有了孩子,就不免有了自己的小心思。
他們家本來有兩處老房子,一處臨街的大房子,還有一個小房子在背街的小巷子里。
兩兄弟大了要分家,臨街的大房子本來是一人分一半的。
但兄弟沒有事做想學開貨車,但又沒有錢,老大就說出錢給老二把另外一半的房子買過來。
涉世未深的弟弟就答應了,哥哥就拿錢給弟弟去學車,弟弟把房子過戶給了哥哥。我媽說,當時哥哥只給了弟弟兩三千塊,雖然是九十年代,但還是比市面上的價格低不少。
後來年輕的弟弟經常做事惹老父親生氣,老父親就罵老二,老二後來出去打工了,再也沒有回來。老大卻總是哄父親開心,說以後要好好孝順老父親。老父親覺得兩個兒子一比較,還是老大懂事。後來老大就趁老父親開心,讓他把背街的那個小房子也過戶給他,老父親也就答應了。
所有房子都到手後,老大漸漸就對老父親沒那麼耐煩了,後來借口臨街的大房子要拆了重修新的,就把老頭趕到了背街的老宅去住,每個月給一百的生活費。
那個老宅子很老,是那種泥巴做牆的瓦房。老頭一個人住在那裡,我有一次從他門口經過,老頭一個人抬條小板凳坐在門口,佝僂着背,眯着眼睛看着往來的人。
後來有一天,鄰居們發現老頭家沒有開門,到了晚上也沒聽見聲響。大家覺得不太對勁,去敲門也沒有人答應,大家撞開門,發現他早就倒在地上沒了氣息,不知道什麼時候走的。
鄰居們趕緊跑去通知他大兒子,大兒子來了,清點遺物的時候,發現枕頭底下還攢了一疊鈔票,零的整的都有。清點了一下,有一千多塊錢。
鄰居們說,由於只有一百的生活費,老頭可能怕自己生病沒錢醫,所以平時看到他都只吃清水挂面。有時候鄰居們看不過去,哪家做了點好的,就給他送些過去。
大兒子清點好遺物後,就把老頭拉到鄉下去找塊地安葬了,連葬禮都沒辦。
我媽就經常嘮叨,孩子還是要自己生的才親,沒有血緣的是喂不家的。你看老朱家,現在就整個成了別人的了。
這個我倒不這麼認為,根本問題不是有沒有血緣,而是有沒有良心。